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要求,今年以來,興平市豐儀初中以作業管理為突破口,積極探索作業管理新途徑,以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為目的,結合校情、生情,積極推行作業管理“三化”舉措,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養成,有效提升學生作業水平和質量,助推教育質量提升。

img2

 

一是作業呈現個性化。在“雙減”背景下,學生課后作業的布置既要合理更要創新。因此,學校積極倡導優化作業設計,盡可能展示學科特色和學生個性。老師們集思廣益,精準施策,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作業多元化。在日常作業布置方面,教授孩子們運用思維導圖、知識樹、表格、圖畫等形式,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減少了機械性抄寫作業,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能讓每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獲得感,讓枯燥的文字類科目也有了“美術味”“藝術味”。

二是學科素養常態化。為激發學生興趣,學校發揮本校青年名師魏蘇妹引領作用,設計趣味性作業——“學科素養展示”表,定期分年級、分學科開展學科素養展示活動。廣泛征集學生作業作品,教師結合學科特點進行點評后,學校統一組織展覽。 學生的一張張作品,圖文并茂、形象生動、自我構建知識框架,使數理化知識不再枯燥,英語表達也不再無話可寫,政史地生有了藝術性,提高了學科素養能力。

本學期,學校累計舉行“學生學科素養展示”展評活動8期,共收涉及各個年級的數、語、外、政、史、地、生等全科作品800余份,展示優秀作品500余份。通過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作業興趣和學科興趣,得到家長和師生一致好評,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img3

 

三是能力提升多元化。作業的核心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知識、提升能力。為此,學校緊緊依托優秀傳統教育、安全教育、愛國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題載體,廣泛布置各類主題的手抄報、板報作業、演講比賽等多樣化作業,引領學生走進時代、體驗生活。先后開展了以愛國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文藝比賽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認知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

img4

 

近期又學校結合黨的二十大召開,積極掀起報告精神進校園熱潮,通過氛圍營造、集中宣講、專題觀看、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文化專欄等方式,倡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爭當時代少年,以奮斗的姿態投入到愛學、樂學、會學、想學的行動中,做好新時代接班人。

img5

 

學校通過“三化”舉措活動,有效貫徹“雙減”工作落實,提升了教師對作業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以榜樣促習慣。下一步,學校將繼續秉承立德樹人初心,牢記教書育人使命,立足教學,不斷拓寬作業的廣度與寬度,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努力實現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