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在初中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宋志敏
發布時間:2022-11-21 16:16:10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插圖是教材中經常會出現的內容,PEP版初中英語教材的語篇部分加入了很多與文本內容相關的配圖,只是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沒有過多地關注。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插圖,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效率。語篇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點。語篇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對象、學生情況精心備課,深入研究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本,提高閱讀效率。
一、運用形象插圖,讓語篇閱讀更有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有些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缺乏興趣、自信與熱情,對英語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插圖增加文本的趣味性與通俗性,以加深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抵觸閱讀的情緒有所緩和。
(一)借助插圖化枯燥為生動
PEP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大部分插圖呈現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插圖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教學活動中。
例如,PEP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10“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一課中有五張配圖,主要講述一個小女孩上學遲到的故事。這幾幅配圖特別形象、生動,將小女孩焦急的心情與當時的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在相對寬松、自由的課堂環境中,很快就能理解、掌握本節課的重要知識。
(二)借助插圖化靜態為動態
插圖雖然對英語閱讀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來說,插圖都是靜態地將文本內容呈現給學生的,學生在腦海中無法想象出整個文本的動態畫面。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在課前將原本靜態的插圖進行動態化處理,以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文本所體現的內涵。
例如,PEP版七年級英語上冊的“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中的插圖呈現的內容是不同時間內學生上學的情景。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對插圖進行二次加工,將其以動態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并讓學生在課堂時間用英語為這些視頻配音。盡管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存在一些不足,但這種獨特、新奇的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使得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運用匹配性插圖讓語篇閱讀有深度
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讓學生在探索中理解文本內容,從而掌握其中的英語知識。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制約,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處于主導位置,采用常規的教學方式教學,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避免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要充分發揮插圖第二語言的優勢,利用插圖調動學生參與英語語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閱讀文本。
(一)借助插圖預測閱讀內容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局限于詞匯與語法這兩個方面,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不僅可以輕而易舉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在教學PEP版七年級英語下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在電子白板上為學生展示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讓學生用英語描述日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遇到困難時積極提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過程。
(二)借助插圖突破閱讀難點
重難點往往是這一學科的關鍵部分,若學生能靈活運用、融會貫通,那么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將會更加順利。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重難點部分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對學生也是一項考驗。面對這種情況,插圖的優勢便顯現了出來。教師利用插圖可以降低重難點知識的難度,學生學起來就會更加輕松,就能夠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語篇教學效果自然不錯。
例如,PEP版八年級英語上冊“How was your school trip”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校園游玩”,與學生的生活切合得非常緊密。學生每日都在校園中生活,對這部分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欠缺,學習時會存在較大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選擇符合“游玩”這一主題的部分,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與同伴積極互動、交流,鍛煉英語表達能力,提升語言應用能力。
(三)借助插圖組織語篇復述
一般來說,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利用其進行日常交流。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互動、交流的機會,充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文本內容。
例如,PEP版八年級英語下冊“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一課的內容是圍繞一場聚會展開的。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展示一些聚會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這些圖片,這種做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三、運用想象性插圖讓語篇閱讀有廣度
想象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慨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很多英語閱讀篇目中,作者會漸進性地留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想象,這種做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想象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若能將插圖融入語篇教學中,教學效果必將會達到最佳。
(一)借助插圖引導語篇閱讀
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以插圖為輔助工具進行教學,可以將文本內容具體、形象地展現出來。但由于插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欠佳,他們對插圖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插圖的留白部分展開合理的想象,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一文講述的是一位小女孩的上學之路,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教師可以利用插圖充分展現這一內容,這樣很容易就能夠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學生自然地就能想象到自己上學途中的場景。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思維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上述教學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插圖在語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縮小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
(二)借助語篇插圖引導拓展閱讀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文本中的插圖設計教學內容,但由于文本中的插圖數量非常有限,不能夠滿足教師的需求,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實際生活經歷,對其他教學資源進行深入探索,結合重難點,尋找更多可用的插圖資源,從而使文本內容更加豐富。
例如,PEP版九年級英語“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的Section B中為學生展現了很多美麗的景觀插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與同學互動,并向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旅游地點。這樣一來,學生從中就能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與英語之間的距離也不再遙遠。
總之,插圖在英語語篇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注意力放在插圖所表現的信息上,結合文本內容,利用插圖將抽象的文字語言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圖像語言,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對文本的期待,還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內化文本內容,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這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第十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