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堅定不移走好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3-01-17 09:37:3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2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武功縣教育局按照全市教育工作要點、全縣重點工作和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緊緊圍繞“校園安全是前提、教育質量是核心、師德師風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創新引領、實干奮進,各項目標任務進展順利。堅定不移走好武功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該局先后榮獲陜西省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第二十二屆陜西省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最佳組織獎、全省第十六屆優秀教科研論文和成果評選交流活動組織工作優秀單位,咸陽市考試招生綜合考核先進集體、咸陽市義務教育段教師“五個一”專業行動優秀組織獎、全市教育系統國家安全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先進黨委、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先進集體等二十余項殊榮。
強化政治引領,彰顯示范效應。一是教育引導全系統黨員干部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十九屆六中全會、全國兩會和省市縣黨代會精神,先后召開各類學習宣講會500余場次,舉辦專題培訓班2批次,組織黨組織書記參加全國網絡培訓15人次,全面提升了黨員干部教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凝聚起了推動武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二是制定印發《武功縣教育系統2022年意識形態工作要點》,建立《教育局黨委2022年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臺賬》,召開意識形態工作專題會,夯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穩定。三是全面落實“雙培養”機制,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把9名優秀教師培養為黨員,把25名黨員培養成省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合理壯大教育系統黨員隊伍,提升教師隊伍政治素質,提高教育系統黨組織建設水平。四是教育系統172名黨員積極參與到“雙報到·為民行”活動中去,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社區治理服務工作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全系統作風建設專項行動走深走實深入人心。
加強廉政建設,營造清風環境。一是堅持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作為根本要求,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守廉潔底線。二是扎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人職責,定期專題研究部署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始終堅持做到把黨風廉政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同部署、同安排。三是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在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項時,能廣泛征求意見,與班子成員集體研究,按照民主程序做出決策,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四是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和教育領域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全力配合縣紀委監委和駐局派駐組工作,積極開展紀律教育學習宣傳月活動、違規收送禮品禮金、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清廉學校建設等工作。五是全年受理線索投訴34件,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1人,黨內警告處分3人,警告處分3人,誡勉談話1人,提醒談話24人,通報2起,以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人,收效良好。
