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中國慕課堅持“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發展方式,通過集聚優勢力量和優質資源建設適合中國國情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和現代教學技術優勢的高校開放共享優質課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日,2022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大會在線上召開。會上,時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了我國慕課與在線教育發展的成就。中國慕課自2013年起步,經過十年的探索與實踐,建設數量和應用規模迅速躍居世界第一,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張嶄新名片。

十年來,我國慕課的發展狀況如何?慕課對高等教育產生了哪些影響?應該如何推動慕課持續發展?

我國慕課數量與學習人數均為世界第一

慕課一般是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一種整合多形式數字化資源的在線課程。自問世以來,慕課因其廣大的受眾群體、多樣的授課形式和靈活的上課方式而備受矚目,為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早在2008年,我國就已經有了一些關于慕課的研究。但彼時的慕課,并未真正作為一種有效的課程形式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真正發揮作用。直到2013年,慕課浪潮才開始真正席卷全國。

我國慕課的發展,離不開高校的努力與探索。2013年5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將部分課程上傳至edX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平臺,標志著我國慕課建設正式起步。不久后,一批國內優秀大學紛紛投入了慕課的建設浪潮。據悉,僅2013年至2014年間,我國慕課的課程數量就從不到10門發展到超過200門,慕課使用人次也從不到1000人次上升到了超過200萬人次,迅猛增長的數字背后,是積極開放優質課程共享的高校和不斷產出優質課程的高校教師。

國家政策的支持與保障同樣推動了我國慕課的發展。2014年4月,教育部成立了在線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推進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2015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明確提出“立足自主建設”“注重應用共享”“加強規范管理”三大基本原則,為慕課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2022年,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有效助力解決了此前慕課平臺存在的資源分散、數據不互通等問題。

作為慕課在中國發展的最早組織者和實踐者之一,北京大學教授李曉明此前曾表示:“中國慕課走過了一條由部分高校率先行動、政府扶持推廣的道路。目前,就供給量和應用面來看,我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吳巖指出,截至2022年11月,我國上線慕課數量超過6.19萬門,注冊用戶4.02億,學習人數達到9.79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認定達3.52億人次,慕課的數量與學習人數均為世界第一。

慕課或成高等教育發展新助力

近年來,慕課因為其固有的特點與優勢,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引領教學模式變革、促進教育公平、推進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自慕課浪潮席卷全國以來,廣大教師積極利用慕課模式開設課程、依托慕課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吳巖指出,除了簡單的跨校、跨區域在線教學模式之外,近年來,慕課帶來的新型教學模式正在越來越多地走進高校課堂,例如,1門慕課課程在多所學校服務眾多學子的“1+M+N”協同教學模式;將大規模在線課程和小規模定制課程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主規劃性、選擇性的“MOOC+SPOCs+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這些新型教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讓高校教師更好地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同時,慕課也極大地促進了教育的共建與共享,助推教育公平發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慕課作為一種典型的在線課程,能夠突破地域的限制,讓優秀課程在廣闊的范圍內傳播。”一方面,慕課打破了空間限制,讓教育、教學水平相對落后地區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優秀的線上課程;另一方面,慕課破除了時間制約,讓廣大學生得以更加自由、自主地安排學習時間。近年來,以“慕課西部行計劃”為代表,慕課在促進高等教育公平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吳巖表示:“(我們)實施了大規模的‘慕課西部行計劃’,運用信息技術賦能教育、連接東西,推動高等教育領域的教育公平和整體質量提升。”

此外,慕課還有效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合作。儲朝暉表示:“慕課可以讓全球范圍內不同學校的學生接受同一門課程的教育,任何愿意學習課程的人,都可以在慕課課程平臺上找到對應領域的課程進行學習。”近年來,我國以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分享中國慕課與在線教育成果,通過構建國際交流機制、建設國際在線平臺、推動慕課揚帆出海等舉措,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合作。慕課不僅傳播了我國高等教育課程內容,更向世界展現了我國的教育理念與文化,以及我國學者的思想和精神。

未來慕課還需進一步提升吸引力

十年來,中國慕課堅持“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發展方式,通過集聚優勢力量和優質資源建設適合中國國情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優勢和現代教學技術優勢的高校開放共享優質課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未來,慕課該如何走得更遠呢?

李曉明圍繞大學慕課做了大量的實踐與研究工作。他認為,未來慕課應堅持三大發展方向:一是要讓更多的人知曉慕課,營造有各種慕課可學、慕課能解決問題、慕課值得學的氛圍;二是利用慕課資源改進大學的教育教學,彌補優質教育資源的不足,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三是高舉開放的旗幟,在開放二字上做好文章,讓中國慕課掌握真正的制高點。

此外,在一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時代,慕課要想繼續發揮更大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吸引力,提供更有價值的深度學習。一方面,要在優化交互體驗、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讓人們能夠獲得更多沉浸式、更具實感的在線學習體驗。另一方面,要健全用戶反饋機制,完善針對學習效果的科學評價,提高服務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水平。

同時,“國家還應加強監管和政策支持,為慕課的發展保駕護航。”吳巖表示,2022年3月,為推動慕課和在線教學的健康有序發展,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一系列規范管理舉措。未來,進一步加強對慕課的監管,落實各方管理責任,推動慕課平臺建立自我監督機制,維護良好的慕課教學、考核紀律,將使慕課教育在新的征程上行穩致遠。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