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就是上好每一堂課,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談到教師工作的重點時,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共同體總校長羅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陜師大實驗小學“名校+”共同體把立師德、提能力、強作風的要求貫穿在教育教學全過程,力求做到每一堂課都精彩,每一名學生都快樂成長,用心用情辦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陜師大陸港小學是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創新實驗校。每周二,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教研員都會到陜師大陸港小學,切實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研員的指導,快速提升了一線教師的本領,讓他們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2月7日,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新學期教研員課堂觀察活動在陜師大陸港小學教室進行。對蘇夢陽老師展示的二年級科學課中的教學亮點和教學特色,教研員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議。教研員的指導讓蘇老師豁然開朗,她說:“感謝教研員毫無保留的指導,讓我們青年教師看到了自身的短板,不斷進行教學的反思和工作作風的改進,實現育人水平的快速提升。”

據悉,從2020年教研員走進陜師大陸港小學以來,在專業化的指導與引領下,共有30多位教師從“名校+”共同體中脫穎而出,成為省、市、區教學能手。這些優秀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本領,輻射和帶動更多教師深耕教育事業的沃土。

秉承“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學生為本、實踐導向、分層發展”的理念,陜師大實驗小學“名校+”共同體研發出自身獨有的教師勝任力模型。通過技術賦能,各學校借助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實現教師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目前,教師勝任力模型已成為陜師大實驗小學“名校+”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的引擎。

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智慧的啟迪,更是德性的涵養、品格的培育。陜師大實驗小學“名校+”共同體在辦學過程中,做到師德師風常抓不懈。每學期開學,學校都會組織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評選師德標兵,開展師德師風主題講座等,教育和引導廣大教職工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和作風建設。全體教師通過深入學習,堅守師德“底線”,遠離師德“紅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