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通過語言來表達的,語言是基于思維而產生的,思維縝密就會語言流暢,進而可以表達出明確的語意。不同學生的語言思維是不同的,有些學生思維敏捷,能夠清晰地用語言來表達語意,但有的學生思維較差,在說英語時就會存在單個單詞向外“蹦”的情況,聽起來很生硬。針對學生的英語思維,可以通過培訓使其語感變得豐富,進而擁有發散思維,在思維訓練時,讀寫訓練是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引入豐富的讀寫內容,借此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并創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閱讀英語短文,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優化整合,進而提升讀寫能力。

一、基于學生認知,激發讀寫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這樣,學生就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來,以此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1.創設讀寫情境,激發讀寫興趣

影響思維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含情境這種因素。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學會創設有效的交際情境,這對學生的讀寫活動是非常有利的,還可以讓他們在情境中活躍自己的思維。所以,教師要合理地使用教具,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設計課件,讓課堂充滿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視覺看到的信息自然傳遞給其他感官,如此便為讀寫訓練做好了前期鋪墊。例如,教材會有相配套的掛圖,這些掛圖和教材里面的插圖有一定的聯系,教師要讓學生認真觀察掛圖,進而發現疑點并提出問題,這樣便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以“Chinese New Year”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讓學生在上課之前自行了解“春節習俗”,找一些氣球、窗花來裝飾教室,并在課堂上播放“Happy New Year”這一歌曲,這樣能夠讓學生放松心情,讓課堂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然后,教師導入事先設計的Warm-up:“When New Year’s Day come,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學生思考片刻之后回答問題,教師接著介紹Anna是怎樣過中國新年的,隨即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合理的語言環境能夠讓學生形成“第一反應”,學生在有效的環境中能夠更好地建立英語思維,進而不再被束縛,展開流利的英語對話。

2.豐富讀寫內容,調動學習熱情

教師在開展英語讀寫教學時,要引入豐富多彩的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喜愛游戲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來設計課堂教學,通過游戲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單詞和句型,并讓學生在結束的時候將游戲過程用英語寫下來。在一開始的時候,學生所寫的游戲過程非常機械,只是簡單地把句子放到了一起,這只是初步的寫作練習。當學生在書寫時,會對需要的單詞與句子進行篩選,這樣的過程會提升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教師通過興趣引導學生,能讓學生在對話中多頻次使用英語,進而感受到英語詞匯所包含的深層內涵。

以“Then and now”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搜集一些老照片,上課時教師先利用投影儀展示自己所準備的照片,并對照片的故事進行講解。在講述過程中用到了could/could not以及其他動詞的過去式,這些是本節課的重點詞匯,接著教師讓學生對自己準備的照片進行講解介紹,進而使他們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

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可以和別的學科融合到一起,進而讓學生展開更加有效的學習,并將生活情境引入進來,使英語的實用價值得到彰顯。例如,教師在教學顏色的單詞時,可以結合美術這門學科;在教學數字的單詞時,可以結合數學這門學科。

二、優化導學策略,引發讀寫思考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導學策略進行優化,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此引發學生的讀寫思考,這樣能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有深度。

1.巧妙設計提問,培養思考能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心理正處于發展階段,他們擁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借助提問來讓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研讀教學內容,設計的問題要合理巧妙,能讓學生通過問題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以小學英語譯林版四年級上冊“let's make a fruit salad”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提出:What fruits do fruit salad need?學生這個時候會回答,需要菠蘿、橙子、香蕉、蘋果等。教師再次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fruits can you write in English?Which fruits are common in summer?Which fruits are from the south? Which fruits are from the north?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思考,同時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拓寬。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組內討論來探究問題,有效地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2.借助以讀促寫,組織思維訓練

為了讓學生有效展開閱讀活動,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以讀促寫這種模式進行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效進行閱讀,并提升他們的綜合寫作能力。教師讓學生在完成閱讀后寫文章,如此可以保障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What do we need for the trip”這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并在閱讀時提煉重要內容。例如,針對Travel preparation,課文介紹了哪些主要內容?學生在閱讀完文章之后,了解到文章從“Travel clothing preparation”“Transportation arrangements”“Travel schedule”等不同的角度,講解了Travel preparation。學生在不同層面展開了閱讀思考,強化了自己的寫作思維,并基于此進行了寫作練習。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寫作探究,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

三、基于語言發展,開展讀寫訓練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緊扣語言訓練這一目標,組織學生開展讀寫訓練,以此促進他們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1.優選讀寫訓練內容

讀和寫這兩種訓練方式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學生的英語閱讀在課上課下均可以進行,只要有讀就會有寫。讀屬于語言的積累,寫屬于思維的創新,學生通過讀可以提升自己的語感,快速地獲取相關信息,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感悟與反思,將語言落到紙面上。學生在寫時,需要調動自己的思維,將大腦中的詞語搜集出來,通過整理組成句子。學生在開始寫作時會感到困難,所以教師要適時指導他們,讓他們能有章可循地進行寫作。

教師開展閱讀寫作教學時,要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寫作,將自己大腦中的單詞組成之前未學過的句型,進而讓自己的表達得到創新。以“Holiday fun”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下課之后讓學生對節日活動進行思考,通過模仿教材文章進行寫作,學生對節日活動比較熟悉,可以順利地寫出文章。教師讓學生進行寫作時,并非一定要讓他們寫長篇的文章,可以讓學生根據相應情境寫一些短篇的文章,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表達欲,讓他們有意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2.豐富讀寫訓練形式

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要想讓“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模式發生作用,就要深入了解讀寫結合的形式,進而展開高效的讀寫結合教學。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閱讀內容,讓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以此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以“The Great Wall”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要在充分研讀本節課內容的基礎上設計教學課件,讓學生基于課件進行閱讀。教師在課件中介紹我國長城相關內容,讓學生對長城的基礎情況有所了解。然后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體驗,基于此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例如,基于“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Great Wall Construction”和“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se cultural heritage?”的話題進行寫作。多媒體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而有效地學習課堂教學內容。教師要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進而使寫出來的內容更加鮮活。利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展開有效的閱讀和寫作,使他們的英語學習質量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讀寫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豐縣順河大圣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