狠抓精細管理,促進內涵發展。一是夯實目標責任。高質量召開了年度教育工作會、全縣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并與各學區、校(園)簽訂了目標責任書。二是強化過程監控。先后召開了高考復課研討、中考研討會,組織初三、高三調研考試、中高考專家組座談會等活動,組織相關人員開展“雙減”“五項管理”“課后服務”等綜合督評工作,不斷促進教育內涵發展。三是提高工作效能。將局機關13個股室調整為18個,進一步細化工作分工,強化了精細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先后制定武功縣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制度、課后延時服務管理制度等6項制度,進一步加強了系統內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四是凸顯教學質量。春秋季開學,安排機關全體同志深入到包抓校園檢查開學工作,現場糾正存在問題,及時組織各學段進行質量檢測;加強新課標培訓力度,新課程改革順利推進;制定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高考綜合改革扎實推進,咸陽市高考綜合改革專題研討班在該縣成功舉辦。
加強基礎建設,優化辦學條件。在全縣中小學實施校園綠化、美化、亮化工作的基礎上,實施四大項目:一是學前教育學位擴能項目。投資1500萬元在小村鎮羅古村,新建2層框架結構幼兒園綜合保教樓1棟,維修改造保育用房1300平方米,新建標準化室外活動場地1300平方米;投資330萬元,對武功縣大學街小學進行校舍改造提升;投資150萬元,對武功縣大莊鎮方寨小學進行校舍改造提升。二是義務教育薄弱校提升與改造項目。投資2400萬元,對代家初中、蘇東中學、北營初中3所農村初中原有教學樓、實驗樓、教工宿舍、運動場等進行維修改造;對蘇坊鎮中心小學進行擴容改造,新建3層教學樓1棟;投資400萬元,在觀音堂九年制學校新建3層教師宿辦樓1棟,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截止目前除小村羅古幼兒園項目正在建設外,其余已經全部竣工。三是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改善項目。投資258萬元對綠野中學學生公寓及操場進行改造提升。四是教育信息化提升項目。投資450萬元,建成了南仁初級中學等2所學校精品錄播室、渠子小學等13所學校云計算機教室;投資130萬元,完成了標準化考場外語聽力系統建設項目。
重視問題整改,推進學前雙普。一是成立了創建攻堅領導小組,抽調敬業精神強、業務能力強的同志組成工作專班,實行“一人一園”包抓責任制,采取“一周一查一講評”銷號制,逐園進行督查。二是邀請咸陽市知名園長組成專家組進行指導,專項把脈專項輔導;組織全縣幼兒園園長到灃西新城第三幼兒園等知名幼兒園實地觀摩學習;組織縣域內幼兒園管理人員交叉觀摩學習;組織園長政策法規及理論知識考試。三是對所有幼兒園進行拉網式、抄底式核查,建立起省、市、縣、園四級問題臺賬,并以四級臺賬為發力點,按照“鞏固提升,突出亮點”的工作思路,挖潛力,擴亮點,揚優勢,扎實進行對標整改。四是抽調骨干力量專家組,制定驗收標準,采取量化打分的方式,進行兩輪模擬驗收,召開集中反饋會和整改匯報會,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持續跟進,查補缺漏,再補短板,持續加強園務管理和保教活動。目前,已順利通過市級復核驗收。
堅持立德樹人,培育核心價值。堅持立德樹人,在全縣中小學廣泛開展“學雷鋒”“清明祭英烈”“尋找身邊的凡人善舉”“美德少年推選”“青少年愛國主義影視教育”等活動,為各校園拷貝愛國主義影片28部,征集影評作品360余篇。安排基層校園以多種形式開展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等慶祝活動,各校園積極開展運動會、“陽光大課間”展演、做好“武功好人”推薦等工作,8名學生榮獲咸陽市“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1名學生被省級提名;及時開展全縣思政課大練兵活動,弘揚和凝聚了正能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強化文化育人功能,強力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6所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校園,10所學校被評為縣級文明校園。
重視師德師風,建強師資隊伍。一是組織全系統上下扎實開展“把方向、議措施、提質量”主題教育活動,各校園緊緊圍繞當前各項重點工作查找偏差與不足,轉作風、真整改、求實效,促進教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二是安排全縣3502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2.0項目培訓,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服務教育教學工作水平顯著提高。三是積極開展2022年教學能手、基礎教育精品課、思政課大練兵等活動,18人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8人被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9人次獲得市級大獎;完成省級課題立項7個、已結題4個,市級課題今年立項13個、完成前兩年結題18個,縣級課題立項37個、完成結題26個。四是開展200名校、園長參加師德專題網絡培訓,384名學前教師參加專業能力提升培訓,228名幼兒園保健人員參加保健知識培訓,50名教師參加陜西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縣級團隊專題研修培訓,200名教師參加學科教學重點國培計劃。五是在全縣義務段教師中深入開展“五個一”專業成長行動,隊伍素質顯著提高。六是組織市縣名師工作室分別赴游風九年制學校、武功鎮學區等9個學區、校園開展秋季送教下鄉活動,上示范課80節,微報告42場。
