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研究
作者:劉 瑛
發布時間:2022-11-29 11:40:16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是部分高職院校為適應建筑行業發展需求,培養綜合型建筑人才而設置的基礎性專業課程,課程教學主要是為培養學生安全管理和資料管理的能力,以滿足建筑企業綜合管理崗位需求。本課題研究以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內容為出發點,明確教學過程中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的意義,分析課程思政體系構建面臨的實際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對應的構建路徑,以期在做好專業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建筑行業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 課程思政 體系建設
在職業院校三全育人理念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建筑行業人才培養的基礎性課程,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深層次挖掘這些元素,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將思想政治素養培養與專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是教學組織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重視的問題。實踐證明,做好課程思政構建方面的理論研究,對推動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概述
1.課程性質與地位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是職業院校建筑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為適應當前建筑行業綜合型人才培養要求,適應建筑企業崗位設置和人才利用優化要求,優化建筑職業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課程。對于職業院校建筑專業教學工作而言,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的課程設置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安全管理與資料管理的基本要求,能夠更好地明確二者之間關系,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結構,成長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綜合型建筑人才。
2.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依據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材編寫結構和教學大綱要求,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安全管理和資料管理兩個部分,其中安全管理內容包括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施工安全技術、用電安全技術等;資料管理則包括工程資料的分類與編號、建設單位文件資料管理、監理單位文件資料管理、施工單位資料管理、竣工圖編制與整理、工程資料編制與組卷、工程資料驗收與移交等內容。在教學內容中,雖然安全管理和資料管理被分為兩個獨立部分,但是在建筑工程項目組織和管理中,二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互銜接的,同時對工程管理成效起著重要影響。因此在教學活動組織中,要求教師將相互關聯的部分予以明確,使學生能直接認識到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課程教學目標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能夠了解安全管理與資料管理工作的意義,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熟悉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可利用專業知識做好安全預防、分析和處理工作,全面、細化地做好資料管理工作,為整體施工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應有的支撐。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強化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使其能嚴格依照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要求,深入細致地做好安全管理與資料管理,切實為工程建設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堅實保障,為促進建筑行業健康發展做出自身貢獻。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意義
1.專業知識教學深化的必然要求
在建筑行業運行體系中,工程管理工作成效不僅與崗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有直接關系,同時還與其是否具有工作責任心、遵守規章制度等有較為明顯的關系。在傳統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教師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在思想政治素養培養、職業道德培養、工匠精神培養等方面存在明顯缺失。培養結構不平衡、培養體系偏差,使得學生進入就業崗位后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實際工作能力與崗位職責要求存在較大偏差。部分學生雖然能夠滿足企業運營管理的基本需求,但是在綜合能力上存在較大差異,使得企業不得不再耗費大量精力進行繼續培訓,這樣才能夠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要求。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體系,在做好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路徑。
2.三全育人體系構建的組成部分
在職業院校教育體系中,三全育人理念的實施,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充分實現,而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是三全育人理念實施的基本組成部分。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能夠讓學生直接體驗思想政治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更好地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素養提升的訴求。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目標制訂對應的課程思政教學計劃,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課程教學目標有機銜接,對教學重難點進行優化,引導學生強化對學科前沿知識和思政內容學習的重視程度,將知識學習與時事熱點、超級工程建設等結合在一起,提升其對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以實現三全育人的根本目標。
3.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
新時期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教育體系改革的基本導向,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堅實的文化基礎,還要具備優秀的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能力,單純依靠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這些能力培養的要求。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形成正確認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能夠結合學校統一組織要求,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成長為具有核心素養,滿足社會和行業發展要求的創新型職業人才。
4.市場導向發展趨勢的現實推動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根本目的是為企業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在當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技術革新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已無法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在建筑工程安全和資料管理工作開展中,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基礎性專業技能及學習能力,能夠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習,創新性地解決崗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且具備一定的崗位轉換和自我提升能力。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課程思政強有力的支撐,離不開教學過程中綜合素質的培養。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構建面臨的問題
1.對課程思政體系構建重視度不足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作為一門依據建筑行業發展要求產生的新課程,在教學內容組織方面具有明顯的創新性,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課程開設過程中,多數教師都是由相關專業轉崗的,僅具有某些專業方面的優勢,對于課程思政重要性的把握較為滯后。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多數教師僅能夠做好專業知識方面的教學組織。雖然部分教師也認識到了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性,認識到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必要性,但在課程教學環節,依然沒有將對應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體系。對于學校層面而言,由于課程思政教學成效評價缺乏依據,只是在形式上要求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無法采用針對性的評價分析課程思政建設實效,使得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成為空談。
2.專業內容與思政元素融合不夠深入
