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10:00,西安市召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動西安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等單位介紹“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西安高質量發展”相關工作。

20230201144918386-69-c0c14.png

西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紅雨參加發布會并介紹全市教育工作有關情況。

20230201144934462-99-1ae5f.png

2022年,西安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為民辦實事,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辦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西安教育邁出了新步伐,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立德樹人強信念。突出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利用西安各類地域文化資源優勢,開展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活動,掀起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的熱潮。抓學生思想品德,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多形式開展德育綜合實踐活動,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激發青少年愛黨、愛國熱情。

二是深化改革促公平。落實教育優先發展要求,集中財力加快學校建設步伐,去年秋季開學共投用新建、改擴建學校116所,新增學位10.5萬個,學位供給有力保障,適齡兒童“應入盡入”。攻堅克難,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38所“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群眾。穩步推動“雙減”落地,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優化作業設計,義務教育學校實現課后服務“應開盡開”,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新高一”年級順利進入“新高考”,為學生成長創造更好條件。

三是提升質量促發展。聚焦群眾對優質教育期盼,切實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充分發揮101個教育集團、928個緊密型“名校+”共同體帶動作用,培育提升“新優質學校”215所,努力做到“新建校辦一所優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強一所、城郊校抓一點帶一片”。抓課堂教學質量,實施“西安好課堂”活動,打造“西安精彩一課”,努力讓學生在課內學足學好。加快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啟動實施中職學校“雙達標”工程,組建首批15所優質高中與中職學校“名校+”,36所中職學校與16所高職院校開展31個專業的“3+2”聯合辦學,2所中等職業學校被認定為陜西省高水平示范校,職業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得到提升。

四是建優隊伍強支撐。緊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全市招聘教師7015名,教師隊伍有了更多“新鮮血液”,年齡結構、學科結構更趨合理。列支專項資金培訓校園長教師20萬人次,教師專業化水平和教學能力穩步提升。通過組建3117個“名師+”研修共同體和100個“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著力發揮骨干引領示范作用,一大批優秀年輕教師脫穎而出。切實保障教師待遇,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教師職業吸引力不斷增強。

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將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以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支撐,按照“強素質、抓質量、促公平、重內涵、推改革、保安全”的總體思路,辦好人民滿意的西安教育。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用新思想鑄魂育人。

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組織開展“禮贊二十大,教育新征程”主題宣傳和豐富鮮活的校園宣講活動,加快構建“大思政課”工作格局,引導學生樹牢理想信念,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加強中小學黨組織建設納入辦學治校的重要內容,持續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和內生動力。

二是堅持統籌推進,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科學編制新一輪基礎教育設施專項規劃,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全力滿足就近入學需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實施第二輪質量提升“345”工程,創建游戲改革試點園、家園共育示范基地,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到67%以上。加快推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重點支持邊遠區縣發展,啟動2-5個市級“組團式”教育幫扶項目。新組建市級“名校+”共同體50個,推進170所“新優質學校”培育提升,讓更多學生共享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支持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實施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培養更多創新拔尖人才。

三是聚焦全面發展,促進學生高質量成長。

發揮教育評價牽引作用,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堅持向課堂要質量,上好國標課用好“第一課堂”,盤活校內資源開好“第二課堂”,統籌社會資源拓展“第三課堂”,積極打造“西安好課堂”創新品牌,努力讓老師上好每節課,教好每名學生。鞏固“雙減”成效,進一步優化作業設計,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持續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始終堅持健康第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和各類藝術展演活動,強化勞動教育,鼓勵參加社會實踐,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多種形式開展讀書活動,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讓書香充滿校園。

四是抓好隊伍建設,加快實施強師計劃。

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引導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創新校長教師培訓培養機制,搭建高端發展平臺。堅持教科研引領,啟動實施“西安教科研名師課堂”,深入推進“名師+”和“名校長+”工程,交流輪崗校長教師6000名,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讓每所學校都能有“名師名家”。加強教師激勵保障,推樹一批教書育人楷模、優秀校園長和師德楷模,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

五是發展職業教育,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

聚焦服務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動“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促進普職融合發展,著力打通學生成長“立交橋”,為每個學生創造更多人生出彩機會。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產教融合示范區建設,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六是堅持生命至上,筑牢校園安全底線。

實施校園安全提升年專項行動,完善校園安全管理規范,強化校園周邊綜合治理和安全隱患排查,做好校園食品安全與傳染病防控工作,為學生安全健康保駕護航。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統將和全社會共同努力,辦好更加公平、更有質量、人民獲得感更高、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人民滿意的西安教育。

在記者問答環節,李紅雨就2023年西安教育重點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您在介紹情況時提出今年有一項重點工作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這也是廣大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請您介紹一下詳細情況。

李紅雨:2023年,西安市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強健學生的體魄,啟發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持以德鑄魂。

今年將重點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和青少年讀書行動,積極創建德育、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和“三全”育人示范校,遴選推廣一批德育工作優秀典型案例。組建一批中小學德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通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進一步推動形成有利于學生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育人環境。

二是堅持以體強身。

指導中小學校加快推進體教融合發展,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個體實際,引導學生按照循序漸進、科學適度原則開展體育鍛煉。今年還將在更大范圍推廣校園足球,舉辦學生運動會,組織開展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等多個體育項目競賽,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運動、勇于拼搏。

三是堅持以美潤心。

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對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影響深遠。除了繼續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創建藝術教育示范校之外,今年我市將舉辦“唱響新時代”合唱比賽和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做好校園科技展示和綜合實踐活動,讓廣大學生感知美、發現美、創造美。

四是堅持以勞強能。

探索建設實踐導向、理論支撐、五育融合的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利用青少年宮、研學基地、勞動實踐基地、博物館及社區等校外場所,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接近勞動者,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弘揚勞動精神,培養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提升勞動能力,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

來源:西安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