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富平縣:多方協作,縱深發力,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發布時間:2023-02-06 13:25:26
2020年,陜西省富平縣作為樣本縣,參加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德育狀況和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富平縣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科學成績平均分均高于陜西省和全國均值。富平縣經過深度調研、扎實剖析、認真總結,形成以下工作經驗。
一、凝聚合力,促進科技氛圍日漸濃郁
(一)配齊設施設備,夯實硬件基礎
陜西省富平縣委、縣政府在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陜西省“雙高雙普”合格縣創建中,按照標準設置了初中理化生實驗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動室以及小學科學實驗室、科技活動室,同時建成創客教室20余個。物理學科配備了計量類、分離類等六大類常規性實驗器材,力學、電學、磁現象、簡單機械四方面教學設備,磁吸式光學、電學演示箱等演示器材。生物學科配備了標本類、模型類等五大類常規性實驗器材,以及計算機數據采集處理系統、數據采集器、傳感器通用無線發射模塊及高溫、光強、心電、濕度、心率、電導、濁度、快速溫度傳感器等信息化實驗設備。地理學科配備了各類運行儀、地球儀、天球儀、演示儀、地形地貌模型(掛圖)及月球模型等地理教學儀器。小學科學配備了人體結構實驗箱、生命科學標本實驗箱、建筑結構實驗箱及宇宙科學實驗箱等20余類實驗器材。
(二)充實師資力量,優化人力資源
近年來,富平縣委編辦、教育局、人社局按計劃常態補充科學教師,各學校合理配備專兼職科學教師,著力滿足教學需要。教育局、衛生健康局及科技協會聯合建立“三長”(學校校長、醫院院長、農技站站長)科技工作機制,構建多元化基層科協組織體系,配備了專、兼職科技輔導員一百余名。各學校建立了以科技輔導員為核心,以班主任、團隊干部、部室管理員及小學科學、中學理化生學科教師為骨干的科學教學工作隊伍,推進科技教育力量不斷增強。
(三)整合各方資源,加強財物保障
一是為“科技之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科普日等系列重大主題科普活動設立專項經費。二是強化科普設施和科普資源開發,運用數字科技館的豐富內容開展科學教育。三是充分挖掘地域資源,建設了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及科普特色學校。四是整合校外科普資源,充分利用文化館、科技館、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科學活動室、青少年工作室、青少年科普室及科普大篷車等資源,圍繞航空航天、北斗導航、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主題,開展“中國流動科技館校園巡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等活動,激發青少年科學學習興趣,增強中小學生科學創新意識。
(四)加強科普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一是通過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大眾傳媒開展常態化科技宣傳,通過縣政府網站、政務公眾號、科普公眾號等渠道設立科普欄目,多途徑、全方位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二是完善縣級科普網站,定期更換科普宣傳欄、科普長廊,發揮科普e站、科普電子畫廊等宣傳作用,讓人們與科技零距離交流。三是積極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每個學校建有一個科普櫥窗、一個圖書室、一個科普活動室、一支科普志愿者隊伍,多途徑、精準化、多樣化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二、加強管理,推動科教水平日趨提升
(一)規范教學行為,把握正確方向
陜西省富平縣成立了以教育局、團縣委、科技協會、科學技術局、衛生健康局及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為主要成員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將科技工作與其他教育教學工作同抓、同查、同評比,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操作管理考評制度。富平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研發了《富平縣年度常規性教育工作時序安排表》,規范了科學教育活動開展的時序和要求,指導縣級層面和各校園合理開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中心每年舉辦縣級中小學生科技節、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各中小學校每年舉辦校級科技節,全面推進科技教學向縱深發展。
(二)強化隊伍建設,提供專業支持
富平縣建立了科學名師工作室,開展各類科學活動。一是開展以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為主的科學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科學教師執教水平。二是持續加大科學骨干教師培訓和選拔力度,培養和遴選科學骨干教師百余名。三是定期邀請專家對科技骨干教師進行培訓,努力拔高整體科技素質。四是利用中央電教館虛擬實驗教師培訓板塊,引領200余名初中理化生、小學科學教師參加線上培訓和教學實踐,幫助師生在家也能做實驗。五是設立重大課題、規劃課題和專項課題,提升教師科學研究素養,多層次、全方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三)完善課程建設,提高課堂效益
富平縣以學校為主戰場,實施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縣教育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工作的意見》,要求各校嚴格按照文件精神,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科學課程,抓好小學科學和初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及綜合實踐活動等自然科學相關課程建設,著力創新實驗課程。各校結合實際,確定知識目標,根據學段學情選擇教學方式,注重科學課程的綜合性和連貫性,將科學精神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著力提升“第一課堂”質量。
(四)加快信息化步伐,推進教學現代化
