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切實筑牢校園安全屏障,咸陽市武功縣教育局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縣關于疫情防控和校園安全會議精神及文件要求,“443”模式擰緊校園安全閥,確保武功教育系統安全和諧穩定。

——四點發力,常態化抓牢校園疫情防控。一是組織領導“帶動發力”。該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和文件精神,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校園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工作,先后印發了武功縣教育局《關于加強2022年秋季開學校園疫情防控重點工作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及校園安全工作的通知》《2022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指導各校園科學規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層層壓實防控責任。二是嚴防嚴控“持續發力”。嚴格要求各校園強化門禁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校園,扎實落實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從嚴從緊執行健康教育、傳染病篩查、晨午檢、因病缺課缺勤追蹤等制度,堅持對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等重點場所的通風和消殺工作,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定期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確保快速、科學、高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三是人員摸排“精準發力”。扎實做好外出返校師生員工行程軌跡摸排及健康監測,對排查出到過中高風險地區外來及返鄉人員,要求各校園實行清單化、臺賬化管理,并第一時間報告屬地社區、村組,主動配合做好管控;堅持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及時、準確報送相關數據,對因病缺勤缺課師生,追蹤病因,查明情況,做好逐一登記,不漏一人。四是宣傳教育“多點發力”。武功縣各學區、校(園)通過短信、家校聯絡群等形式及時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充分利用主題班會、安全教育課、校園廣播等形式,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師生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不聚集,減少不必要外出,要求確需外出和從中高風險地區返鄉師生員工,嚴格落實提前報備制度,并主動配合做好相關防控措施。

——四項舉措,規范化促進校園食品安全。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該局建立了教育系統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各級關于食品安全衛生政策要求,聽取武功縣各校園匯報,查擺問題,議定整改措施。健全制度建設,加強制度管理,對校園食品安全各個環節明確專人負責,實行全程監督管理。二是夯實日常監管。要求各校園嚴卡食材安全關口,并向供貨方索取產品合格證或質量檢驗報告單。食品、原材料的采購實行登記、驗收制度,專人負責,雙方簽字,驗收記錄按月裝訂保存,以備追溯。嚴格落實“明廚亮灶”要求,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提高對學校食堂食品加工的監管力度,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衛生。三是強化督導檢查。該局建立了校園食品安全定期及不定期督查制度,于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開始,聯合縣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入全縣各級各類校園開展督導檢查,對發現問題現場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要求,并適時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會同市場監督、城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無證照攤點、“三無食品”等情況進行排查整治;各校園組織師生成立校園文明督查隊,建立“文明小衛士”工作機制,實時監督和制止學生在校園周邊購買“三無食品”,強化學生自我約束管理。四是突出宣傳教育。該局要求各校園將食品安全和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根據季節特點,通過校園廣播、主題班會、黑板報、手抄報、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適時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創建活動,要求各校園普及餐桌文明知識,推廣餐桌文明禮儀,倡導師生節約用餐、健康飲食。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家長會、微信群、家訪等形式向家長宣傳食品安全常識,提醒家長教育子女健康飲食、文明用餐,共同營造食品安全衛生健康良好氛圍。

——三項行動,一體化推動校園周邊治理。一是加強隱患排查行動。該局要求全縣各學區、校(園)常態化開展校園周邊環境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及所屬轄區政府匯報,及時化解潛在風險,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各校園積極協調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學校周邊重點人員管理,排查摸清刑釋解戒人員、吸毒人員、社區矯正對象、精神障礙患者、閑散青少年、流動人口等情況,落實有效管理措施,為師生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駕護航。二是攜手強化護學行動。持續加強與職能部門的協調聯動,以公安民警為主導,學校保衛干部、保安員、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治安積極分子等多種力量為輔的上放學重點時段校園門前及周邊“護學崗”機制,形成常態化駐點守護、周邊巡邏相結合的護學機制,切實保護學生安全。三是大力開展聯合行動。為切實履行校園安全主題責任,該局積極聯系公安、城管、衛健、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定期開展校園及周邊安全檢查,依法對校園周邊治安亂點、交通安全隱患、食品安全隱患、違法違規經營等行為進行整治,及時防范化解各類涉校安全風險隱患,共同維護校園周邊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