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財經大學“三個著力點”完善師德考核評價體系
作者:方明 趙紅
發布時間:2023-01-11 11:32:36
西安財經大學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充分發揮師德師風評價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鑒定功能和監督功能,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結合學校實際,堅持守正創新,找準師德師風考核評價“三個著力點”,系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堅定不移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師德考核評價體系“三個結合”上著力
近年來,西安財經大學逐步完善師德考核評價體系,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推動更多教師把職業道德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一種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宏觀微觀”結合,以評價指標具體化管理。評價體系測評點主要依據《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等6個方面,在此基礎上,學校細化為24項指標,制定師德失范行為11條,師德負面清單15條,實行師德師風量化考核。比如:把“教書育人”細化為3項加分指標,指標包括擔任班級導師,指導學生競賽、社會實踐等內容;1項扣分指標,即發生教學事故,根據認定的教學事故等級,給予不同程度扣分。從偏重教師個體基本政治素養評判、是否違反師德規范等宏觀層面,落實到對于教師思想政治、價值信念、職業道德、教書育人、工作貢獻、師生關系、社會公德等難以量化要素的各個方面,完善了師德考核評價體系,落細落實評價內容。
“定性定量”結合,以評價指標精準化管理。實行師德負面行為定性考核,制定11條師德失范“一票否決”行為清單,15條師德負面行為清單。教師觸犯負面行為清單,年度師德考核結果確定為合格及以下等次;定量方面依據《西安財經大學教師年度師德考核表》中的24項考核指標,由各基層黨支部和各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小組對教師個人師德考核打分、綜合評議、確認等次。考核等次由之前的合格、不合格兩個等次增設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加大評價結果的區分度,充分發揮考評結果的激勵引領和懲戒作用。
“師德師風、業務工作”結合,以評價指標統籌化管理。將教師業務工作質量和態度融入指標性評價,教師承擔學校和所在學院公共事務、教學工作、教育指導學生情況、科研道德、科研完成情況等融入師德評價要素,把業務工作情況作為師德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起師德師風與業務工作共生共長的關系,讓師德考核評價體系煥發活力,教育綜合改革才會薪火綿延。
在師德師風考評結果“三個掛鉤”上著力
學校把師德師風考評結果應用在教師職稱評審、人才引進、崗位聘任等各類制度中,并在相關文件條款中把師德師風考評結果作為必備條件,用制度保障師德評價第一標準的落實,體現獎優罰劣,讓教師感到壓力,從而轉化為動力,增強師德修養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定點立靶,與教師引進相掛鉤。用好師德考核結果,嚴把教師入口關,從政治立場、個人品德、學術道德、專業水平等方面對教師引進給予綜合評價。考核合格具備引進資格,反之不予引進;試用期內教師師德考核等次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并作為確定崗位的重要依據。
定責問效,與年度考核、崗位聘任相掛鉤。把教師年度考核中“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中的“德”,按照師德考核辦法進行考核評價,并成為年度考核的先決條件。《西安財經大學教職工年度考核辦法》中將師德考核與崗位聘任相掛鉤,規定“師德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結果應確定為不合格”“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合格的,調整其崗位或安排其離崗接受必要的培訓后調整崗位”。該辦法中明確提出教師退出機制,“連續兩年師德考核基本合格和師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師,須調離教師崗位”。
定向切脈,與職稱評審相掛鉤。《西安財經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實施辦法(修訂)》中的基本條件“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作風端正,師德高尚,教書育人,遵紀守法”。第十條中規定“任現職期間師德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稱職)以上。其中申報高級職務者任現職期間,須有一次師德年度考核優秀或年度考核優秀。師德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中實行一票否決”。
在師德師風考評效果“三個轉變”上著力
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形成優良校風,重點靠制度、關鍵在落實。2018年,學校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2019年、2021年、2022年分別確立為師德師風建設年、“禮贊建黨百年 牢記為黨育人”師德師風建設年、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年;2019年出臺《中共西安財經大學委員會西安財經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先后兩次修訂《西安財經大學教師師德考核辦法》,制定《西安財經大學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試行)》《西安財經大學授予教師“教書育人三十年”榮譽稱號實施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每年推出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對教師的基本行為準則、職業操守、師德教育、師德考核作出具體規范要求,建立起師德師風教育、宣傳、監督、考核和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
突破“難點”,評價內容實現由虛向實轉變。師德是評價一個教師優秀與否、高尚與否、合格與否的核心指標、道德考量。師德不是虛的、可有可無的,而是實的、必不可少的,是構成教師素質的核心和靈魂。教師,不僅需要知識、學問、本事、能力,更需要品德、人格、愛心、責任。將師德師風考核等次量化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評價師德師風表現和效果以教師在教學、科研、參與學校公共事務、教育指導關愛學生、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全方位評價要素,依靠事實和數據,由虛向實,提高師德考核評價可操作性,增強考核評價過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大考核評價結果可信度,較為全面客觀地評價教師師德表現。
找準“盲點”,評價過程由難到易轉變。精細化分類師德師風要素,區分要素權重,實現評價過程從“合格”和“不合格”的粗放式區分到依據評價體系實施量化評價四個梯度的轉變,既重視優秀師德示范引領作用,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中間要素繼續細分,提高考核區分度,以精準、精確替代形式化、隨意化,增強評價過程的科學性、實效性。
突出“重點”,師德師風要求從寬到嚴轉變。師德考核評價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關系到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形象,不能流于形式,必須落實落細,務求實效,注重教師的日常行為表現,從而發揮考核評價的杠桿作用。學校師德評價體系涵蓋師德各個方面,是對教師在工作生活中各種行為的綜合評價,對教師課堂教學、師生關系、學術研究、參與學校公共事務、服務社會等方面履職盡責情況都提出具體要求,對教師的師德師風要求從寬到嚴,壓實了師德建設主體責任,進一步推動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落實。
黨中央高度重視教師工作,已將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師德師風建設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試點院校,近年來,西安財經大學在“三個著力點”上下功夫,作出了重要嘗試和大膽探索,穩步推進師德考核評價體系落細落實,體現了學校高度重視、系統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有為態度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加強師德考核評價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仍需下大力氣切實發揮好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形成可持續、可復制的新時代教育評價試點改革典型經驗和做法,以腳步鏗鏘,以心中使命,以肩上擔當,助力學校各項事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陜西省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