富平縣利用渭南市實驗管理微信小程序,在線監測理化生及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曬課情況,并實行月通報制度,每學期根據曬課數據,評選實驗教學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并予以表彰。建立“富平縣中央電教館虛擬實驗交流群”,每天面向一線教師推送4節精品實驗教學視頻,引導教師提升實驗教學技能,逐步形成了“實驗實操+信息化”的實驗教學工作局面。“陜西教育扶智平臺”線上直播的富平縣中小學虛擬實驗公開課教學在中央電教館微信公眾號推廣。東上官初中物理教師的課例《大氣壓強》《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被中央電教館評為“創新課例”并收錄推廣,教師本人被中央電教館確定為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培訓師”。
三、突出重點,促進學業成績明顯進步
(一)抓好實驗教學,提高動手能力
富平縣每年常態化組織開展師生理化生實驗操作技能競賽活動,著力提升基本實驗操作技能。一是各學校致力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定期開展實驗教學大比武。二是日常教學中即興開展學生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小競賽等活動。三是加強家校互動,利用家庭、學校及社會資源,鼓勵學生開展校外生活小實驗比拼活動。四是通過分析省級理化生學業水平考試考核數據,指導初中實驗教學水平日益提升。
(二)豐富校園活動,培養創新意識
富平縣常態組織“科技創新大賽”“科技之春宣傳月”“全國科普日”等主題活動,組織各學校開展貼近學生生活的科技活動。各學校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科技故事小講堂等“第二課堂”作用,豐富學生科學探究內容,培養學生科學創新意識。各學校運用“課后服務”時間,積極開展生活實例展演、綜合實踐課活動,激發學生“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老廟篤祜小學將科技元素融入剪紙作品。實驗小學的“科普進校園”活動視頻被強國平臺選用。頻陽小學持續推出科普閱讀“小明星”讀書感言集。美原中心小學開展手繪科幻畫、制作科技小發明、校園科技文化展等活動,提升了學生科學文化素養。
(三)拓展實踐項目,提高綜合素養
富平縣廣泛開展校園科技節、“我是小小科學家”等主題活動,廣泛開展科技知識競賽、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等科教競賽活動,全面提高全縣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一是通過展示航空、航海、建筑、車輛、機器人等科技模型,開展“紅袖章進社區”科技志愿服務活動。二是利用樂高機器人、四驅車、航空航海模型、科技儀器、移動球幕影院等設備,助力鄉村校園科技節活動開展。三是定期邀請渭南市航空運動協會專家對全縣科技教師進行“紙飛機、直升機、獵鷹手擲涂裝飛機”等項目培訓,從制作、試飛、調式、比賽規則等提升科技教師科教水平。四是定期組織開展航模飛行表演、紙飛機、猛虎直升機比賽等活動,讓師生感受科技無窮魅力。五是組織師生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開展“探索學習之旅”科技研學活動,拓展“第三課堂”內容,開闊師生科學視野。
四、強化督導,促進科學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一)精心組織,高標準完成監測任務
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中,富平縣作為樣本縣,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相關文件,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全面落實責任,統籌安排工作。嚴格按照省市安排,按時上報師生信息、認真開展監測培訓、全方位進行實施準備、嚴密組織監測過程、完善后續資料傳送,科學有序推進監測流程精準實施。富平縣以加強領導、重視到位,科學組織、培訓到位,擴大宣傳、認識到位,積極督查、整改到位,模擬演練、掌握到位,人技結合、保密到位,及時公示、監督到位,嚴格監測、執行到位的“八到位”要求,確保了監測工作規范、精準操作。
(二)詳細分析,全角度提出督導建議
2022年,富平縣依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反饋的陜西省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發現的主要問題和富平縣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組織全縣義務教育學段學校召開了專題解讀會。會上,質量監測業務負責同志采取圖文并茂、數表兼有的PPT演示稿方式,詳細反饋了富平縣科學學習質量概況、優勢和存在問題,直觀解讀了四、八年級科學監測結果,精準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依據縣情校情,提出了改善科學探究教學條件、加強科教隊伍建設、加大實驗教學力度、提升科學探究水平等督導建議。
(三)舉一反三,分層級做好整改提升
陜西省富平縣教育督導室印發了《富平縣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開發了《富平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反饋意見整改臺賬》工具量表,印發至教育局相關股室和縣域所有義務教育學段學校,并提出整改要求。教育局相關股室、縣域義務教育學段學校依據《富平縣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與《富平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反饋意見整改臺賬》,針對四年級科學周課時數不符合教育部規定、四年級科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配備和使用有待加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較低、物理教師探究教學水平較低、地理教師講解指導學生動手實驗的學校比例較低等問題,分析原因、采取舉措、確定時限,夯實責任,將整改工作落實落細,促進形成了部門聯動、科學管理、重點推進、跟進督導“四位一體”的科學教育閉環管理模式。
科學教育是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學素質的教育。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是社會進步的需求。開展科學教育、豐富科技活動,是學生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今后,陜西省富平縣將以科學學科質量提升為抓手,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引領學生學以致用,為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奠定良好基礎;將以監測、分析、解讀、建議、整改為主要方式,觸類旁通,促進義務教育教學質量螺旋式提升,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礎;將以“懷德行遠,廣育英才”的教育理念為指引,推進富平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來源:中國教育督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