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始,彬州市教育局堅持信息化“三提升一全面”總體發展目標,堅持“立足團隊引領,加強多維培訓,突出應用為王,嚴格督導考核,聚焦整體提升”的工作要求,通過“四輪驅動”構建了“以校為本、基于課堂、培訓賦能、應用驅動”的教師信息素養提升培訓新生態,為彬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引擎。

一、強化組織驅動,提高培訓工作領導力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培訓支撐體系。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黨委書記、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組建了教研員、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為成員的80名培訓團隊,并邀請繼教網、鴻合、希沃講師團隊參與,提升了各類培訓活動的活動專業指導有力。

二是深入學校調研,精準培訓能力點。通過召開座談會、網絡問卷及專題研討,明確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需求點和短板,制定全市培訓需求規劃,指導學校制定“一校一案”培訓實施方案、實施路徑和考核辦法,切實提升培訓工作的針對性。

二、強化培訓驅動,創新培訓工作的“新路徑”

在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實施過程中,堅持“專題培訓、學研融合、同伴互助、點單培訓”四維培訓模式,全力推動教師信息化素養整體提升。

一是專題培訓,整體高效推進。2022年,先后兩次邀請全國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全國繼續教育網專家開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管理團隊和骨干教師團隊專題培訓400多人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了全員2.0項目培訓、開展線上電子白板能力提升培訓3200多人次,開展課件制作骨干團隊引領專題培訓160多人次,集中開展中小學編程課程師資培訓130多名,通過多層次、立體化的專題培訓,為實現課堂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二是學研融合,實現載體引領。建立了“集體專題學+個人線上自學+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學+教研組示范學”的立體培訓方式。各校堅持立足課堂,充分利用教研活動,開展示范課、案例分析、微課大賽、2.0微能力點展評等方式,結合精彩課堂大比武活動,使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應用、邊提升,有效將微能力點基本理論轉化為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操作執行力。

三是同伴互助,搭建學習共同體。在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過程中,各校成立了由主管校長為組長,骨干教師為成員的若干學習共同體。學習小組靈活確定共同學習時間、地點,對個體問題進行同時空學習討論,手把手教、面對面學,有效解決了中老年教師在項目實施中教育信息化能力方面不足,構建了人人學習有空間,時時學習有提升的學習新生態。

四是點單培訓,做到精準提高。從2022年以來,按照“學校按照需求點單——電教中心接單、履單”的模式,組建以學科骨干教師、本土信息技術名師、省市信息化組成的培訓團隊,在基層學校開展“信息化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活動19次,舉辦示范課45節次,開展電子白板使用專題培訓23場次,先后培訓教師1500人次,有效降低受訓教師的認知負荷,使專業定制培訓真正走進課堂、緊接地氣,培訓內容更加精準,培訓實效更加突出。

三、強化考核驅動,強力推動項目執行力

教育局成立信息化管理團隊,堅持每學期開展一次輪督查考核,對信息化素養提升工作進行專項督導評估,強化示范引領和問題整改,先后召開培訓工作推進會3次、優秀案例分享會2次,問題整改通報會2次,為中小學實施教師素養提升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

四、突出應用驅動,推進項目落地生根

一是以賽促訓,培養骨干力量。先后組織開展電子白板應用技能大賽活動、智慧課堂大賽、微電影制作大賽、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暨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征集評選等活動,表彰信息化教學先進個人150名,表彰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優秀作品210份,培養了本土信息技術應用骨干116名,為全市信息化賦能教育發展培養骨干、樹立標桿。

二是課題牽引,深度應用推廣。連續兩年在陜西省基礎教育創新型資源建設課題研究中有15個課題成功立項結題,為縱深推進教師信息化素養及2.0微能力點深度應用提供了平臺。

三是利用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從2022年開始,全面啟動扶智平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泰微課”等網絡優質資源,組織教師及時觀看省級名師優質課,分科目召開教研會,汲取名師名校經驗,打破了校際之間資源共享的時空限制,實現資源共享共生。

今后,彬州市教育局將繼續深化“四輪驅動”模式,聚焦“高質量、高品位、數字化、有特色”的辦學目標,高點定位、提速換擋,賦能增效,以更快的節奏、更高的標準,持續加快智慧校園創建工作步伐,迅速搶占教育創新發展制高點,構建面向未來的教育新生態,不斷開拓智慧教育新局面,加速彬州教育賦能創新發展。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