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瓶、紙盒等都可以用,但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制作。1、2、3,比賽開始!”近日,銅川市王益區紅旗街幼兒園的“變廢為寶”手工大比拼活動正激烈進行。這是王益區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縮影。

從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到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網絡教學,從泥土地到高標準塑膠操場,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邁向均衡發展、特色發展新臺階……銅川市王益區不斷優化教育生態,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如何打開“教育圍墻”,讓更多學生共享教育?2月1日上午,王益區與西安高新第一中學云校合作簽約儀式舉行。“通過一塊屏幕,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科學技術的進步給我們的學習帶來很多改變,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銅川市王益中學學生李鑫說。

王益區通過在銅川市王益中學、銅川市第二中學兩所學校設立云校班,與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以點帶面促進全區基礎教育水平整體提升。

王益區在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優化布局結構、促進教育公平的同時,不斷升級教育資源配置,先后投入4400余萬元提升學校基礎保障能力。王益區實施13所義務教育學校運動場地和部室改造,改造校舍面積23520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26151平方米;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數字化校園建設11個,新建計算機教室19個、實驗室20個,新增智慧黑板240塊、護眼燈2973盞,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教室和閱覽室護眼燈配備全覆蓋,學校硬件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

王益區不斷豐富校園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牌,注重文化熏陶。黃堡鎮逸夫小學開設“陶風瓷韻”社團,讓學生感受耀瓷文化的魅力;銅川市第四中學打造工匠精神德育園,構建“善”文化體系;銅川市王益中學構建“兩線四級三全”德育體系,將常規德育活動化、共性活動個性化。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王益區扎實推進教師培訓工作,堅持學研用結合,2022年組織238人參加了國培、省培項目,組織500余名教師參加了市級暑期網絡培訓。與此同時,王益區不斷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優化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充分發揮各級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選優配強學校帶頭人,充實后備校長人才庫,完善選人用人機制,開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進一步優化了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學科結構。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