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體局在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會上作交流發言
發布時間:2023-02-01 14:07:46
1月31日,陜西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開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省委主要領導關于教育工作的批示精神和全省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動員會精神。
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作了題為《強黨建、抓內涵,奮力推進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報告,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副廳長高嶺傳達有關批示和會議精神,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陳乃霞主持會議。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校長王樹國,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省政協副主席、西安郵電大學校長范九倫出席會議。
會議采取視頻方式召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設主會場,各地各高校設分會場。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各市、縣(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及成員單位負責人,各市、縣(區)教育部門班子成員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各高等學校、廳屬中等職業學校班子成員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全體領導和干部及有關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西安市教育局、安康市教體局、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5家單位作了交流發言。
安康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屈曉紅以《堅持改革創新、落實立德樹人,奮力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安康答卷”》為題,介紹了安康市立德樹人和質量提升工作經驗。
近年來,安康市始終堅持以德育工作為統攬,抓改革、謀創新、提質量,推動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實現新跨越。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把牢鑄魂育人方向。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一以貫之的政治任務,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實質,堅決做到常學常新,篤信篤行。大力實施“紅色領航·立德樹人”中小學黨建提升行動,著力強化黨建工作頂層設計,豐富內容載體,打造黨、團、隊相銜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鏈條,不斷擦亮中小學育人政治底色,有效將黨的教育方針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學校黨建工作和學生思政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二是堅持立德樹人,深化“德潤安康”建設。不斷完善“立德樹人”推進落實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聚力培育“德潤安康”品牌。高質量承辦全省中小學德育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成功舉辦安康市首屆中小學德育成果展示晚會、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全面構建市縣校三級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加強勞動教育和研學實踐教育,構建“五育并舉”教育體系。組織學校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推進建立城區學校與社區未成年人結對共建,推動落實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安康德育工作經驗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刊發推廣,安康市教體局獲評“陜西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多項縣區德育改革創新經驗入選教育部德育典型案例。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賦能內涵發展活力。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動力”,教育發展活力和動能持續增強。集團化辦學改革擴面增效,系統研究制定推進集團化辦學改革行動方案及配套政策文件,聚力推動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擴大優質資源覆蓋,全市成功組建各類教育集團63個,覆蓋學校382所,占義務教育學校總數71.27%。高考綜合改革有序實施,建立高考綜合改革系統推進機制,加快落實“縣域高中提升行動”,全面加強全市高中學校基礎保障條件,組建高考改革市級指導專家團隊,高效建立學科基地示范校9個,立項市級高考改革專項課題37項。課堂改革深入開展,大力實施“課堂革命,安康行動”,積極推進課程教育、校內活動、社會實踐“三個課堂”建設,學校育人效能主陣地功能彰顯。教育評價改革扎實有效,石泉縣“‘三聚焦’深入推進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改革”、旬陽市“構建強有力的質量監控體系打造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入選陜西省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人才強教加速推進,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安康市《基于成長型思維的城鄉教師共同體建構實踐與策略研究》作為全省唯一地市申報課題立項2022年度陜西省教師教育改革與教師發展研究重點項目。
四是堅持質量為本,促進核心素養提升。圍繞“減負、提質、增效”工作主線,健全完善“雙減”工作責任落實、部門聯動、線索查辦、考核評價機制,全面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從嚴從緊規范學校課程、考試和“五項管理”,大力培育“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辦學文化,精心開辟第二課堂,拓展第三課堂,加快推進教體融合,率先實施中考體育改革,將中考體育總分提高到100分。深化作業管理研究,組建作業設計與實踐研究城鄉教研共同體88個,積極推廣勞動類、體藝類、實踐類、研究類作業模式,依托“德潤安康”數字化資源平臺促進優質作業設計方案共建共享。注重課后服務與課堂教學有效銜接、與作業管理貫通一體設計,探索“作業輔導+素養發展”模式,加大校本社團課程開發力度,推動學校教育主陣地進一步鞏固提升,校外培訓行業得到全面規范,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超過95%,課后服務家長滿意率超過98%。
五是堅持協同發力,推動教育優質發展。樹立系統思維,堅持公平主線,著力完善高質量教育體系。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堅持“普惠發展”,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占比分別達56.58%、90.37%,持續加快學前教育骨干體系建設,創建市級以上示范幼兒園96所、省級學前教育試點示范基地25個。以適宜融合為目標,不斷提升特殊教育質量,市陽光學校通過省級示范特教學校復驗。堅持一盤棋抓好全市中小學招生工作,義務教育就近入學,“公民同招”和“擇校熱專項治理”全面落實到位,控輟保學實現“常態清零”。全面建立市級統籌的高中招生管理模式,優化區域高中教育生態,提升高中教育綜合辦學質量,2022年普通高考二本以上綜合錄取率達到 62.95%,基礎教育“學有所教”加快向“學有優教”邁進。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推動中職學校“雙達標”工作,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推進“三教”改革,完善中高職一體化發展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職業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建設一批集生產、教學、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022年安康市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地方”被省政府通報表彰激勵。
來源:安康市教體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