創新資助形式,推進教育公平。一是做好資助政策宣傳工作,通過校內宣講、微信網站、包抓教師走村入戶等方式,發放宣傳宣傳彩頁3000余份,切實提高各項教育惠民政策知曉率。二是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工作,印發《2022年全縣教育系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點》等文件,建立了2022年風險未消除易返貧致貧戶幫扶臺賬,對全縣教育相關防返貧監測36戶均落實了相關學生資助政策和幫扶措施。三是做好困難學生資助工作。2022年全縣各學段國家資助金共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1868人,發放資助金681萬元。同時,先后組織協調縣關工委、縣慈善協會、蘇氏宗親會、華奕新能源公司、康寧生物公司、蘇繪公司等,為我縣農村學校和學生捐助了衣物、課桌椅、學習用品、體育用品等愛心物資和慰問金,共計價值60余萬元,惠及學生7000余人。四是做好生源地貸款工作,2022年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順利結束,共辦理貸款1884人,金額1883萬元。
建設平安校園,確保和諧穩定。一是制定印發了《2022年度全縣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要點》等文件,簽訂了年度校園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開展了4次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主動聯系政法委、公安局、市場局等開展校園周邊治理活動5次。二是開展了疫情防控、食品中毒、防踩踏、消防安全等應急演練和安全教育日、防災減災系列宣傳活動。每天堅持20%核酸抽檢,在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的形勢下,抽調100余名教師對3000余名參加全國成人高考考試的考生每天進行電話提醒服務,成考工作平穩順利。三是扎實落實“13530”安全教育提醒制度,通過簽訂家校安全責任書、告家長書、家校群安全提醒等方式,增強監護人切實負起學生校外安全監護責任的意識。四是持續做好教育系統掃黑除惡斗爭工作,定期線索摸排和上報等工作,完成市縣“兩會”、“二十大”期間教育系統維穩工作。五是聯合市場局、衛健局等部門對全縣校園食品衛生進行全覆蓋督導檢查;堅持不懈對基層校園疫情防控進行指導,建立了師生以及共同生活人臺賬,聯系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衛健局安排校園學生核酸檢測,做細做實校園出血熱、肺結核、水痘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六是投資740萬元為全縣含公民辦160所校園安裝了校園安全防控管理平臺,實現了校園重點區域視頻接入省市各級教育、公安系統。
落實雙減政策,規范教育發展。一是召開全縣民辦教育工作會、學科類培訓機構規范管理工作會等,明確培訓機構教材審鑒程序及細節,公示收費標準及班額,積極實施學科類培訓機構治理“回頭看”工作,全力穩妥做好武功縣無憂名師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拖欠家長培訓費、信訪、接訪及維穩等工作。二是制定并印發2021年民辦幼兒園年檢通報,結合“學前雙普”過程性驗收反饋問題臺賬,適時到各民辦園對表對標進行逐一檢查,召開“學前雙普”推進會等,做好省市督導評估驗收。三是開展培訓機構“七化”建設?!半p減”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分工,以硬件達標化、制度健全化、公示統一化、師資資格化、合同制式化、收費合理化、內容規范化“七化”要求為指南,督促培訓機構規范運行。四是利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綜合服務平臺,場地、課程全部上架售賣,開通平臺資金支付渠道,學生和家長通過機構終端APP進行選課、賣課和消課,力爭實現“消撥同步,一課一消”,織密資金安全防護網,最大限度保障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五是聯系相關部門對特教學校換發“雙證”聯合驗收,下發《武功縣2022年校車安全教育排查整治活動》文件,收集民辦幼兒園2022年春季收費價格目錄,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教材進行審定,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資金實行銀行第三方資金監管。
突出技能培訓,服務經濟發展。一是承辦了陜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個賽項的組織實施,該縣派14個參賽組、27名學生參加比賽,12名學生獲獎。二是舉辦職業教育宣傳活動,利用一周時間在縣園林廣場開展了職業教育活動周,共展出6類100余件作品。三是采取線上培訓的方式,開展4期職業技能實用技能培訓,開展了職業教育下鄉入企活動,打通職業學校與企業雙向貫通的渠道,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四是投資400余萬元,實施了計算機檢測及維護、3D打印、工業機器人實訓項目擴容、計算機機房升級改造、電氣安裝實訓室籌建等項目建設,順利通過省級智慧校園示范校驗收。五是2022年春季分類招生考試,769名學生被國家、省級示范院校提前錄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