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出臺一年來,安康市漢濱區鐵路小學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騰出時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將科學課、科技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整合,在學校內掀起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潮。

20230322164334794-62-149a6.jpg_scale.jpg

發揮優勢  推動科普活動向縱深發展

學校在榮獲“科創筑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全國試點單位的榮譽后,全校師生備受鼓舞,科普活動向更廣泛的領域發展。學校要求全體師生積極參與科普活動,并注冊成為漢濱區科普志愿者,每位教師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滲透科技創新的思想,使科普教育在各學科中具有可操作性,從而達到有機滲透。學校成立各學科興趣小組,指定輔導員,加強對科技興趣小組的指導,積極開展各類科技活動,每個興趣小組都要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學生、有活動、有場地。充分發揮廣大師生的聰明才智,積極鼓勵參加各級組織的科技活動,動員教師學生撰寫科技征文,組織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為了適應蓬勃發展的科普活動,學校還設置專職科普專干。

20230322164334801-95-de340.jpg_scale.jpg

航模和機器人社團是學校成立比較早的社團,社團活動內容充實豐富,活動效果好。該社團成立以來,先后培養了120余名航模愛好學生,圍繞航空模型理論、手擲飛機、橡筋動力飛機設計與制作、電動遙控固定翼、多旋翼飛機的飛行等開展教學活動,這些學生的個人潛能得到有效開發,已經成為科普知識宣傳員。此外學校還發揮美工、版畫社團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增設科技小制作社團,給學生一個舞臺,讓學生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探索更多的科學知識。

輻射帶動  為公益活動獻力

一年來,學校積極參加市區各級單位組織的科普服務活動。2022年3月起,鐵路小學派科普專干潘向華老師參加安康市電教館服務基層百校行活動,目前已經服務旬陽市二小、育才小學、陽光學校、安康高新二小、漢陰縣漩渦初中、嵐皋縣堰門小學等8所學校。每到一校都為師生講解航模知識,進行航模飛行表演和飛行器制作,他的指導深受孩子們的歡迎。2022年9月23日至25日,安康市教研室組織了全市城鄉教師信息技術素質提升(航模專項)學習共同體培訓班,特邀潘向華老師作為講師授課航模知識。

20230322164334786-13-24acd.jpg_scale.jpg

此外,該校航模社團還多次參加社會公益宣傳活動,宣傳科普知識,為活動助力。2022年3月4日,學校參與安康市學雷鋒志愿活動啟動儀式,9月16日參與安康市暨漢濱區全國科普日主場示范活動,6月參與安康市“我的航天夢”主題征文頒獎儀式……各類活動中都能看見鐵路小學師生的身影。

走出校門  讓科普之花遍地開

為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水平,學校積極組織科學教師、科普社團輔導教師學習充電。2022年5月24日至25日,該校4位老師參加了2022年陜西省科技輔導教師線上培訓;10月6日,該校3位教師參加陜西省航模比賽裁判員培訓。此外,學校積極主動與安康科技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單位建立長期聯系,使其成為學校科普教育基地,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集體參觀科技館,使學生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科普知識,努力使活動過程系列化。在參觀過程中學校安排科技輔導員給學生解釋有關科學現象,回來后要求學生寫心得、寫觀感,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和獻身科學的精神。學校每年利用寒暑假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學生所處的地域特點和年齡特點,每學期都組織了假期綜合實踐活動,每位學生每學期完成一項實踐活動任務,開學初進行表彰獎勵。

20230322164346592-59-30486.jpg

學校的航模社團自成立以來,先后多次參加省市各單位主辦的競賽活動。2022年10月,鐵路小學報名參加陜西省航空航天模型比賽;11月1日,參加了漢濱區教研室組織的人工智能比賽,其中機器人比賽活動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舉行的第37屆陜西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該校10余名學生、3位教師的作品和一個社團參加了比賽。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下,學校科普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22年9月,學校被命名為“安康市教育基地”。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