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班里程度不太好的學生您是怎么對待的,怎么讓他們跟得上現在的教學?”

“趙老師,學生計算能力一直提高不了,老出錯,讓他們練習心算幫助大不大?”

“趙老師,您能不能再說說您是怎么上公開課的呀?”

西安小學六年級數學老師趙燕剛上完課回到會議室,就被突如其來的一連串問題“團團圍住”,作為經常跑校園的記者,我也難得遇見老師像學生一樣一下課就圍著老師不住詢問。但是最近,這樣的場景在陜西省西安小學隨處可見。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去.jpg

2月27日一早,西安市周至縣司竹鎮中心小學和渭南市澄城縣城關鎮第一小學的教師來到古城,和西安小學及其聯合體學校的同行們開啟了新一輪學習交流之旅。近期,陜西教育報刊社開展“編輯記者進校園”學習采訪活動,我也和這些學校的老師們全天候近距離接觸,感受到了一場別樣的尋找答案之旅。

早春二月,一切都蓬勃向上,經歷了兩年多的線上課程,校園里再一次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穿過西安小學的校徽雕塑和一條條特色校園文化長廊,我和同事見到了這次來校交流學習的8位教師。她們有的在整理一會兒要問的問題,有的在頻繁確認稍后要聽的課程,計算著時間,一分鐘都不想耽誤。她們之中有的已經來交流學習過許多次,談起哪位老師、哪個教室都十分熟稔,有的還是第一次來,鼓足了勁想要好好汲取優秀的教學經驗……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吧.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大商股份.jpg

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語文和數學兩組老師分別到不同的班里聽課,我們怕打擾學生上課,緊緊縮在教室的角落,降低存在感,就怕學生對我們多次投來目光從而影響了聽課。數學課曾是我小時候最頭疼的課,不僅是因為它難,更是因為數學課堂的枯燥乏味,趙燕老師的課堂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學生們暢所欲言,一道題能想出三四種解決辦法,孩子們相互之間還在比拼看誰想出的解題方法多。我想,這樣的課堂氛圍一定也大大超出了幾位聽課教師的意料,課下交談的時候,有老師開玩笑問,“趙老師,您是不是只叫學習好的孩子回答問題呀?”趙燕連連擺手,“不是不是,跟您想的正好相反,這些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的反倒是成績中等有些調皮的孩子。”趙燕說,她不計較課堂紀律是因為不想禁錮孩子們的思維,這時候的孩子是最活潑,思維最活躍的時候,往往能帶給老師意想不到的驚喜,不能讓孩子怕老師,怕上課。她還說:“說到紀律,我也不是沒給過他們‘下馬威’,慢慢的孩子們就知道老師的脾氣了,再活潑也會有個度。”

座談會上,趙燕將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教學經驗和方法毫無保留的貢獻出來,這才有了開頭我們見到的那番場景,但畢竟不同學校有不一樣的校情和學情,同樣的方法能不能直接拿來用呢?幾位老師又開始了新一番討論。

經過前后近兩個小時的座談,我的水都喝完兩杯了,老師們桌子上的水杯動也沒動,大家都沉浸在忘我的交流中,直到外面響起第三節課的下課鈴聲,趙燕才如夢初醒:呀,差點忘了,第四節還有課呢!周至縣司竹鎮中心小學和澄城縣城關鎮第一小學的幾位老師紛紛拿起記錄本站起來,“走吧,咱們是一節課都不能‘放過’呀!”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