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方式點燃夢想
——如何做一名好校長
作者:張智林
發布時間:2023-03-16 15:52:06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有人說,一所學校就是一艘大船,校長就是船長,當風平浪靜的時候,船長就是掌舵人,規劃引領著航行的方向,當遇到驚濤駭浪時,船長必須要為這艘船的命運負責。作為校長,能不能用責任和擔當讓這艘船方向正確、駛向美好的明天,能不能用情懷和智慧幫助船上的人成就夢想,任重而道遠。下來就如何做一名好校長談一下我的思考。
一名好校長必須統攬學校全局,做好學校定位,賦予學校發展新的內涵。實驗小學作為一所文化積淀厚重的老校,根據進城務工子女比重較大的實際,學校確立了以“平等教育、公開管理、快樂學習”為核心的陽光育人理念,以“固本、特色、質量、綠色”為實施策略,大力倡導“微笑、快樂、自信、幸福”的校風,要求教師用“平等、溫潤、善導、和煦”的教風,引導學生形成“勤奮、堅韌、自主、靈活”的學風。寄托著社會的殷殷期望和諄諄囑托,2021年4月,閻良區實驗小學應運而生,學校重新定位,以“實驗引領、整合資源、創建特色、提升品質”為目標,在做好三年和長遠規劃的基礎上,大膽進行“一體兩翼”陽光教育實驗,以打造陽光少年為主體,以大力推進國學試點教學、學科教學改革為左翼;以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社團及社會實踐為右翼,堅持用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養,用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在管理文化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提出網格化“三級四部負責制”的管理模式,要求各級部在積極“自轉”的同時,以良好的姿態配合學校的“公轉”,努力實現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標。在陽光理念的支撐下,完善多元綜合評價文化體系建設,讓學生全面發展。以“陽光教育”為主線,賦予陽光七原色智慧、環保、魅力、安全、德育等7種不同內涵的陽光娃娃,通過爭星、集星、兌星,爭做陽光少年,通過開設陽光超市,以集星換獎品,獎勵自己,感恩父母。
一名好校長必須聚焦教育教學主業,建構課程文化體系,豐富學校內涵建設。學校的核心是教育教學,教育教學的核心是課程,學校積極落實“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抽調名師團隊,積極開展基于學生核心素養下的“七彩陽光、生本多彩”課程體系研究,開發出“七彩花”校本課程40余種,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實施辦法,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有所長、學有特長,也為“雙減”政策的落地和“第二課堂”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采用“1+10+X”的教學模式進行傳統文化和部編教材有機結合試點,堅持開設每天“小小百家講壇”課程,現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國學十禮”。增設國學、秦腔、武術、古箏、抖空竹、獨輪車、太極柔力球等傳統體育藝術校本課程,體育教師根據專業特長自領校本課程,在全區率先實行走課制。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重點課題《素讀經典》實驗、全國“國際理解”新課程實驗、陜西省戲劇戲曲課程實驗、閻良區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實驗等項目在學校落地生根并結出累累碩果,學校承辦的閻良區首次“西安好課堂”暨課程建設現場會活動受到市區領導一致好評,學校榮獲“全國品質課程”實驗校。
一名好校長必須搭建教師成長舞臺,打造名師團隊,提升學校的質量和品質。一位好教師成就一批好學生,一批好教師成就一所好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我們稱之為教師形象文化提升。根據學校擁有“三級三類骨干教師”28名,省市區工作坊、“名師+”研修體4個,校級6個的優勢,采取名師幫扶、團隊提升、捆綁考評的教師成長模式,通過主題沙龍、名師論壇、骨干教師展示課、“春、秋之韻”研討課等形式,落實“344”教科研模式,聚焦課堂、直擊課堂,努力實現課堂減負提質、課題研究成長、思考提升的目標,圍繞學科融合、單元整合等方面展開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減負增效”的有效課堂教學結構大框架,并全面深度落地和校本化。開展班主任論壇、我的教育故事展播,我身邊的好老師評選系列活動,打造一批優秀班主任團隊。王新愛老師的班主任管理優秀案例在教育部網站進行展播。
作為一名校長,我將繼續用文化構建引領學校發展,用文化內涵滋潤師生的心靈,用文化的方式點燃師生的夢想,讓每一名師生在這所大家園里微笑、快樂、自信、幸福地成長,不遺余力地帶領全體教師奔跑在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實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