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漢陰“三注重”提升教育協作實效
作者:楊剛
發布時間:2022-11-15 09:18:10 來源:漢陰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
近年來,按照《江蘇省教育廳、陜西省教育廳開展教育支援及職教合作協議》《蘇陜教育支援及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江蘇省溧陽市和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結成教育協作對口城市,堅持“聚焦精準、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按照“注重師資培養、注重結對幫扶、注重愛心助學”三項舉措,建起蘇陜教育扶貧協作快捷通道,全面推動兩地教育務實合作,有力促進漢陰教育發展,有效提升蘇陜教育協作實效,齊心協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一是注重師資培養。按照“走出去、學經驗,請進來、做引領”的思路,溧陽漢陰建起教育師資培養的雙向機制,深入推動兩地教育務實合作,促進漢陰教育發展。溧陽市先后選派36名業務能力強、業績突出的管理人才和教學骨干來漢陰支教幫扶,深入深度貧困鎮村學校舉辦講座、報告14場次,開展送教下鄉7次,培訓鄉村薄弱學校教師460余名。28名支教幫扶教師長時間堅守漢陰教育一線,克服氣候、飲食、環境等困難,真情奉獻、真心幫扶。根據漢陰教育實際需求,兩地針對性制定了漢陰赴溧陽跟崗學習方案,從教育一線到后勤服務管理,開闊了漢陰學習教師的視野,為教師們后期返校時間提供了思路。2018年至今,漢陰共選派58名校長、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赴溧陽跟崗學習實踐,不斷擴量提質,強化輸血功能和造血功能,為漢陰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師隊伍。
二是注重結對幫扶。漢陰借力溧陽教育優勢,雙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助推漢陰教育發展。2018年以來,兩地10所結對中小學校簽訂了教育結對共建協議,雙方在學校管理、文化建設、特色發展、品牌創建、教育教學等方面展開多領域、深層次幫扶交流。在幫扶過程中,漢陰中學、實驗小學、月河中學分別建設校本社團課程在40門以上;溧陽市天目湖中學教務主任李明生在漢陰縣月河初級中學掛職校長助理,以“課后作業(練習)規范要求”“著眼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有效備課”等薄弱環節為突破口,推進學校課堂教學的實效;漢陰縣選派幼兒園教師到溧陽市實驗幼兒園為期一個月的跟崗學習,在學習中深入了解學前教育集團經驗,為漢陰解決當前漢陰學前教育擇校熱提供了經驗;來自江蘇省溧陽市教育一線的賈順義和佘淑玲“夫妻檔”到漢陰開啟了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他們為漢陰教育事業注入新鮮血液,與這里的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溧陽先進的教育理念,使漢陰教育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注重愛心助學。溧陽市發揮強大經濟實力優勢,積極開展漢陰鄉村學校的點對點愛心助學捐贈活動。自開展蘇陜教育協作以來,溧陽市各相關部門和有關團體分別為漢陰縣初級中學捐資30萬元用于更換學生課桌凳;捐資10萬元用于資助漩渦鎮中小學的200名貧困學生;為漢陰縣城關鎮草橋小學捐贈了學習生活用品,向學校10名貧困學生資助資金1萬元;向漢陰鳳臺小學捐贈助學資金10萬元,用于幫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向漩渦初級中學捐贈資金6萬元,用于解決貧困寄宿生學習生活困難;向雙乳鎮中心幼兒園撥付蘇陜協作資金5萬元,用于幼兒園功能部室建設;向縣職教中心捐贈資金10萬元,用于實訓室建設;向漢陰縣中小學校捐贈資金35萬余元,用于改善辦園條件;陜西省江蘇溧陽商會每年向漢陰縣5名貧困大學生共資助3萬元,幫助完成學業;近幾年以來,通過與江蘇溧陽中專協商,根據學生的意愿,將21名漢陰籍貧困學生送到江蘇溧陽市中等專業學校上電梯維修專業,溧陽市政府每年劃撥培養經費每生10840元用于江蘇溧陽中專委培貧困生的開支,同時在溧陽就讀的漢陰貧困生不僅免除了學費、書本費、實習材料費、住宿費、技能培訓鑒定考證等一系列費用,還享受陜西和溧陽雙方的扶貧補助,學生畢業后可優先安排到溧陽市大中型企業就業,助推了教育脫貧的步伐,也使學生的人生更為出彩。這些愛心資助不斷改善提升辦學條件,傾情關愛貧困學生的真心付出、真心幫扶舉措,為漢陰教育發展提質增效注入了生機與動力。
“三注重”進一步完善落實了《漢陰縣與溧陽市教育結對幫扶方案》,充分利用溧陽教育優質資源,促進了漢陰教育均衡發展,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助推了教育質量的提升。蘇陜教育協作是國家教育扶貧工作的具體行動,也是促進教育現代化、發揮在精準脫貧中的特殊優勢、實現“造血式”扶貧的重要舉措。以蘇陜教育協作帶動提升教育“造血”功能,助推了漢陰教育發展步伐,樹立了蘇陜教育協作的新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