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證書制度下“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邏輯與實施研究
——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
作者:付 寬 辜文杰
發布時間:2023-02-10 15:47:02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為提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本文針對各院校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剖析“X”等級證書與院校培養體系銜接的難點,探索“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價值及構建邏輯。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構筑“課證融通”的課程矩陣,設計“育訓結合”的課程標準,并在課程體系運行過程中建立“課證互認”的評價機制,使教學滿足“1”和“X”的雙重職能,在實踐中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書證融通 課程體系 育訓結合 課證互認
課題:本文為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1+X證書制度背景下‘書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汽車類專業為例”相關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引 言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提出,要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普遍做法,制訂工作方案和具體管理辦法,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其中,“1”指學歷證書,“X”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要求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職業院校將“X”證書培訓與學歷教育有機融合,探索“書證融通”的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
1+X證書制度試點情況及問題
2019年,我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北京中車行高新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評價組織,其發布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43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X”證書),共對應29個教育部規劃的汽車類專業,在首批汽車類試點院校中全面鋪開。在標準的指引下和評價組織的監督下,至今全國已陸續完成了多個院校的“X”證書考核試點工作。
而在實踐中,各院校反映,“X”證書考核工作需從培訓、設備、考題等多方面籌備,工作推進困難,問題主要集中于四點:第一,專業教學內容與“X”證書考題范圍不完全匹配;第二,院校的設備條件不能完全滿足“X”證書考核實操要求;第三,院校專業教師難以為考生實施高質量的標準化職業技能培訓;第四,監督管理服務機制不健全。以上問題,歸納而言是院校培養體系和“X”證書培訓體系相互脫節的問題,解決問題需從改革課程體系入手。
“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價值
1.傳統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地與實施,傳統課程體系是為保證學歷教育,重點考慮知識技能點及其之間的遞進關系。傳統課程體系從職業面向進行設計,對應行業職業類別和崗位群設定培養目標,依據崗位需求歸納典型工作任務,凝練學習課程,構建課程矩陣,再根據每門課程細分的培養目標撰寫課程標準。課程矩陣結構分為四大部分:公共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技能拓展模塊和創新創業模塊(專業模塊課程如表1所示)。
2.構建“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意義
“書證融通”中“書”不僅代表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還代表取得學歷證書需完成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課程;“證”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書證融合”是指專業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要求相融合,專業課程與職業技能相融合。
構建“書證融通”課程體系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效銜接。1+X證書制度要求在《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指導下,細化本專業的技能點,落實對接崗位要求;由評價組織設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出臺考核方案;由政府、院校和評價組織共同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工作。要解決教學標準與“X”證書標準不匹配的問題,就要做好專業課程體系和“X”證書技能體系的融合和貫通,構建“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
“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對推動專業建設和發展有三點重要意義:第一,能深入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使專業教學標準對接行業技術標準,助力院校推動校企“雙元”育人;第二,“X”考評由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實施,證書考核代替課程評價,推動“教考分離”評價模式改革,提高職業教育監督評價的水平;第三,有力帶動院校進行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提高了院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
“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邏輯
1.構建原則
要實現“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首先應考慮“1”和“X”的融合問題,保證“1”的教學要求和“X”的考核職能。“職教20條”提出“將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完善職業教育體系”,要求職業教育建立健全并貫徹相關標準。院校須落實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兩項職責,既要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又要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2.構建邏輯
