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三秦大地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我省代表委員談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
發布時間:2023-01-18 16:00:00
“這次大會開出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開出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開出了團結奮斗的新氣象,充分展現了全省干部群眾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決心。”隨著省兩會勝利閉幕,代表委員們陸續返回工作崗位。大家斗志高昂,信心滿懷。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目標明,干勁足。代表委員們一致表示,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細化的路線圖、施工圖,緊盯不放、埋頭苦干、狠抓落實,讓人心思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蔚然成風,讓點點星火匯聚成炬、三秦大地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
大抓項目 抓大項目
“省兩會明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標、2023年預期目標及十方面重點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目標指引和行動指南。”省人大代表、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西寧說,西安市發展改革系統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會議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2023年,在深入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年活動中,西安市將圍繞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兩新一重”、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初步安排市級重點項目超過1100個,總投資2.9萬億元,力爭全年完成投資5500億元以上。
李西寧說:“我們將結合自身職能,推進省兩會明確的科技強省、產業轉型、西安‘都市圈’建設等任務具體化、項目化。同時,持續抓好穩增長工作,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高質量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裝配式建筑市場,強化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促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綠色轉型。這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我省建筑行業的鏈主企業,陜建控股集團及早布局建筑工業化,率先建成了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2023年,我們將繼續加強研發,擴大產能,打造‘陜建制造’品牌,滿足裝配式建筑市場高質量發展需求。”省政協委員、陜建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劉小強表示。
劉小強說,集團將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打造“5G智慧工地”綜合管理平臺,實現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與施工現場深度融合,提高管理效率,踐行建筑業綠色轉型的新要求,助推全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積蓄轉型升級新動能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把握優勢、抓住機遇?代表委員結合工作實際談規劃謀實干。
“加大數字經濟牽引力。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手抓。”省人大代表、陜西移動董事長陳懷達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數字經濟。作為我省通信服務行業領頭羊,陜西移動將深入學習貫徹省兩會精神,在數字陜西、智慧陜西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作出更多貢獻。
陳懷達表示,陜西移動將加大新基建投建力度,夯實數字陜西基座,繼續發揮行業領跑作用,保持每年投入不低于100億元,重點加強5G、千兆小區、數據中心、算力網絡等方面建設;加大高品質信息服務供給,進一步以數智化助力政府和企業轉型升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大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為群眾創造綠色安全的信息服務網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工程,聚焦9條現代農業產業鏈,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產銷對接行動,支持延安建設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蘋果產業的信心。”省政協委員、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薛云峰表示,“我們要朝著這一目標繼續奮進,以品牌化產業化推動陜西蘋果高質量發展。”
薛云峰說,公司將大力實施栽植模式革新、品牌培養提升、智慧果園建設、經營主體培養和生產環境提升,進一步提高果園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水平,逐步擴大有機栽培果園面積,加快蘋果產業快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步伐,把幸福的味道帶給千家萬戶。
力助市場主體紓困
“為市場主體紓困,政策要靠前發力,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省人大代表、石泉縣縣長梁鴻表示,石泉縣將以“擴內需、興產業、促融合、優環境、守底線”為抓手,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打造“美好生活共同締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石泉。同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到石泉投資發展。
“我們要真心實意對待民營企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省人大代表,定邊縣委副書記李勝元說,定邊縣將加快布局一批高技術、高成長性和高附加值的項目,推動園區擴容升級;狠抓項目招大引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狠抓三產融合創新,著力擴大生產性、生活性、消費性服務業規模,打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助力市場主體紓困,金融行業義不容辭。
“過去一年,省工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累計投放表內外貸款2300多億元,同比多投44%。”省政協委員、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行長牛喜軍表示。
牛喜軍說,分行將加大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點客戶服務支持力度,加大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創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服務支持力度,為中小微企業減費讓利、紓困解難,大力提振市場信心,鞏固實體經濟發展基礎。
中小企業是現代經濟的“毛細血管”,在活躍市場經濟、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2年,我們普惠貸款突破百億元大關,當年增幅27%,惠及制造、科技、建筑、商貿、餐飲等領域市場主體2萬戶。”省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西安分行行長錢曦說。
錢曦表示,分行將以多元產品體系匹配企業融資需求,持續開發和迭代線上金融產品,高效滿足企業需求。建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通過銀政、銀擔、銀保業務合作等模式提升中小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
來源:陜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