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自主游戲探究
作者:吳 艷
發布時間:2023-03-23 11:17:11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游戲是幼兒園中的基本活動,也是符合幼兒興趣愛好、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形式。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也是游戲活動中的主體。但在目前的幼兒教育中,許多教師缺乏正確認識,無法對幼兒游戲進行有效指導,導致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出現問題,影響了幼兒學習需求的滿足。因此,為了喚醒幼兒自主性,幫助幼兒解放天性,使每一個幼兒都得到成長的機會,教師應當直面自主游戲中的各種問題,利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優化傳統游戲形式,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進而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激活幼兒參與興趣
小孩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對孩子來說,游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戲。而愉悅輕松的游戲氛圍,更能激發幼兒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會發現,當游戲形式較為有趣時,幼兒會將精力投入其中,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建構。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時,應當有意識地營造平等、寬松的游戲環境,努力為游戲添加趣味背景,以便幼兒獲得愉悅的體驗,點燃幼兒學習熱情,使其主動地參與游戲,強化幼兒自主性。
例如在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用醫療器械時,教師就可以為幼兒創建角色扮演的游戲背景,以增強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在游戲剛開始時,教師可以引入“當人生病了應該怎么辦呢?去哪里看病呢?”“誰為病人看病呢?由誰來對病人進行護理呢?”等問題,促使幼兒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主動回答問題。隨后,教師為幼兒提供聽診器、體溫計等,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角色分配,比如扮演醫生、護士和病人等。在游戲中,扮演醫生、護士的幼兒戴上帽子等待病人的到來,在病人到達后,扮演醫生的幼兒提出“你哪里不舒服?”等問題,并使用“聽診器”為“病人”診治。同時,“醫生”也可以指導“護士”使用體溫計對病人進行體溫測量。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角色扮演的幼兒,可以初步了解醫生、護士的工作狀態,并在活動中認識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逐步消除他們對醫院的恐懼。
顯而易見,教師為游戲活動創建角色扮演的背景,是充分尊重幼兒主體性的表現,能夠有效調動幼兒興趣,使幼兒在積極扮演角色中自主完成游戲,并在游戲的同時提高幼兒基礎知識認知。
二、提供充足有效的材料,促進幼兒的自主游戲
在游戲活動中,材料能夠讓游戲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在自主游戲中,如果教師提供的材料不足,那么幼兒就很難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游戲,這會導致自主游戲活動的價值不能充分發揮。所以,教師應當根據游戲活動需求,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以使幼兒在材料的支持下充分彰顯自身的創造才能,助力自主游戲活動的順利實施。
比如“大家一起來造橋”這一游戲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各種橋的結構和外觀特點,引導幼兒理解不同外觀的橋所承受的重量是不同的。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先準備紙板、橡皮泥、木棍、積木等材料,切實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在正式開展活動時,教師先為幼兒介紹茅以升爺爺的故事,引導幼兒談談“茅以升爺爺是做什么的呢?”“茅以升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為什么將茅以升爺爺稱為造橋專家呢?”等問題,使幼兒在認識茅以升的同時,對橋產生興趣。隨后,教師為幼兒展示橋的結構圖,并為幼兒分發事先準備好的活動材料,以便幼兒基于充足材料的支持,完成橋的創建。如有的幼兒將卡紙隨手一彎造成一座“拱橋”,還有的幼兒將卡紙搭在兩塊積木上,造成一座“梁式橋”等。緊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這個橋不穩固,我們應當怎樣為橋加固呢?”等問題,促使幼兒進行思考,自主利用材料探索對橋進行加固的方法。
多樣化材料的存在,能夠讓幼兒的自主游戲沒有后顧之憂,并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釋放自己的創造才能,使自主游戲活動順利實施,使幼兒玩出新意。
三、設定多元選擇模式,推動自主游戲的落實