“職教20條”為“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政策依據和綱領,《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為“X”證書提供了技術標桿。“書證融通”課程體系主要包含課程矩陣和課程標準兩部分,按照兩步構建法,先參考行業調研和崗位群分析,結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模塊劃分構建核心課程矩陣;再參考教育部專業教學標準,結合學院專業基礎,緊貼“X”證書標準和考核要求,設計教學情境,撰寫核心課程標準;最后在教學運行過程中開展“X”證書考核,根據運行問題對新構課程體系進行修正,通過反復迭代升級最終達到完善(如圖1所示)。
“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實施
1.構筑“課證融通”的課程矩陣
以漢中職業技術學院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按照兩步構建法,先構筑課程體系的骨架——課程矩陣。經分析得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專業培養要求在本質上并不沖突,但知識技能結構的分類方式有所不同。傳統課程體系按照車輛結構分為7類:電機、電池、電控、底盤、電器、車載網絡等。《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按照證書模塊、工作任務、職業技能、知識技能要求等層次劃分,其中證書模塊分為5類:動力、底盤、電氣、網關、高新系統。結構和分類方式的差異是院校培養體系和“X”證書培訓體系融合的首要障礙,會在知識結構、實訓項目、設備等方面造成諸多差異,為此在校開展“X”證書考核需另起爐灶。
為了遵循“職教20條”提出的貫徹一個標準的原則,同時滿足“X”考核職能,應將課程內容重新規劃以滿足“X”證書分類標準,在《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證書框架上,融入原課程知識點。具體做法是:先按照工作任務分解《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形成“X”工作任務一覽表,再將工作任務一覽表與原每門課程內容逐一進行比對,運用證書模塊歸類法,將工作任務融入課程中。理想狀態為一個證書模塊對應一門課程,但由于個別證書模塊內容量大且實訓項目多,則可將其拆分對應兩門課程,最終形成新的“書證融通”課程矩陣(如圖2所示)。
例如,傳統課程矩陣中“安全與舒適系統檢修”課程包含的內容有:空調系統、防盜系統、電動車窗座椅后視鏡、安全氣囊系統、巡航系統等。在《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以上內容分散在不同的證書模塊內,其中空調系統、電動車窗座椅后視鏡屬于“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與空調舒適系統技術”模塊;防盜系統、安全氣囊系統、巡航系統屬于“新能源汽車懸掛轉向制動安全技術”模塊。在構建新的課程矩陣時,為貫徹一個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可采用證書模塊歸類法,重構“汽車底盤電控與安全系統檢修”和“汽車空調與舒適系統檢修”兩門課程以涵蓋相應的內容。
2.設計“育訓結合”的課程標準
有了課程體系的骨架,第二步應設計課程體系的血肉——課程標準。按照《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層次,課程矩陣依據證書模塊劃分,課程標準則要依據工作任務和職業技能來設計學習情境。根據課程內容與“X”證書工作任務的匹配程度不同,采用以下兩種方式設計課程標準。
(1)內容修補。課程內容不能覆蓋“X”證書模塊中的工作任務或職業技能,需要增加《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規定的工作任務或職業技能。例如,在《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的“新能源電子電氣空調舒適技術”證書模塊中含有汽車儀表與報警系統、汽車電動刮水器、汽車車身附件的知識技能要求,但傳統的“汽車電氣系統檢修”課程內容中沒有覆蓋以上內容,就需要在新構課程標準中增加(如表2所示)。
(2)能力強化。在實踐中,“1”中的知識點基本覆蓋“X”證書模塊中的工作任務和職業技能,但技能要求不能滿足“X”證書要求,對此,需要改進教學方法和實訓內容,最終達到《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例如,“汽車電氣系統檢修”課程包含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技術”證書模塊要求的知識點,但標準中規定的實操項目卻沒有完全開展,在課程標準中則需專門融入相應的實操項目。
(3)運行和完善。新構建的“書證融通”課程體系,將學歷教育知識點與“X”證書技能點進行融合,可在教學中全過程融入證書培訓。課程學期末,院校邀請證書評價企業和校外考評員,采用標準化考題,組織學生開展相應模塊的“X”證書考核,獲取證書者可置換相應課程的學分。采用“課證互認”的評價方式,能夠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教考分離”評價機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書證融通”課程體系對原課程矩陣和課程標準做了比較大的變動,在實踐運行時必然會遇到新問題,如教材不匹配、教師的技能水平和實訓條件等未能及時達到新要求。對此,院校需針對具體問題逐一分析并予以更正,可采用修正課程矩陣和課程標準、開發融通“X”的活頁教材、加強師資培訓、建設課程資源、建設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新基地等措施,逐年迭代升級,推動“書證融通”課程體系走向完善。
結 語
目前,教育部已經先后推出了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其各領域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幾乎每個專業都能找到與之相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其標準。構建“書證融通”課程體系是推動1+X證書制度的重要行動和具體落實,能夠融合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雙重培訓職能,實現了“X”證書在校考核的落地,達到了“多元辦學、融合開放、革新為本”的目標。院校在推動“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和運行時,也無形地健全了專業課程標準,改革了育人評價機制,深化了“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全過程。
參考文獻:
[1]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N].人民日報,2021-04-14(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丁艷.1+X證書制度建設探索——以汽車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例[J].國際公關,2020(11):150-151.
[4]北京中車行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等級標準[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6.
[5]王亞盛,趙林.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實施方法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6):13-17+64.
[6]侯旭暉,楊新宇,許遠,劉美娟.從“1+X”證書制度理解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J].陜西教育(高教),2020(11):52-53.
(付寬、辜文杰: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