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并不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不同知識模塊所對應的思政元素以多元形式呈現給學生,實現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的同步內化。但是在當前的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體系中,對思政元素的挖掘還不夠深入,多數情形下依然是采取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片面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講述出來。這樣不僅難以滿足學生的接受意愿,教學成效欠佳,還使得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偏離原有主題,無法從根本上對學生實現思想指引,無法滿足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3.教學模式改革滯后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特征,既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管理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實踐應用能力。而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則是以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為基礎,引導學生在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的各個環節都具有良好的素養外化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模式中必須要側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通過多種不同的實訓形式,讓學生掌握安全管理與資料管理的基本技能,實現技能應用與思想素質培養的有機統一。但是當前課程教學中,多數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呆板,課前自主預習和課堂討論組織得不夠深入,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不足。相關學者研究顯示,傳統教學模式下課程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轉化率僅為5%左右,所能夠達到的實效極為有限。
4.教師思政教育素養不足
課程思政體系的良好運行,還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素養,能夠在教學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為學生起到指引作用。但是目前多數專業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理解不夠深入,在課程思政元素挖掘方面存在不足。在課程教學中,有的教師無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甚至出現了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刻意對接的現象。同時,部分教師的新型教學模式應用能力比較欠缺,無法掌握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新教學方法,教學流程組織不暢,無法起到課程思政應有的引導作用,使得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產生偏差。
5.評價體系無法彰顯課程思政要求
對于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而言,要實現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內驅力,引導師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思政學習中來,就必須要構建與之相對應的評價體系,使學生能夠明確思政學習導向。但是在當前多數職業院校的教育體系中,并沒有進行對應層面的教學評價體系改革,依然采用傳統固化的評價模式,評價內容僅限于專業知識的理論學習和應用方面,評價結果也僅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準。單一的評價模式使得學生無法正確認識思政學習的重要性,對思想政治素質培養認識不足,沒有將先進的思想理論作為個人成長的指導,對個人健康成長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構建路徑
1.革新傳統課程思政教育理念
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必須以教師教育理念深層次變革為基礎。對專業課教師而言,首先要在學校黨委的統一組織下積極參加關于立德樹人、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培訓,準確把握時代教育理念要求,將課程思政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次是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要認識到課程思政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支撐作用、對學生個人發展的促進作用,能夠深入堅持新時代職業人才培養理念,堅持將課程思政貫穿至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后是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要認識到當前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特征,深化對課程思政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將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有機結合,為培養適應行業發展要求的綜合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2.優化思政元素融入設計
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核心是實現思政元素的合理融入,為教學內容組織奠定良好基礎。結合當前思政教育的導向要求,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如表1所示。
3.強化教學模式改革
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中,課程思政體系的具體實施要在教學模式層面進行對應的深層次改革,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形成較為完善、靈活的教學模式體系。在小組討論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辯證思維。在安全生產管理、竣工圖編制與整理、工程資料編制與整理等章節的教學中,要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各資料管理教學,可引導學生基于案例學習更好地掌握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項目合作法,能夠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全局觀念,為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教師要充分結合不同課程內容的授課要點和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同時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升教學實效。
4.強化教師的課程思政素養培養
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教學活動開展中,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專業課教師自身的課程思政素養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專業課教師的思政素養培養主要依靠如下路徑:一是由學校層面統一組織,做好課程思政方面的理論培訓,完善教師的思政知識結構,為實現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二是強化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等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交流溝通,使其學習一些較為成熟的思政教育方法,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三是專業課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的便利條件,強化自身思政素質培養,靈活地將思政元素與專業技能要點有機結合,推動課程思政體系深層次運行。
5.構建新型評價體系
要確保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目標的實現,就必須完善對應的教學評價體系。新型評價體系的構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要以教學目標分解為基礎,構建過程性評價體系,在階段考核中有機融入思政方面的考核內容,實現對學生思想教育、習慣養成的引導。第二,應強化評價主體改革,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納入評價體系,引導學生通過多元評價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思政素養方面的不足,能夠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改進,提升個人素養。第三,合理確定課程思政評價在綜合評價中的占比,使學生正確認識思政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個人素養培養,實現專業技能學習與個人成長有效銜接。
結 語
當前,在建筑工程安全與資料管理課程教學理論研究中,課程思政方面的研究還較為淺顯,對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對于相關專業教師而言,必須要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全面革新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理念,深度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為建筑行業創新型人才培養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彬梓,李煒,黃宜慶.三全育人背景下《工程管理》課程思政案例設計與教學融合[J].輕工科技,2021,37(11):169-171.
[2]岳建偉,趙麗敏,孔慶梅,邊漢亮.基于專業特色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9):73-75.
[3]趙秋紅.工程管理類專業課程思政實踐路徑研究[J].磚瓦,2021(9):221-222.
[4]鄧華,徐泉輝.嘉庚建筑精神內涵的育人價值——以工程管理課程融入思政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22(4):1-6.
[5]彭麗娟,朱曉麗.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思政的教學路徑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1(21):244-245.
[6]羅愛忠,陳昌祿,彭雙艷.基于新工科視域的《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思政探索[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21,39(3):136-140.
[7]蔡龍.三教改革背景下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J].現代職業教育,2021(23):190-191.
[8]李曉娟,李璐璐.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合與教學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2):65-71.
(劉瑛: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