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如何從戰略視角抓好高校青年工作
作者:王浩
發布時間:2023-02-13 16:17:05
高校基層黨組織涵蓋高校黨委、院(系)級單位黨組織和師生黨支部,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基層黨組織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持續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抓好對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學生的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和政治歷練,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青年師生的自覺政治追求。
實現政治引領全覆蓋
如何構建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基層黨支部、黨員“四位一體”的黨建工作體系?作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把政治引領貫穿于青年師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哪里有青年師生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
組織建設。2021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要求,黨的組織體系建設要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嚴密組織架構”。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結合高校實際,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以師生結合、專業結合、年級結合等方式成立黨支部,著力消除高層次人才、低年級學生黨組織“空白點”的問題,充分實現黨組織的有形有效覆蓋。此外,在黨和國家重大專項活動的服務保障工作中,還要視需要設置臨時黨組織,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功能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參與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提升教師思政育人的意識與能力。發揮行政系統、群團組織、學術組織的作用,切實解決對師生政治引領弱化的問題,以“大思政”體系塑造青年師生。與此同時,積極指導成立校院兩級學生黨建促進會,通過青年師生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工作激發青年師生向黨組織靠攏的政治熱情。
制度保障。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確保學校制度建設上下貫通、一體推進,為各級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提供有力保障。高校黨委通過構建高質量的高校黨建工作體系,帶動青年師生政治引領工作。院(系)級單位黨組織要不斷完善黨組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決策內容與程序,在討論涉及辦學方向、教師隊伍建設、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等事項時,要對相關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前置把關。師生黨支部要抓好《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制度的實施,切實發揮對本支部所在系(教研室)、專業、班級等群體的思想政治引領作用。
堅持政治吸納高增長
高校青年師生是黨員隊伍的重要來源。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在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吸引青年師生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
壓實工作責任。實踐充分證明,發展黨員工作的關鍵在于黨組織書記的重視程度。高校黨委要把發展黨員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黨務公開、校內巡視巡察的重要內容和指標,形成“一級抓一級,層次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激勵院(系)黨組織書記、黨支部書記把發展黨員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改“坐等上門”為“主動出擊”。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工作導向,幫助師生黨支部把握青年師生成長進步的規律,推動黨建工作與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等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制定符合實際的培養措施和教育內容,不斷激發青年師生向黨組織靠攏的政治熱情。
優化工作力量。發展黨員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強,需要高素質專業化的黨務工作人員專職從事。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此提出明確要求:“每個院(系)至少配備1至2名專職組織員。”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破除編制障礙、明確權責目標、抓好選拔配備、激勵擔當作為,構建一支“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專職組織員隊伍,確保發展黨員工作有人干、專人干、能干好、愿意干。條件允許時,高校黨委還可以將所屬院(系)黨組織劃分為若干片區,選派政治素質高、政治能力強的資深黨務干部擔任片區專職組織員,指導片區內院(系)專職組織員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
創新方式方法。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從青年師生群體特點和教學科研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教師群體特點、適應教學科研實際的黨員發展辦法、培養考察流程,探索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研究生階段的入黨積極分子接續培養機制,把黨校集中培訓同網上黨課、學時積分等手段相結合,改革考察形式,把考核重點放到入黨動機、政治素質和日常表現上來,進一步提升發展黨員工作的“深度”“溫度”和“準度”。
推動政治歷練顯成效
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還要正確把握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和政治歷練的邏輯關系,抓好青年師生從“聽黨話”到“跟黨走”的有機銜接。
嚴格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當前,全黨上下正在熱切關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生動實踐,高校各級黨組織要以此為契機,使之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生動實踐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的過程。黨內政治生活還要充分同高校實際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具有極強的政治性、理論性、思想性、指導性,高校黨組織要充分利用理論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政治生活形式,做好學習宣傳,幫助青年師生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做好畢業生就業引導。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復雜,浮躁心態在青年學生群體中有所體現。對此,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從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及服務學生成長出發,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鼓勵學生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引導他們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高校青年教師既是高校干部隊伍的“蓄水池”,也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蓄水池”。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出發,做好統籌謀劃,加大從青年教師中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力度。要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把黨務能力強、學術造詣深的青年教師黨員選配到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培養鍛煉,完善在教師聘用、晉職晉級、評獎評優時征求黨支部意見的機制。要加大選派青年教師赴校外掛職借調的力度,推薦他們到中央和國家機關、老少邊窮地區黨政機關和重大專項工作機構等單位工作,讓青年教師在實踐中增進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針對“急用現找”這一困境破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求全責備等觀念,打破隱形臺階,及時把符合條件的青年教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作者單位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組織部)
來源: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