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再創佳績!

12月30日,由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和全國工商聯共同舉辦的“2022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廣東深圳圓滿落幕。

西安華晟復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晟復材”)以《航空航天先進復合材料構件成型裝備產業化》項目參加本次大賽,歷經省賽、全國賽等多輪賽事選拔,過五關斬六將成功晉級,在全國總決賽中榮獲“創新創業50強”稱號,并獲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初創組“二等獎”。

團隊齊心協力開展科研攻關

華晟復材是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企業。

隨著我國大飛機項目的實施及航空航天高性能化需求,輕量化樹脂基復合材料構件的高質量成型制造成為我國航空工業 “卡脖子”技術瓶頸之一。其中,“自動鋪絲技術”是制約我國民機先進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量制造的關鍵難題。

西安交通大學段玉崗教授團隊在“自動鋪絲技術”領域有著近20年的技術積累。2005年,段玉崗帶領團隊開始進行自動鋪絲設備、工藝,以及軟件的研制工作,是國內從事復合材料自動鋪絲技術研究最早的團隊之一。該團隊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5人,博士及碩士研究生30余人,形成了一支包括機械工程、自動控制、軟件工程,以及材料工程等學科交叉、技術實力雄厚的自動鋪絲技術與設備及軟件研究開發隊伍。

截至目前,團隊在自動鋪絲相關技術獲批國家發明專利27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自動鋪絲路徑規劃及控制軟件著作權14項。

近年來,團隊先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863計劃”、數控機床重大專項(04專項)等10余個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的資助下,開展了自動鋪絲工藝及設備等方面的相關研究工作。從鋪絲頭機械結構、鋪絲機控制系統、自動鋪放工藝、自動鋪絲路徑規劃以及新型固化工藝等方面,團隊對自動鋪絲技術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2017年,團隊推出國內第一臺8絲束8自由度工程化機器人式鋪絲機,鋪絲速度最大達到30m/min。近年來,團隊先后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式自動鋪絲設備、機床式自動鋪絲設備(臥式及龍門式)及配套CAD/CAM軟件系統。其中,具有自主可控知識產權的自動鋪絲設備已在石家莊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北京宇航工程研究所、中航復材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北京衛星廠有限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愛斯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工程化應用。

第一臺國產商用自動鋪絲機

近20年的技術攻關、積累以及7臺設備的成功工程化應用,逐步驗證了鋪絲技術和設備的成熟度,有效地緩解了我國先進復合材料制造技術與設備被“卡脖子”的不利局面,得到國內相關行業的認可,為鋪絲技術的成果轉化奠定了一定基礎。

2021年7月6日,由段玉崗團隊主要成員及西交一八九六科創投資合伙企業作為初始股東,華晟復材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先導區和秦創原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區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正式注冊成立。

華晟復材以“技術入股+職業經理人股權激勵”的方式組建了核心團隊,以“科學家+工程師”的方式組建了技術隊伍。公司現有產品包括機器人鋪絲機、龍門式鋪絲機、龍門式鋪帶機、鋪絲鋪帶一體機和復合材料3D打印機,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風電、壓力容器、交通運輸、體育用品等領域。

據了解,成立一年多,公司自動鋪絲裝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簽訂單過億元,并完成A輪融資,公司估值2.75億元,進入新型復合材料智能裝備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同時,段玉崗團隊已經鎖定西安交通大學的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3D打印技術。該技術及裝備目前為全世界首創,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據了解,目前華晟復材已經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研發該技術及相關產品,推出工程樣機并投入實際使用。預計2023年底,該技術將進行產業化。

“此次榮獲全國總決賽初創組‘二等獎’,是對我們的再次認可和鼓勵,是公司進入新型復合材料智能裝備領域,實現高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華晟復材作為秦創原總窗口的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將持續聚焦復合材料成型技術攻關,深耕復材先進制造領域,通過強鏈、補鏈的方式實現產業融合,服務于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助力我國新能源戰略的實現和雙碳目標的達成。”段玉崗表示。

來源:群眾新聞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