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創新人才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核心力量,是解決我國在世界科技競爭領域被“卡脖子”的關鍵因素,是教育、科技、人才發揮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關鍵。

報告指明,拔尖創新人才有“從培養到造就再到發揮作用”這么一個過程,這就說明拔尖創新人才需要一個科學系統的培養機制、模式和體系,而教育肩負著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使命。在基礎教育階段,尤其在高中階段,如何能及時發現拔尖創新人才的“好苗子”,并進行早期培育?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的高校又該如何接力?與中小學又該如何貫通?政府各部門如何為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供師資、政策、經費、制度等關鍵性支撐?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過程中,社會又能做些什么?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本期,我們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主題,邀請專家談思考,且從高中“蓄水”、高校接力、協同培養等角度展示陜西教育的思與行,供讀者參考,期望拔尖創新人才在三秦大地熠熠生輝。

策劃:陜西省教育廳高教處、《陜西教育》(綜合)     統籌:馮麗 魯維娜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