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藍圖,指明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新航向,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籌部署,既為今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又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新方向。

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重任。作為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的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我們要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立足縣域教育現狀和群眾期盼,認真貫徹新時代黨對教育事業的總要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構建“三全育人”“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情感,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聚焦優質均衡,提升教育服務保障水平

首先,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實施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工作,解決義務教育資源緊缺的矛盾。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和殘疾學生送教上門工作,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公平接受義務教育。其次,推進高中教育示范能力建設。全面落實《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和《陜西省“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按照高考改革總體要求,在招生管理、隊伍建設、條件保障、教學改革等方面持續用力,鞏固提升省級示范高中工作成果。第三,推進職業教育突破發展。有力有效推進聯合辦學,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辦學資源,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建設特色優勢專業,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第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整合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建立名優教師課堂資源庫,實現資源共建共享。以智慧校園建設為載體,配齊配強智慧教室、多媒體、一體機等信息化教學設備,全面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與應用,抓好省、市智慧校園示范校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深化改革創新,激發教育發展生機活力

要有效落實改革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穩步實施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科學制訂《平利縣集團化辦學改革實施方案》,穩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集團學校,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到2024年,縣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現集團化辦學全覆蓋。二是全面推進教師隊伍管理改革。認真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啟動實施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2023年完成縣城學校改革試點,2024年全面鋪開。制訂落實《平利縣名師工作室建設及管理辦法》《平利縣中小學校(園)長任期制及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和《平利縣名優骨干教師獎勵激勵實施辦法》,激發校長、教師工作活力。三是扎實開展校長教師能力提升工程。全面貫徹陜西省教育廳、人社廳《關于加強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骨干體系建設的意見》,加強“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體系建設,力爭把中青年教師培養為縣級教學能手或學校后備骨干力量,培養一批有影響力、有帶動力的名師、名校長。

堅持全面發展,構建“三全五育”人才培養體系

首先,要抓好學生德育。要持續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廣泛開展德育活動,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錘煉良好學習生活品質。精心打造一批在省市有影響力的德育特色學校,總結宣傳平利德育經驗。其次,要抓好課堂教學工作。嚴格落實“雙減”要求,嚴厲查處各類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規范非學科類培訓,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全面加強“五項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規范組織好學生課后服務,提高學習效果。第三,抓好體育健康教育。開齊開足上好體育健康課程,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和普及性體育運動,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體育運動技能。全面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干預學生心理問題。扎實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確保學生近視發生率逐年下降。第四,抓好學生美育。開齊開足上好美術、音樂、書法等藝術課程,將美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結合平利縣情實際,在中小學校廣泛開設茶藝、剪紙、書法、陶藝、平利弦子腔等美育校本課程,打造地方美育特色。堅持每年舉辦一次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或校園文化藝術節,建立校園合唱、舞蹈、管樂、戲曲等學生藝術社團和興趣小組,全面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第五,抓好勞動實踐教育。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深入推進“小能人、小農人、小工匠、小藝人、小紅星”勞動教育“五小工程”。依托學校勞動基地和省市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常態化開展研學實踐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平利教育提質量上臺階,需要我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昂揚的斗志、奮進的姿態、務實的作風,堅持質量立校、質量立教不動搖,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平利推進實施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貢獻教育力量。

(作者系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

圖片

來源|教師報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