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支持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3-10 14:36:00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各設區市教育局,楊凌示范區教育局,韓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有關高校,石油普教管理中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精神,配合教育部做好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簡稱“雙名計劃”)實施工作,加強全省教師和校園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育部名師名校長的示范引領作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健全省、市、縣、校分級培養、協同推進的遴選、培養、管理、使用一體化的培養體系和管理機制,營造教育家脫穎而出的生態環境,培養一批陜西名師名家,造就一批為學、為事、為人示范的新時代“大先生”,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我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主要任務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全面落實選、育、管、用的主體責任,做好“雙名計劃”的培養工作。
(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
1. 協助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雙名計劃”培養對象做好工作室建設,落實配套專項經費,規范經費使用。各市要發揮工作室在本地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工作室研究成果搭建交流展示平臺,優先安排工作室成員擔任本地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或工作坊坊主。
2. 要建立健全分層分類、階梯式教師校長成長發展體系,做好本級名師名校長培養與國家、省級名師名校長培養體系的銜接。探索名師名校長培養和引領帶動機制,營造名師名校長與區域內骨干教師校長團隊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帶動區域教師校長隊伍素質整體提升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
(二)“雙名計劃”培養對象所在學校
1. 做好培養支持服務工作,在兼顧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情況下,適當減輕培養對象在培養期間的工作量,在年度考核、表彰獎勵、職稱晉升、績效考核等方面優先考慮。
2. 要對培養對象的學習研修活動進行必要的經費支持和組織安排,積極支持培養對象參加研修學習活動和教研活動,為培養對象報銷往返交通費等費用。
3. 鼓勵支持培養對象進行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培養對象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立線上工作室上傳資源、開展教研、直播等,要計入教師工作量。
(三)“雙名計劃”培養對象
1. 要明確研修目標任務與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師德師風修養,深化教育教學研究,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聚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治校水平出經驗、出資源、出成果。
2. 要強化融合數字化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高度重視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成。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立線上工作室,開展遠程備課、線上教研、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3. 要提升示范引領意識,持續強化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引領能力,帶動本校、本區域的教師隊伍建設,要積極參與教育幫扶活動,爭取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力。
三、建設名師名校長工作室
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是“雙名計劃”培養的核心環節,旨在以工作室為載體,營造名師名校長、中青年骨干教師和校園長團隊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積極探索名師名校長培養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長效機制,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共同教育理想與追求、較強研究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中小學教師和校園長隊伍,帶動全省教師師和校園長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由1名主持人和10名左右成員組成,工作室主持人由我省入選教育部“雙名計劃”培養對象(具體名單見附件1)擔任,并以主持人本人姓名命名。
(一)工作室成員條件與遴選辦法。
省教育廳為每個工作室遴選10名左右骨干成員,主持人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遴選一定數量的一般成員,組成合作學習和協同研究共同體。工作室成員接受主持人的管理與考核。
工作室成員的遴選按照個人自主申報與組織擇優推薦相結合的原則,在個人申報的基礎上,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為每個工作室擇優推薦1-2名有培養潛力和一定影響力的教師或校園長作為候選人,分別填寫名師或名校長工作室成員《申報表》(見附件2)報省教育廳教師處。省教育廳根據各市申報情況,組織專家評審并擇優確定成員人選。
1. 名師工作室成員遴選條件。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具有堅定的教育理想與教育家情懷,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師德高尚。
(2)教學業績突出,育人效果顯著,在本市有重大影響,得到同行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和認同。
(3)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需求、較強的教育研究能力和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愿接受主持人管理與指導。
(4)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特級教師稱號,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身體健康,能夠協同完成工作室相關任務。
2. 名校長工作室成員遴選條件。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具有堅定的教育理想與教育家情懷,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師德高尚。
(2)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成效顯著,在本市有重大影響,得到同行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和認同。
(3)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需求、較強的教育研究能力和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愿接受主持人管理與指導。
(4)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特級教師稱號,擔任普通中小學正職校長或幼兒園正職園長3年以上,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7周歲,身體健康,能夠協同完成工作室相關任務。
(二)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主要工作任務
1. 帶動中青年教師和校園長專業發展。
(1)根據“雙名計劃”培養要求并結合區域教育實際,研制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2)制訂中青年教師和校園長培養方案,指導他們研制職業發展規劃、發展目標、培養途徑與方法等。
(3)幫助中青年教師和校園長通過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學術活動,傳授教育教學管理經驗,指導開展課題研究。通過下校診斷、講學、論壇、網絡交流等方式,指導中青年教師和校園長成長。
(4)建設好實體工作室與線上工作室,積極開展網上協同研修,定期組織在線交流、研討、答疑等活動。
2. 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1)工作室至少每月開展一次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工作室主持人每年要開設2次以上的培訓講座或教育論壇;工作室成員每學期開設1次以上的培訓講座或教育論壇,撰寫2篇教育教學反思或案例分析并在區域內交流或公開發表。
(2)積極承擔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培訓授課、送教下鄉、教育教學改革和對口幫扶等社會服務,輻射帶動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和質量提升。
3. 開展課題研究。
(1)根據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點任務,結合當地實際,重點就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管理等方面開展理論與實踐研究。
(2)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共同協商確定工作室研究課題并開展相關研究,申報省級規劃課題,公開發表研究論文,形成一定數量的具有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
4. 為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不斷強化專業功底,拓展專業視野,提高思想境界、理論修養與管理水平。結合研究成果,主動向有關部門提交具有針對性、前瞻性、建設性的政策調研報告,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合理建議。
四、有關事項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將成立名師名校長培養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我省名師名校長培養工作的監督、推動和宣傳,加強對名師名校長培訓對象成長的評估評價,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我省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舉措。
(二)提供經費保障。中央財政通過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按照每位培養對象不低于10 萬元的標準撥付培養基地。省教育廳按照1:1的比例配套省級專項經費;市縣教育局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專項經費;培養對象所在單位配套相應的專項經費支持,保障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的學習研修、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數字化資源建設、教育幫扶、工作室建設等方面工作順利開展。
(三)建立監督機制。省教育廳名師名校長培養工作領導小組將建立系統的監督機制,支持服務名師名校長的培養全過程。通過定期的交流匯報,學習評估、師德鑒定、心理測評等形式,了解名師名校長的成長狀態,全面促進培養對象的學習提升。
請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嚴格按照工作室成員遴選條件,積極推薦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成員(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可直接向省教育廳推薦1-2名工作室成員),于2023年3月17日之前,將工作室成員《申報表》和《匯總表》(見附件2和附件3)報送至省教育廳教師處。
聯系人:張科浦(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
電話:029-88668692
電子郵箱:sxjsgzc@126.com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
2023年3月9日
附件下載:1.“雙名計劃”名師培養對象名單
附件下載:2.“雙名計劃”名師工作室成員申報表
附件下載:3.“雙名計劃”名師工作室成員申報匯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