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一整天,講話十幾篇”“領導講話當念經(jīng),下面手機刷不停”,這曾是會風不正的真實寫照,累了干部,也起不了實效,而紫陽縣教體科技局從手機入手改變會風,本著“長會短開、多會合并、把會開實、不帶手機”原則,在全縣教體系統(tǒng)掀起了一股清新的會風,不僅轉變了工作作風,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各學校和廣大教職員工稱贊。

 新春伊始,紫陽縣教體科技局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十項規(guī)定》和《進一步改進會風八條措施》,改進工作作風,打造清廉學校。“十項規(guī)定”具體為:嚴守政治規(guī)矩、嚴肅工作紀律、規(guī)范從教行為、秉持求真務實、嚴禁言論失范、堅持精文減會、嚴格請示報備、嚴格廉潔自律、堅持以上率下、樹立良好形象。“八條措施”具體為:嚴格控制會議數(shù)量、嚴格控制參會人員、嚴格控制會議時長、嚴格落實會議考勤、嚴格規(guī)范會議發(fā)言、嚴格遵守會場紀律、嚴格控制會議支出、嚴格會風會紀監(jiān)督。隨著《十項規(guī)定》和《八條措施》的硬核實施,會議減少了,會風更實了,坐辦公室的干部少了,深入教育一線的多了。

(一)開會不準帶手機。在新年后的教體系統(tǒng)多次工作會議上,會議通知里的“不準帶手機進入會場”吸引參會人員的目光。與會人員主動將手機調至靜音模式后放置到會議室外。會場上,沒有了接聽電話、刷手機的現(xiàn)象,參會人員個個精神抖擻。會后,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這樣不僅消除了手機消息的干擾,還擺脫了手機依賴癥,更能專注于開會和學習。

(二)多個會議一起開。新春開工,安排各項工作的年度工作例會接踵而至,但今年的開法與往年不一樣。紫陽縣教體科技局堅持開短會、講短話,會議時間控制在60分鐘以內(nèi),把全縣教體系統(tǒng)黨建、教育、作風、務虛四個大型會議合并召開,在會議內(nèi)容、議程不減少的情況下,高效完成各項既定議程。參會的校長們表示:“如果4個會議單獨開,就得來回跑4趟,這種合并會議的方式,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和會議開支,也讓校園長和教師能騰出更多精力干實事。”按照《八條措施》要求,今后未經(jīng)局黨委同意,不得召集校(園)長回機關開會;局機關干部到局屬單位、學校檢查工作,不召開匯報會,不印發(fā)書面匯報材料。

(三)現(xiàn)場辦公到學校。紫陽縣轄區(qū)17個鄉(xiāng)鎮(zhèn)共計96所學校,部分鄉(xiāng)鎮(zhèn)和村小上坡下嶺,坑坑洼洼,出行極不方便。新春開學季,教體科技局多名機關干部率先下沉到學校,現(xiàn)場與校領導共同商討開學事宜,在向學校詳細了解了開學前期準備工作和項目施工進度后,積極爭取支持,切實解決問題。如今,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已順利開學,教育教育各項工作在開學第一天就步入正軌,學生家長無不拍手稱快。《十項規(guī)定》要求,局班子成員和學校領導人員要帶頭沖在前、干在先,嚴格落實一線工作法,到基層調研力行“四不兩直”,建立問題清單,實行銷號管理。

(四)規(guī)范行為來施教。長期以來,紫陽縣教體科技局把師德師風建設當成工作重點來抓,以“黨建引領促教育·教書育人爭先鋒”活動為抓手,通過簽訂承諾書、學習政策文件、典型案例警示、撰寫心得體會、教師師德演講、組織專題培訓、納入年度考核、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等措施,教育新時代教師們要堅定職業(yè)理想、熱愛全體學生、提高學習能力、規(guī)范工作紀律、改善人際關系,做講政治、有愛心、有學識的好老師。堅持從小事入手規(guī)范教學行為,嚴禁上課期間攜帶手機、擅離課堂,嚴禁在校園公共區(qū)域吸煙,讓校園“教”與“學”的環(huán)境更加安寧舒適。

(五)廉潔自律有章法。春節(jié)期間,紫陽縣教體科技局堅持以上率下,嚴格把好廉潔關,在教育系統(tǒng)樹立了良好形象。通過壓實主體責任、及時警示教育、開展監(jiān)督檢查,將作風建設與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等工作結合起來,領導干部帶頭走訪慰問困難黨員教師、帶頭加強節(jié)日期間安全檢查、帶頭落實值班值守和外出報備制度,以身作則,帶頭示范,為“兩個規(guī)定”的出臺提供了根本遵循。《十項規(guī)定》明確指出,不得接受學生家長和服務對象的宴請、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嚴禁大操大辦喪嫁娶事宜;嚴禁操辦生日、喬遷、滿月、升學、參軍等酒席收受禮金,并規(guī)勸阻止親友操辦;機關干部不得在招生、轉學等工作中干擾學校正常秩序,不得插手干預學校工程建設、設備采購、校服征訂、職稱評聘等。

按照陜西省“三個年”活動要求和縣委十六屆四次會議精神,紫陽縣教體科技局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黨委部署要求,扎實推進“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從小處著手、從具體問題抓起,以作風建設抓發(fā)展、抓服務、抓效能,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真正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抓出成效,堅決防止“一陣風、走過場”。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