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育英中等職業學校: 深耕職教沃土 精育技能人才
作者:劉芊羽
發布時間:2023-01-27 14:00:00
臨近春節,記者來到安康育英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育英職校),學生們已經放假。雖然美麗的校園里看不到在教室里認真學習、在操場上揮灑汗水的學子們的身影,但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本周卻還在為學校發展加班忙碌。
育英職校自1999年創辦以來,已累計為社會培養和輸送3萬余名優秀技能型人才,先后獲評“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陜西省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優秀品牌”“安康市特色學校”“安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五星級美麗新校園”等。
教學:產教融合 師資提升
“我們第一年學習文化和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第二年邊學習理論邊實踐操作,第三年進入校企實習。實習期間,全面實踐酒店綜合管理崗位工作。”1月18日,育英職校2017級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黃振海介紹,他就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的受益者。憑借在校企實習期間職業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僅畢業1年的他就已成為杭州宜尚PLUS酒店前廳副經理。
“市場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人才。”王本周向記者介紹,學校堅持走“利用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產教一體化路子,根據開設的計算機應用等8個專業,設有對應的產業服務機構,在校外建立600余家“實訓實習就業基地”,形成了教育、實習、實訓、升學、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
除了在專業課程開設上緊跟時代步伐,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合理優化調整之外,育英職校還不斷引進和培育師資人才,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學校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張新樂深知青年教師的發展之于學校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為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2016年起,育英職校積極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
“肖萌萌老師非常認真,對待教學工作一絲不茍,總是熱心幫助我,還給出很多中肯的建議。”作為徒弟,執教1年的幼兒保育專業老師徐歡也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汽修專業教師黨崇文,是安康市雙先進工作者,多次榮獲市級技能大賽二、三等獎,教學能力比賽三等獎,多次被市教體局聘為市技能大賽汽修項目組評委專家。擁有14年教學經驗的他,為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發揮“傳幫帶”作用,從思想上產生影響、業務上幫助提高、行動上表率示范,給予青年教師悉心指導,引導青年教師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迅速成長起來。
近年來,育英職校緊緊圍繞教學質量提升這條主線,先后榮獲“安康市教育提升優秀學校”,省市技能大賽團體二、三等獎。有26名教師在陜西省微課比賽和安康市教學能力比賽中先后榮獲一、二、三等獎,有8名教師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優秀教師”“市級教學能手”等。
德育:三方攜手 合力共建
“以前放假我總賴床,老媽給我做早飯。現在該換我讓老媽享享福了。”1月18日,計算機應用專業2020級春季2班學生陳雨蒙在家練起了廚藝,“這兩天我在學做水煮肉片,就等著春節給爸媽露一手了。”
寒假期間,育英職校的學生紛紛打卡學校組織的“家庭衛生打掃”“學做菜肴”等主題活動,并在勞動中收獲自信、學會感恩、得到成長。
19歲的陳雨蒙說:“通過參與活動,我感受到了父母平時的辛苦,以后我會幫著家里分擔家務,還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感恩他們對我的照顧。”
“學校的這項德育活動非常有意義,吃著孩子做的飯,我總覺著比我做得香。”陳雨蒙的母親告訴記者,這些天,班級家委會的微信群里很是熱鬧,家長們曬出孩子們做家務的照片,感慨他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育英職校將德育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五育并舉”的德育理念,積極實施“全員參與、全面滲透、全程管理”的德育工作機制,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有機統一。
一方面,朗誦、舞蹈、合唱、跆拳道、腰鼓等30余個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龍舟節、馬拉松賽等市級大型賽事和每周末的志愿服務活動層出不窮;心理咨詢師、勞模、客座導師帶來的講座引人入勝……學校把德育貫穿在一系列活動之中,形成了“周周有主題,天天有活動”的生動局面,寓教于樂。
另一方面,學校充分利用與漢濱區檢察院合作建立的德育教育基地,與漢濱區張灘鎮安溝村合作建立的勞動教育基地;與安康市青年創業協會、安康鄉村振興空間合作建立的60余個社會實踐基地,以及安康市廉政教育基地、安康科技館、安康歷史博物館、安康烈士陵園等本地資源,組織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希望通過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形式,幫助學生不斷改掉陋習,增強自信心,提升綜合素質,樹立明確目標,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拔節助力。”學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黨支部副書記陳小浩說。
出路:升學就業 都有保障
“只要堅定信念、勇于拼搏,中職生同樣可以實現人生的逆襲,同樣可以書寫人生的輝煌。”這是王本周常掛在嘴邊的話。
從一名中職生“逆襲”成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工作人員的周禮杰,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
2016年,初中畢業的周禮杰出于對汽車的興趣,選擇來到育英職校學習汽車運用與維修。剛入學時,他也曾感到迷茫,甚至自卑,但緊張而又充滿歡樂的學習生活和老師的關心鼓勵讓他嶄露頭角,獲得安康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汽車機電維修”個人二等獎。
2019年,周禮杰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就讀期間,他不僅獲得2020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還代表陜西“出戰”,獲得2020年、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技術賽項個人三等獎。
回憶起2022年畢業后,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錄用,周禮杰感激地說:“育英職校是我‘逆襲’之路的起點。三年來,學校不僅傳授我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為我們今后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去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也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這些都讓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我們都為學生今后成長成才鋪平了道路。”王本周直言,自2020年起,學校連續三年參加升學考試的學生上線率和錄取率均為99%以上,其中被省級示范和國家級示范高職院校錄取的占73%。學校還借助安康市青年創業協會平臺,與400余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幫助學生就業。
“未來,育英職校將以黨的二十大擘畫的新藍圖為新起點,踔厲奮進、篤行不怠,著力實施‘美麗育英’‘品質育英’‘幸福育英’三大戰略,辦好‘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教育,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而努力奮斗。”王本周說。
來源:陜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