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被更多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2.0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進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益,得到了全體教師的認可。“微課”也被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能夠使其中較為生澀、枯燥的知識點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微課的概念、分類及主要特點

微課指的是以短小的視頻為媒介,對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進行補充的教學視頻;或者針對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拓展延伸的教學視頻。微課通過直觀、動態的展現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容易接受、方便掌握、獲得啟迪。

依據不同,微課有不同類型。按傳遞方式劃分,可以分為講授型、解題型、答疑型、實驗型、活動型等;按使用的職能分類,可分為事實型、情景型、示范型、原理型、探究型等。

微課的主要特點有:微課的主題突出鮮明。微課的時間相對比較短,可以說是書本內容的濃縮,具有非常強的總結性,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很好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書本知識的精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知識點進行點對點地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水平。微課的素材豐富廣泛。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教師都是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喜聞樂見的實例給學生展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有些實例更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掠影資料,這些豐富的素材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使用中師生互動頻繁、氣氛活躍。微課前,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課前交流,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更好地讓學生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也加快了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微課中拓展更多的課外知識,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

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大難題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有些學生覺得學習數學非常枯燥乏味,有些學生覺得學習數學用處不大,還有些學生是因為學習投入不夠而聽不懂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微課是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課本內容,通過微視頻中的素材吸引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材內容。

(二)形象展示教學內容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教師下了大力氣,課前作了很多的準備,將課本上的知識點盡可能講解得生動、形象,但是效果還是不夠理想。微課是由學校甚至全系統的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通過研究精心準備設計的,教學內容全面、生動、形象,所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的知識點,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微課的形式多樣,時間簡短,內容豐富。它能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重難點,通過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實例,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對于每一名學生而言,能夠在注意力集中的十幾分鐘內充分學習相關知識,盡快掌握課堂內容的精髓,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課堂教學時間也大大縮減,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

三、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一)微課在預習中的應用

微課應用之前,受以往預習方式的限制,加之條件有限,教師大多數情況下都以預習學案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預習,通過預習學案的完成達到預習目的。但是,大多數學生對預習的重視程度不夠,經常不預習,照抄同學的預習學案,預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微課的使用,改變了以往的預習方式,提升了預習的效果和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把課堂教學的內容分層次制作成小視頻,發送至家長微信群中,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來進行預習。部分學生可以將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留言向教師咨詢,或者通過多次觀看微視頻,解決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預習,讓學生逐漸學會了如何預習,并學會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豐富學習內容,逐漸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并在預習過程中學會質疑、積累自學經驗、品嘗自學的快樂和成功的感受。這樣的自學預習方式,徹底改變了看書、做題的預習方式的單一性,豐富了學生預習的渠道,全面實現了教學重心的前移,使學生逐漸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根本轉變,達到樂學的質的飛躍。

比如,在講授北師大版八年級“圖形的平移”前,我就建議學生下載我制作的微課預習教學視頻。微課主要呈現的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些現象(如電梯上的人、在公路上奔跑的汽車等)和本節課的難點內容,學生通過這些顯而易見的現象,對平移的概念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我要求學生根據微課視頻內容,做好課前預習,將一些不理解的知識及時告訴我。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教學。我還利用課后時間,關注、關心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給后進生進行二次講解,并對自己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整改。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大幅度提升了我的教學水平。

(二)微課在課堂中的應用

數學知識的掌握取決于學生的理解,教師在知識講解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有時因課堂時間受限,知識的講解就影響了課堂的整體進度,經常出現內容講解跟不上進度的現象。但是,對數學概念的講解在數學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概念,才能夠對問題進行思考,并運用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微課的運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學水平,大大減少了課堂的講解時間,一般15分鐘左右就能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也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練習和鞏固時間。比如,在講授北師大版“平行四邊形”時,針對“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哪些性質?你能證明嗎”等問題,我在微課視頻中取四根細木條,長度兩兩相等,引導學生用這四根細木條搭出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就可以很簡單地引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同時,通過微課,可以特別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提高了本節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再如,在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錄制了切西瓜的視頻,首先引起全班學生的好奇: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數學內容呢?有些學生甚至對課程內容提出了質疑,問我是不是上的數學課程。我借機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位學生不禁問道:“切西瓜和我們講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聯系嗎?”我說:“你們可以聯想一下,西瓜代表圓,刀代表直線!”在接下來的視頻中,我展示了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然后適時提問:“誰能總結出切西瓜這個現象中的知識點?”學生經過激烈的討論,終于得出結論:“當刀沒有接觸到西瓜時,就是直線與圓相離;當刀接觸到西瓜形成一點時,就是直線與圓相切;當刀切入到西瓜內部時,就是直線與圓相交。”我通過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課,不僅使學生學習了重點知識,還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微課在復習中的應用

對于數學教學而言,課堂教學是重點,課后復習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間一般控制在8-10分鐘,最長也不會超過15分鐘。所以,和過去一節課40分鐘或者45分鐘相比較,微課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是過去課程的濃縮版。授課教師都能通過制作微課、微視頻的方式,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疑點展現出來,這樣也就方便學生隨時觀看、反復觀看,直至真真正正地將本節課的內容搞清楚、弄明白。同時,微課在數學教學中也有重復使用、動態展示等特點。我經常會在初中數學期末總復習的時候,通過微課來進行歸納總結,學生也可以隨時對微課進行反復學習。比如,我們在復習數學分式方程的過程中,完全可以用微課的形式來進行知識的梳理匯總,對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質、分式的運算法則、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分式方程的應用等內容進行梳理,特別是在復習分式的性質及有關運算與分數的異同時,可以用繪制表格的方法,使分數與分式的性質及其運算法則的異同清晰可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向學生提供非常好的微課教學資源,讓學生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微課教學資源與課本上所學的數學問題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分析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總之,微課雖然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教學方式,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也不能盲目地只依賴于微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使用好微課,讓微課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式,使微課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土橋鎮排廈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