每一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有著各自獨特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思維。同時,受到學習背景和學習經歷的影響,幼兒的興趣愛好也會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因此,當教師直接為所有幼兒設定相同的游戲活動時,幼兒表現出的學習態度也會呈現較大的不同,有些幼兒興致勃勃,而有些幼兒興致不高。對此,教師可以為幼兒設定自主選擇的游戲模式,使每一個幼兒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從而促進自主游戲的落實。
以沙水區的游戲活動為例,教師可以為幼兒創建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引導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在活動中,幼兒先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了解沙子的特性,為之后參與自主游戲奠定基礎。隨后,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游戲方案:一是藏寶,將“寶物”藏在沙土里,由幼兒尋找“寶物”。二是快樂城堡,利用沙子和水搭建城堡。三是我的動物園,利用沙子、水等捏出小動物的外形,并為小動物搭建生活的空間等。教師鼓勵幼兒對上述活動進行自主選擇,使每個幼兒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在幼兒真正參與活動時,教師不對活動形式進行過多限制,而是引導幼兒依據自己的想法對沙子和水進行操作,使幼兒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更加愉悅地玩耍。
不難看出,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自主選擇的活動方案,并讓幼兒基于自己的了解及興趣愛好選擇游戲,能夠讓幼兒在活動中盡情釋放熱情,真正體現幼兒的自主性。
四、團隊配合完成游戲,加快自主游戲進度
幼兒各方面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各方面能力都需要提升。當教師直接安排幼兒獨自參與游戲活動時,他們無法完全依靠個人力量完成游戲。同時,現代社會對人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明確要求。因此,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也要認識到幼兒能力的局限性,主動根據幼兒間的差異,為幼兒搭建合作互動小組,促使幼兒在相互配合中完成游戲,加快自主游戲進度。
比如在“美人魚”游戲活動中,當教師為幼兒布置“繪制一個美人魚”的任務后,可以先組織幼兒分小組,引導幼兒在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先對幼兒的美術創作能力和繪畫能力等進行分析,以便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合理安排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完組后,幼兒在組內商討繪畫方式,比如有的小組將美人魚分為“美人魚的臉”“美人魚的頭發”“美人魚的身體”“美人魚的魚尾”等部分,并根據每個組員的能力進行任務的細分,以便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繪畫任務,并在合作中共同推進任務整體進度。
教師先對幼兒能力進行分析,再合理安排幼兒分組,能夠讓幼兒有一個良好的自主游戲環境,促使幼兒在相互配合中加快完成自主游戲的速度,使幼兒在發展自身合作能力之余,體會到自主游戲的樂趣。
五、及時給予恰當指導,確保游戲的順利實施
在傳統幼兒集體游戲中,教師對幼兒指導過多,導致幼兒的自主性無法有效發揮。而在實施自主游戲后,許多教師給予幼兒的自由又過度了,完全放手讓幼兒進行活動的自主設計和實施。由于幼兒的智力與能力仍舊處于發展階段,在游戲中很容易出現不符合要求等行為,影響了游戲活動的順利實施。因此,教師應當有效定位自己的角色,及時給予幼兒恰當的指導,以保障游戲活動的順利實施。
例如在“搬運工”游戲活動中,幼兒一開始會對游戲的形式非常感興趣,主動將一個物品搬到另一個地方。但隨著重復次數的增多,幼兒逐步產生疲倦感,開始出現破壞游戲規則的情況。如果教師仍舊堅持強調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地位,那么整個游戲活動的作用就會降低很多。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主動轉變觀念,對自身角色重新進行定位。比如在幼兒出現懈怠時,教師對幼兒及時進行鼓勵,使幼兒從教師鼓勵的話語中獲得力量,從而堅持搬完貨物,而對于破壞游戲規則的幼兒,教師則可以采用眼神示意等方式,使幼兒及時約束自己的行為,促使幼兒嚴格按照規則完成游戲。
教師有效介入幼兒活動,及時幫助幼兒堅定游戲的信心,約束幼兒游戲中的行為,從而發揮自主游戲的真正價值,切實促進幼兒的成長。
幼兒是自主游戲中的主體,教師是促進自主游戲活動順利實施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只有幼兒真正發揮主動性,推動自主游戲活動的實施,才能更好地得到成長,實現多種能力的發展。因此,在之后的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關注幼兒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對自主游戲活動中的細節等進行優化,在做好自主游戲的創新和調整中,為幼兒創建良好的活動環境,真正助力幼兒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無錫市濱湖區胡埭鎮中心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