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書法療法促進聽障學生心理康復的實踐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20ZC059。


聽障學生心理障礙是制約其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積極探究其心理障礙的成因,運用各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實現心理康復,塑造健全的人格是目前聽障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聽障學生心理障礙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表現為情緒激動、多動、自殘、大喊大叫、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表現為與同學關系緊張,有的呈現出自我封閉、對任何事物不理不睬、生活在自我當中等。探究其成因,主要有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實現聽障學生心理障礙康復的手段多種多樣,重點在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運用書法療法對具有心理障礙的聽障學生進行心理康復,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一、書法療法的依據

書法療法是藝術療法的一種,是以心理學的基本規律和原則為指導。通過對具有心理障礙的聽障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書法訓練、創作和鑒賞,轉移心理障礙聽障學生的注意力,穩定其情緒,激發其學習動機,培養其學習興趣,將其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和沖突通過書法這一藝術表現形式釋放出來,在書法的訓練和創作過程中實現情緒的穩定和緩解。在不斷的強化訓練過程中,鍛煉其堅強的意志,改善其心理認知、情感障礙和不良行為。從作品的創作中,克服孤獨、自卑、膽小、懦弱等性格缺陷,獲得自我成就感。在作品的鑒賞過程中實現心理上的自我滿足。通過書法來對聽障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治療和康復,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并塑造和使其行成積極、健康、向上的人格。這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康復治療手段,具有長期性和隱蔽性的特點。

二、研究方法

1.實踐對象

本研究選擇對象為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三名具有多重心理障礙的聽障學生。

2.實踐對象的心理障礙表現

A同學心理障礙表現為:課堂多動,隨意離開座位,在教室內走動,沒有紀律概念。不管教師是正在講課還是輔導學生,A同學興奮起來,就到黑板上亂寫亂畫。教師或者同學如果勸阻,則趴在地上大哭,并在地上爬行,時間會持續兩節課。同時,與同學關系極度緊張,經常為一件事,和同學糾纏不清一個星期。

B同學心理障礙表現為:對自己極度不自信,總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與老師、同學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各科成績在班級內處于最后位置,自卑現象嚴重。

C同學心理障礙表現為:上課只是呆呆坐在桌子旁邊,對教師的講課內容渾然不知,神游天外。語文、數學、政治等文化課考試,都是上交白卷。教師找他交流時,總是用小拇指指著自己的腦袋,以自己笨為理由,拒絕任何學習活動,課下活動時獨自一人玩耍。

3.實踐對象智力障礙和心理障礙的診斷

運用比納智力量表和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對三名學生進行測量得出,三名學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在霍恩美術能力測驗中,他們觀察的目的性、敏捷性、準確性和空間感知方面則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在運用弗里登斯伯(E.Friedensberg)小學生反應評定量表測試中,A同學具有典型的狂躁性、焦慮性和多動性人格障礙;B同學和C同學具有自閉性、反應緩慢性人格障礙。

4.實踐對象心理障礙的成因

通過對三名學生父母病史的調查發現,三名學生心理障礙具有遺傳性特征。通過對三名學生家庭的調查和了解,三名學生的心理障礙受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影響較大。

三、書法療法的實踐

1.書法治療實施方案的制定

針對A、B、C三名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和特點分類制定書法治療方案。

第一,專項訓練。在一年級和二年級階段,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進行一小時的書法訓練。A同學進行毛筆楷書訓練,B同學進行毛筆隸書訓練,C同學進行毛筆篆書訓練。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階段,在繼續堅持每日一練的活動外,增加每周上交一幅書法作品的任務。

第二,書法作品的展示。開辟文化墻,懸掛張貼A、B、C三名學生的書法作品。

第三,請三名學生做書法小老師,輔導其他學生的書法練習。

第四,適時開展書法評比活動,突出三名學生的書法成就,予以表彰獎勵。

第五,每年春節,請三名學生寫春聯、寫福字送給同學和鄰居。

第六,組織三名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比賽。

2.書法治療實施方案的落實

學校設置一間專門的書法教室,選擇一名專業書法教師進行書法教學,記錄三名學生書法課上的表現,指導每天下午的書法課外活動。

通過書法訓練、書法創作、課外興趣小組書法訓練,以及各類藝術節書法比賽、春節寫春聯、福字等形式對三名學生進行了書法治療,實現了心理康復。

3.書法療法的階段性總結

書法療法的實施必須與班主任、各科教師以及生活老師的管理和教育相結合,才能檢測書法療法的康復效果。各任課教師每天向班主任匯報三名學生在各科課堂教學中的行為及表現,生活教師每天向班主任匯報三名學生當天的表現。班主任匯總三名學生的每周表現,與書法實驗教師分析總結書法療法的得與失。

