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渭南市教育局為了把市委市政府建設教育強市的決策落到實處,圍繞勤快嚴實精細廉的要求,進一步改變作風,高位謀劃、高標準推動,以教育項目建設為突破口,為實現教育強市打好基礎。

一是主動擔當,“勤”為先。渭南市教育局快速反應,積極主動編制《渭南市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市三年(2021-2023年)行動方案》,通過新增學位,緩解城區上學難問題;通過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二是編制規劃,“快”反應。結合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科學編制《渭南市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規劃(2021—2025年)》,建立5年教育建設項目庫。規劃投入資金41.88億元,涉及項目學校416所,規劃建設校舍111.42萬平方米,室外運動場地135.45萬平方米。

三是督辦進度,“嚴”要求。結合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平臺和陜西省基礎教育學校改善辦學條件信息管理系統兩個項目管理平臺,采用項目實施情況周報告、月協調、季度通報和重點督辦方式,督促縣市區切實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截止目前,各類教育建設項目開工率達到100%,完工率達到80%以上。

四是領導包聯,“實”推動。局縣處級領導每季度至少對包聯縣市區的項目建設情況督查一次,發現問題,協調處理,形成工作合力。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市新建改擴建城區學校45所,新增學位8.2萬個,義務教育段超大班額全部消除,大班額比例為1.22%。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城鄉差距不斷縮小。

五是整合資源,“精”部署。高中階段教育堅持以標準化為導向,通過新建、改擴建,新增教育設施設備提高辦學水平,解決好職普招生比例落實以及新高考改革的問題;義務教育以城鄉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為導向,解決好城區學位短缺和農村學校薄弱問題;學前教育以普及普惠為導向,解決好城區學位不足和農村幼兒園標準低的問題。

六是精準施策,“細”落實。城區以落實城鎮小區配套政策和政府主導新建為主增加學位,原有學校幼兒園以擴容改造方式增加學位,不斷消除城區大班額、大規模學校、幼兒園現象;農村以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為主,堅持實用、夠用、耐用原則在原有規模上進行改建和增加教育設施設備,不斷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農村幼兒園充分利用閑置校舍改建和補充設施設備,提升公辦園的辦園水平;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提升普惠性民辦園保教質量。

七是考核獎補,“廉”加力。市教育局成立專班,加強對教育建設項目和市級與項目建設有關的財政、發改、住建、土地等服務部門的考核,考核結果直接計入市委市政府對縣級黨委政府及市級有關服務部門的考核。市教育局、財政局按照考核結果根據以獎代補方案對縣市區予以獎勵支持。目前,已經落實以獎代補資金1000萬元。

來源:渭南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