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更為深刻,基于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主題式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所謂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就是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特定主題,對課內和與課外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深入挖掘,使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體會閱讀的魅力,發揮閱讀延伸性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許多教師對于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尚未做好充分準備,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沒有將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導致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不顯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廣大教師還需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

一、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中,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對于教學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想應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必須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教師要確定教學主題,確保每個主題下的閱讀教學工作,都能夠滿足所有教學目標的要求,充分達成教學目標,進而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主題閱讀教學,其教學目標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對此,教師要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高效完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

明確教學目標,是幫助教師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以及高效實施教學計劃,取得更高質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除此之外,通過確定清晰的教學目標,對更好地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向大致是相同的,但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發展都不盡相同,這主要是受學生自身的發展潛能和個人興趣的影響而形成的差異。因此,教師除了要明確主題式閱讀教學工作的目標外,還要注意正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體差異,從而有效引導學生思考自身的能力發展問題,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優勢特長,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或計劃,從而細化發展目標,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對閱讀內容進行詳細分析,明確主題范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要想有效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就必須注重閱讀內容對教學工作的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把閱讀教學的內容作為切入點,對其進行詳細分析,根據內容對閱讀主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在實際應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由于閱讀文章的主題類型是多元的,所以教師要根據內容對閱讀主題思維種類和范圍進行清晰劃分,這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才更具科學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本身就已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了科學合理分析,編者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并以此為根據科學合理地設置了教材內容。所以教材中所收錄的閱讀內容,較為精確地對應著學生需要學習和吸收的知識,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之外,對閱讀主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還能幫助教師和學生對閱讀教學的目標進行快速、科學、合理的定位。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明確主題范圍,對具體學習內容進行精準提煉和科學總結,通過這一措施,不僅能夠有效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系統性、一致性以及完整性,還能夠對閱讀教學目標的進一步實現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使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

三、對閱讀主題特點進行深入探究,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除了要明確閱讀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劃分及確定閱讀教學主題之外,還要深入探究不同主題的特點,根據閱讀主題的特點對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在實質上,就是從主題維度的角度,對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文章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同時還需要根據主題維度和實施分類情況,科學合理地實施閱讀教學計劃。基于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質,在應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不同主題的特點進行詳細分析和深入探討,只有做完這些工作才能確定各個主題對于閱讀教學的側重點,從而幫助教師更準確地總結和歸納閱讀學習方法及技巧,使語文閱讀教學和學習形成一個系統的框架,這就是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本質。根據這一本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是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是基于現代教育理念而形成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高效率、高質量的特點。在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教師要深入對主題進行研究,不斷深化主題式閱讀教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拓展主題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要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明確這是一種閱讀教學方式,是閱讀教學工作模式和理念實施的途徑。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應在主題式教學理念指導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具體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從而有效優化閱讀教學效果。此外,教師也要不斷研究和豐富自身的教學理論,總結閱讀教學經驗,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糾正自身不足,從而更好地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目前,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完善,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基于此,教師在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對具體實踐操作進行深入思考,以達到充分發揮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教育價值。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拓展和豐富主題式閱讀教學實踐形式和實施方式,注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不僅能夠有效保證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順利實施,同時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主題式閱讀教學下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主題式閱讀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提高學生在主題式閱讀教學中的學習動力,使主題式閱讀教學得到有效升華和延伸,為豐富語文課堂、優化教學效果發揮積極的作用。

五、應用信息技術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代教育模式下,信息技術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措施,也是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因此,教師在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保證閱讀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得到落實,那么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與主題式閱讀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一方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將知識信息更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閱讀知識,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素質的發展。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長時間面對大量文字,必然會感到單調和枯燥,進而導致學習熱情下降。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形式,設計精美的教案,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強化主題式閱讀教學的實施效果。通過信息技術與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從而對小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達到最佳的閱讀教學效果,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可以根據課文中的文字描述進行加工,結合課文中的文字內容設計相關問題:班長馬寶玉“帶頭向棋盤陀走去”,這一描寫中有著什么樣的深意?班長馬寶玉的內心有哪些變化?通過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達到讀中思、讀中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探索。對此,教師應對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重要價值。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十一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