四、書法療法的康復效果

書法療法的康復實踐歷時六年,三名學生在人際關系、性格養成、學習態度、情緒自控等幾個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自立自強、回歸主流的目標基本達到。

1.情緒的穩定和自控

三名學生在上課和日常生活中已能夠自我掌控情緒,對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夠正確判斷和把控,對來自內心的干擾和刺激也能通過書法療法來進行化解。情感傾向性向健康方向發展,情感多樣性、固定性和功效性均有大幅度提高。最近兩年中,三名學生沒有一次不自控事件發生。

2.自信心的恢復

書法取得的成績幫助三名學生樹立起了強大的自信心,在同學、老師和家長面前展現出自信的一面,在各科學習中均有所進步和突破;課堂中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學習,回答問題積極大膽;學習成績較前期有極大進步。

3.意志力的養成

通過書法療法,三名學生意志的自覺性顯著提高,意志的果斷性、堅持性和自治性不斷加強,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體現在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4.注意力的穩定和自控

通過書法療法,三名學生注意力的穩定性和自控性明顯增強,注意力的專注程度明顯提高,對來自外界的刺激和內在的干擾能夠正確分配注意力,在注意力的廣度、深度以及注意力的轉移方面均能正確把控。

5.觀察力更加精細,思維力得到提升

通過書法療法,三名學生的觀察力得到不斷增強,觀察事物的精細度得到提高。同時,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立性和批判性均有大幅度提高。透過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質的能力得到提高。

6.品格的養成

書法療法幫助心理障礙兒童克服了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實現了心理的自我調控和疏導。通過自信心的樹立、情緒的把控、人際關系的緩和,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性格初步養成,德藝雙馨的觀念深入腦海,助推了高尚品格的養成。

7.氣質的升華

通過書法療法的推進和實施,康復對象的氣質得到培養和升華,一種儒雅、自信、彬彬有禮的氣質初步形成,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知識氣質內蘊于腹、外散于行。

五、書法療法的實施建議

1.書法療法需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書法療法作為一種心理障礙的康復手段,不可能包治百病。首先需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然后還需要積極引導,通過激發學生書法學習的興趣,才能有目的地通過書法訓練對學生進行心理康復。

書法是一種線條藝術,主要由點、直線或者曲線構成。有的人對直線比較敏感和感興趣,有的人對曲線比較敏感和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書法療法時,充分了解康復對象的特點,因材施教。如C同學對篆書特別敏感,B同學對隸書特別感興趣,A同學則只喜歡楷書。我們在運用書法療法進行心理康復時,就投其所好地分類引導和培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僅起不到康復效果,還有可能會加重其心理負擔,導致其心理障礙更加嚴重。

2.書法療法需要康復團隊的全員配合

任何一種心理康復手段都不可能獨立存在。書法療法同樣不可能單純地依靠一個書法老師獨立完成。每一次書法療法完成后,各任課教師、班主任、生活老師以及家長都要及時觀察康復對象的學習和生活表現,然后反饋給書法實驗老師,書法實驗老師再對癥進行書法的治療和康復。

3.書法療法特別需要作品的展示和教師的鼓勵來提升康復效果

書法的強化和訓練過程是一個穩定情緒、磨煉意志、培養注意力和觀察力的過程。而作品的展示則是獲得自我成就感和滿足感的重要形式。所以,在實施書法療法進行心理康復時,將康復對象的作品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康復對象可以從作品的展示當中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在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中,達到康復的最佳效果。

4.書法療法療程的長短與康復對象的心理障礙程度和取得的藝術成就有關

書法療法作為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藝術康復手段,療程較長,少則一兩年,長則五六年。這跟康復對象的心理障礙程度有關。同時,跟康復對象取得的藝術成就也有關。短期內取得藝術成就較高者,其療程需要較短;短期內取得藝術成就較低者,其療程需要較長。但總的來說,書法療法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達到心理康復效果。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