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增強集體教研活動實效,助力“課堂革命”,2月21日,安康高新區第四小學召開集體教研工作推進會。會議由校長張平德主持,各學科組長、學科組行政負責人、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組及校委班子成員參加了會議。

會上,張平德校長宣讀了新成立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組人員、各學科組長和學科行政負責人名單,細化了分工,明確了責任,厘清了三者之間的工作關系,并就如何開展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會議要求,各學科組長要嚴格按照教管中心安排定時定點組織開展集體教研活動,學科對應的行政負責人要履行好職責,及時跟進督促;教管中心要盡快建立和完善教師多維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要在抓實抓細課前、課中和課后作業設計,著力打造高效課堂的同時,持續推進培優輔差工作;各學科組內要切實開展好師徒結對工作,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同時要建立健全相應管理章程和考核機制;要在繼續提升課后延時服務素質拓展課程質量,打造特色“校本課程超市”的基礎上,統籌安排,策劃組織好社會實踐課,努力做到“三個課堂”的融會貫通。

會議強調,教研組長、學科組長、備課組長、學校行政要深刻領悟并消化。一是大學科分年級組集體備課關鍵在于活動前期的準備。簡單說就是“一課三備”的第一備以及組內成員分工是否合理,這樣才能保證在集體備課時(第二備)的容量和效率;二是課前5分鐘說課一定要落在實處。課前說課既類似于賽教,又不等同于賽教,一定是本堂課的原生課堂回放,也可能是一個教育的靈感,不可教條化,但又必須系統化;三是作業分層的設計一定要基于學情和課標考慮,務必要吃透課標。作業設計中既包含當堂訓練的作業,又包含課后作業;四是備課組長、教研組長要思考教師常規化工作如何落實,為評價體系的調整做好鋪墊。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