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2022—2025,簡稱“雙名計劃”)在北京舉行開班活動。此次活動是新周期“雙名計劃”三年培養工作的開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造就一批教育家型名師名校長,營造“教師終身學習、教育家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有力支撐新時代教育更高質量發展。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出席并講話。

“雙名計劃”是基礎教育領域國家層面的中小學教師校長人才培養計劃,聚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的“培養造就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目標任務,既是對前兩期工作的傳承與接續,更是著眼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的有力行動。

開班活動對加強名師名校長培養提出要求,強調要充分認識名師名校長培養對實施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創新、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名師名校長的培養標準,培養理想信念堅定、道德情操高尚、創新教育理念、扎根教育實踐、勇擔社會責任的教育家型教師校長。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培養基地協同配合,尊重人才發展規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搭建教師人才梯次成長體系,為名師名校長成長發展、好老師源源不斷地涌現營造良好的環境。

本期“雙名計劃”的300位教師校長是區域教育改革發展和省級教師隊伍的領頭雁,教育部將為他們建立線上工作室,吸引全國教師加入,通過線上平臺共享優質資源、組織開展教研直播等。

據悉,陜西省共有12位名師名校長進入“雙名計劃”培養序列,他們分別是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馮軍、神木市第十一中學校長劉雪松、渭南市臨渭區渭南小學校長郗莉、榆林高新第四小學校長莊孝成、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附屬幼兒園園長李媛、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幼兒園園長李娟等六位校園長,以及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李翔、西安高新第五小學張靜、西安市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李婷、西安市第八保育院王昆、咸陽市旬邑縣中學杜海洋、銅川市第五中學閆妍等六位優秀教師,他們將分別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等培養基地,進行為期三年的連續性系統化培養。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