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超市小兔過大年

剪紙《愛心小兔》

師生共寫春聯

孩子用橡皮泥制作的“年夜飯”

寒假,對孩子們來說既是放松身心的機會,也是學習發現、感知生活和實踐的絕佳時期。伴隨著2023年的來臨,陜西各地小學生已經開啟了寒假生活。據記者了解,這個寒假,各個學校紛紛設計了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寒假作業,讓孩子們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擁有多姿多彩的體驗,表達對新春的祝福和期許,傳遞新春的快樂。

圍繞校園文化 展示傳統節日

記者采訪時,西安市蓮湖區工農路小學校長劉彥介紹,寒假期間,學校大隊部都會圍繞“始于精致 成于精彩”的校園文化,為學生設計系統豐富的假期實踐活動作業。今年,學校引導學生依據“精、靜、凈、競、敬、兢”校園文化,要求分別從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爭當“兢兢業業”小學生;爭做安全自護小標兵;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爭當“競技”小健將;每天做一樣家務,爭當“凈化”勞動小能手;每周一詩和每日好書閱讀,爭當“靜心”閱讀小書童;以“尋找喜慶中國年”為主題,用攝影、繪畫、剪紙、書法等藝術表現形式來展示傳統節日,爭當“敬業”小公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活動,爭做社區“精準投放”環保小衛士。希望學生們假期結束后,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安排,讓學生從不同的層面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了解生活,提高自我的生存能力和社會價值感。

西安航天城新和小學校長孫海斌告訴記者,學校按照校情、學情、學業評價質量分析,結合教育規律和學生年齡特點科學設計,學校對同學們的假期展開系列活動。首先開展了假期計劃征集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開動腦筋,設計出清晰實用的假期計劃和一日計劃,目的是通過創意作業規劃,互相學習借鑒,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后期,學校還將開展勞動教育、新年打卡、手工制作、鍛煉小達人等作業,充實學生寒假生活,體驗成長,提高素質。

安康高新區第四小學負責人表示, 2023年寒假,學校專門為孩子們設計了德育實踐作業,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富有意義,作業發布后,學生和家長紛紛表示稱贊。

李支珍老師介紹,這份德育實踐作業由“我是黨的好孩子”“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向榜樣學習”“我是道德小榜樣”“我是運動小健將”“我是勞動小能手”“紅領巾愛學習”七大活動組成。每項活動都設計有《活動記錄表》,以表格形式注明活動名稱、實踐作業具體要求、個人完成情況等,可用文字、圖片、視頻表達。

李支珍老師說,寒假德育實踐作業,依據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不同年級學生完成不同的作業內容。 要求一年級學生把少先隊隊歌完整唱給長輩聽;二年級學生要學唱歌曲《強國少年》,演唱給長輩;三、四年級學生要求尋訪一處紅色紀念地,網上查找或實地尋訪均可,可在成果欄里用簡潔幾句話描述自己的尋訪感受;五、六年級學生在家人的陪同下觀看電視劇《覺醒年代》,在成果欄里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寫一段話。

近日,伴隨著寒假的到來,西安市雁塔區高新路小學開展了“福兔迎春 前‘兔’似錦”主題實踐活動。

瑞兔進福,福滿天下。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書寫一幅幅春聯,一撇一捺,飽含殷切盼望,一揮一灑,寫下拳拳祝福。在歡聲笑語中迎接新年,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萬家團圓、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用筆墨書寫希望,憧憬前“兔”似錦,大展宏“兔”。用感恩、儒雅、博愛、惜時譜寫了一曲青春之歌。

探尋“年”文化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西安經開第三小學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線,精心設計了以“貫通古今說傳統, 學科融合創新意”為主題的綜合實踐作業單,內容包括一、二年級自主設計賀卡,寫下新年祝愿;三年級了解壓歲錢的文化,通過制作“壓歲錢”清單的數學小報學會理財;四年級通過制作折疊書了解對聯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六年級以窗花為引,探尋“年”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歷史文化的厚重。

體現新課標關于在課程融合中的項目式作業設計時,學校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目的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探尋“年”文化,了解其背后的意義和內涵,推動課程內容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更真實更天然實現學科融合。

西安市碑林區實驗小學的負責人表示,學校結合春節的時間節點和傳統習俗,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分年級設計了三個模塊實踐活動,涉及傳統文化、勞動教育、體育鍛煉和好習慣養成等多個主題。

以“精彩我的中國年”為主題,讓學生在新春佳節期間,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家鄉的風俗習慣、風景名勝、特色美食等,讓學生們去尋找,去收獲,去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設計“我的小菜地”為主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為班級的小菜地作一個種植設計,增強學生的小主人意識和勞動興趣;以“養成我的好習慣”為主題,進行假期勞動、運動、閱讀和書法打卡,在鍛煉好身體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特色作業設計 “兔”文化受到學生歡迎

記者了解到,富平縣東區小學的寒假作業受到學生的歡迎。學校布置了以“歡樂兔”和“閱讀兔”為主題的寒假作業,“歡樂兔”包括:剪窗花、制作花燈、購年貨、包餃子,新年手勢舞,新年舞蹈等;“閱讀兔”包括:制作書簽、讀書計劃、背誦古詩、介紹閱讀書目、分享讀書筆記,分享體驗。讓學生把自己裝扮成“小兔子”,錄制一分鐘的視頻和兩張過程性照片。學生和家長踴躍參與,氣氛融洽。

記者在西安市雁塔區杜城小學了解到,今年寒假作業特色之一是“兔文化,我探究”。要求各年級作業圍繞兔年主題,設計了以博覽群書的計劃“兔”,督促學生堅持每日讀書;以博聞強記的背誦“兔”讓孩子在生活中積累知識;以書寫認真的練字“兔”,讓孩子們堅持每日練字,感受傳統的漢字文化;以忙里偷閑的休閑“兔”,讓學生在空余時間看有意義的教育相關類節目;以聰慧細心的數學“兔”,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以心靈手巧的美工“兔”,讓學生用藝術的手法記錄傳統春節文化。

據介紹,此次特色作業以“溫故知新、走向生活、注重分層、有效提升”為設計原則,針對學情的不同,老師們設計了寒假作業“自助餐”。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寒假生活,度過一個快樂的、有意義的、有收獲的寒假和新年。

家長點贊 增長知識增添春節樂趣

陜師大實驗小學一年級的家長陳先生告訴記者,老師布置的兔年寒假作業,用照片記錄兔年習俗,尋找身邊的年味,體驗寫對聯、掛燈籠、貼春聯、大掃除等,將感受到的兔年氣氛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照片記錄。這種作業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讓孩子感受到春節的意義。

臨潼區康復路小學二年級的家長黨先生告訴記者,寒假作業要讓孩子感受到快樂而不是壓力,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孩子這方面就做的比較好,老師布置的勞動教育,孩子每天都在家一直操作,還打算給孩子養一只兔子,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讓孩子增長知識。

東區小學四年級的家長張女士說,學校今年設計的寒假作業豐富有趣,除了記憶背誦外,還有手工制作、剪紙兔子等,既增長知識,也增添了春節的樂趣,豐富了孩子假期生活,家長和孩子都很感興趣。

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