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需要大批兼具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復合型人才。作為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西北大學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始終以體現“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以“重基礎理論、重創新精神、強實踐技能、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要求,積極探索和實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形成了以“強化課堂教學,加強實踐教學,活躍課外教學”為主線的思路,構建起“改革驅動—課程驅動—平臺驅動—競賽驅動—孵化驅動”為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斷提高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改革驅動:

西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制度體系構建

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西北大學以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特色化知識和技能、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創新教學體制機制,并通過創新學院、實驗班等形式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一是以實施完全學分制為驅動力,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新修訂的《西北大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強化實踐教學,增強創新能力”作為修訂原則。本科專業150個畢業學分中,明確要求包含4個勞動與創新創業教育學分。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從課堂教學開始,延展到實踐教學和“第二課堂”。明確要求在各專業實踐教學學分理工科不低于25%、文科不低于15%,應用類專業不低于40%的基礎上,拓展實踐教學內涵,將啟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為重要內容,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訓練項目。

二是積極打造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特區”與“示范田”。在歷史學、經濟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生物科學等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探索創新創業新模式,實行小班授課,實施“導師制”,鼓勵啟發式、探討式、參與式教學法。同時,學校將小班化教學模式逐步向“創新”實驗班、創新創業教育試點院(系)各專業推廣。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學分機制,學生可通過多途徑獲取創新學分,即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科競賽、“互聯網+”大賽等品牌實踐活動,獲得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專利及成果轉化等)的,可取得相應創新創業學分。學校實行彈性學制,鼓勵創新培育、創業實踐。對于在創新創業中表現突出、成果顯著的,學校在學生各類評先評優、“推免”等活動中給予機制激勵。

課程驅動:

西北大學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

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西北大學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

一是積極打造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目前已建設31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9門課程獲陜西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立項并完成結題驗收,“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精華模塊在線指導”等6門MOOC課程已上線,選課學生人數共計3.3余萬人,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創新創業新思維與新實踐》等配套教材。

二是向全校開設創新創業通識課。按照分層次、分類型原則,學校集中優質資源面向全校開設了“創新與成功”“創業基礎”等創新創業通識課程,選用7門創新創業教育線上課程作為學生課外興趣課程,拓展學生創新創業視野。積極開展校企融合,開設創新創業特色課程,其中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開展創新創業課程試點工作,與慧科集團合作面向1~4年級本科生開設了線上創新創業課程。

三是不斷提升創新創業課程授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先后參加由教育部主辦,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英國大學生創業全國委員會協辦的“創業教育教學法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等學習培訓。

平臺驅動:

西北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體系構建

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西北大學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為推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平臺支撐。

一是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已建成的“三創空間”孵化基地被確定為陜西眾創空間孵化基地。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等4個學院,先后入選陜西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西北大學-量化金融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等3個基地入選陜西省大學生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創新學院入選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培訓基地。

二是加強校企融合,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合作。學校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校企研發中心+校園眾創空間+微種子基金+成果交易平臺”,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成果孵化平臺。學校“三創空間”先后與楊凌、榆林等地市(區),陜鼓集團、陜煤集團等企業簽署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合作協議,并邀請“創業新星”進校開展創業講堂,累計舉辦創業講座150余講。學校成立西北大學大學生科技與創業協會等學生社團,定期舉辦創業沙龍、創業交流論壇、成果展示等活動分享創業經驗。

競賽驅動:

西北大學創新創業競賽體系構建

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西北大學高度重視創新創業大賽的組織工作,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競賽領導小組與工作組,并將大賽作為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果。

一是標志性創新創業競賽成績取得新突破。學校每年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學生人數近3000人次,參賽項目近600項/年,共獲得國家級獎項11個。其中,2020年“蜂之蜜”項目團隊獲得國家級金獎1項,并獲得陜西賽區“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全省冠軍。2022年“蛋為人鮮”項目團隊獲得國家級金獎,并獲得陜西賽區“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全省亞軍。學校還積極組織師生參加“挑戰杯”“創青春”等標志性創新創業競賽,2017年至今,“挑戰杯”“創青春”競賽累計立項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00余個,直接參與師生18000余人,獲國家級獎勵15項。

二是行業和區域競賽呈現良性發展態勢。近幾年師生參加創新創業類競賽熱情高漲,在微軟“創新杯”、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正大杯”創新創業實戰營銷大賽、大學生金融精英挑戰賽、杭州創賽、溫州創賽、蘇州創賽、榆林創賽等各類行業及城市區域創賽共獲獎勵80余項。學校學生多次赴英國倫敦、日本京都、韓國大邱市參加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均獲佳績。

孵化驅動:

西北大學創新創業項目孵化體系構建

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西北大學建設了“三創”空間孵化基地,核心區域面積1200平方米,為校內創新創業入駐團隊提供工商注冊、培訓交流、成果推廣、導師對接、投融資聯絡等服務支持。

一是組織了一系列優秀的創新創業活動。基地自建成以來,累計入駐學生科創團隊78個,已注冊企業16個,帶動各類就業500余人。開展創業英雄進校園、“創享匯”創客沙龍、創新創業專題培訓、科創成果展示等各類活動150余場(次)。

二是孵化了一批優秀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氫云之質”創業項目已與湖南湖大艾盛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合作,致力打造中國第一輛采用固體儲氫技術的氫燃料汽車。西安辰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構建校園O2O生態系統,項目已覆蓋國內30多所高校,年營業額超500萬,帶動一批貧困大學生兼職就業。稼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解決內江市血橙產業富硒化問題,與內江市政府簽約60余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協議。“西安心化未來化學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各中小學構建科學實驗課程體系。學校學生的創業事跡得到人民網、《光明日報》等中省各類媒體廣泛報道。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

本文系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綜合性大學新文科背景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2021100082)和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年度課題“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SGH20Z012)的成果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