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聲 | 00后青春出發
作者:許子威
發布時間:2023-01-09 11:22:44
“安置的新房照片/是否能看到/鄉村小學新教室操場已經建好……”在一首鋼琴曲的伴奏下,寧波財經學院的李悅婷唱起了這首由一群00后撰寫歌詞的歌曲,她相信這首歌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這是一支來自浙江省高校和企業的00后宣講團。他們圍繞紅色根脈、共同富裕等主題,用直播帶貨、情景劇、電臺連線、Vocal(聲樂作品——編者注)等“新潮”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
新疆姑娘佧迪爾亞·艾尼瓦爾稱贊家鄉的長絨棉毛巾“亞克西”;四川小伙兒杜海鵬用家鄉話吆喝起大涼山的高山土蜂蜜;浙江麗水姑娘楊九余端出剛出鍋的處州白蓮羹……當青春遇上理論宣講,“后浪潮音”傳播到中華大地,他們給自己起了一個稱呼——“00后talker”。
“00后是伴隨著社交媒體、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而成長的一代,他們視野廣闊、敢于表達自己。”在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紅桂看來,00后學生更加自信、更加活躍,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學習知識理論展現的成果都遠遠超出預期。
當00后逐漸成為時代“主角”,青春熱血被時代使命所點燃。來自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的“追火箭的少年”,克服重重困難,奔赴各地火箭發射場,用鏡頭記錄下火箭發射瞬間的“浪漫”;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專業碩士生張盤紅,用細膩的文字勾勒出蘭大師生30年如一日堅守在甘南草原國家站進行科考的景象……
在2022“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上,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廖利意講述了他走進江西瑞金華屋村,感受有光榮革命歷史的村落從“老破窮”到“新富美”的振興之路。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原理鐸身上。他曾經在廣西北海潿洲島參與當地漁民自發守護綠水青山的環保行動,“當地居民自愿加入珊瑚礁保護和科普宣傳,守護這座美麗的海島,我看到了島民世世代代的責任”。
與時代同頻,心懷“國之大者”,青春永遠不停歇,00后用不同的方式為祖國寫下了“三行情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本科生白夢蝶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一名志愿者。她的主要工作是以舞蹈的方式為運動員加油鼓勁兒。從準備到正式上臺表演,志愿者們花費了4個月時間訓練。“這是國家的大事,大家互相鼓勵著堅持下來,我們都有堅定的信念”。
西安交通大學建筑學專業碩士生鄭睿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幅畫面:每年校慶日、清明節、國慶節等特殊的日子,校園里西遷老前輩的雕塑下總會擺滿鮮花。
“我希望一直都有人記得西遷老前輩。”鄭睿堅定地加入了西遷博物館學生志愿講解團,又成為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精神宣講隊隊長。“歷史就發生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我們生長在這片土地,當然要肩負起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
如今,鄭睿講述西遷故事已經3年多了。西遷精神成為她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夢想的坐標。
無數青春故事在00后的進步、成長和蛻變中發生著……在陳紅桂看來,00后是可以平視世界的一代。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更要與時俱進,永遠和年輕人保持同步。
時代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脈相承。當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進入思政課堂,充滿青春氣息的他們總能牢牢掌握“流量密碼”。
“面對新時代00后學生,青年教師就要講點兒不一樣的。”在北京林業大學90后思政課教師楊哲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既有趣又有料的問題,“歷史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社會主義思想如何實現從烏托邦到科學的飛躍”……
在北京師范大學90后思政教師金夢的課堂上,有家族史調研實踐作業,通過調研祖輩的歷史、父輩成長經歷,來建立“小家”和“大國”之間的聯系,有模仿《人民的名義》經典片段拍攝的微電影,有圍繞生態文明、北京2022年冬奧會編排的小短劇……
“時代的光輝會映照到每個人身上。每一位青年都需要去了解自己的時代,了解世界在發生什么,青年又該如何應對。”金夢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