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可破而不可奪堅 丹可磨而不可奪赤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時代新人
作者:劉 帥
發布時間:2022-11-14 15:18:26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為什么有的人有良好的初衷,卻一事無成?為什么有的人有遠大的理想,卻卒難實現?為什么有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背離初心,腐化墮落?脫離實際、紙上談兵、獨斷專行、脫離群眾……在想做事到做成事之間,有太多主客觀方面的攔路虎,尤其是誘惑、困難和挫折的不斷考驗。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0月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勇于直面問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看似直白,但做成事所要擔負的責任何其艱難。而真正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在紛繁的利益訴求面前是巨大的考驗,相當不易。
驅動人行為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個人好惡、情感與習慣;二是利益權衡(個人利益、家庭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或者短期利益、長期利益等);三是價值觀。如果忽視理想信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任由喜好與個人或局部利益來驅動,往往就會在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道路上,在思想上形成混亂,在行為上造成阻礙甚至破壞。
做一個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何其難!《商君書》里說: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
回顧百年來的中國歷史,山河陸沉、生靈涂炭,無數仁人志士、無數鐵血丹心為了一個夢想,為了一個心愿,拋頭顱灑熱血,只為道濟天下、拯救蒼生,解民于倒懸……然而卻屢屢失敗,找不到出路。直到中國共產黨在風雨飄搖的紅船上誕生,中國人民的命運才有了真正轉機……從想干事到干成事從來都是千難萬險。而歷史見證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不但想干事、能干事,更能干成事。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什么能做成事?這是我們每一個想有所作為的人需要思考借鑒的。忠誠于黨,獻身于黨和人民的事業,這是根本所在。筆者認為,要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五個方面因素應當認真把握并落實。
第一,要求正確認識自身、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認識時代。要做到這些,首先要謙虛謹慎,始終保持與事態發展同步的認知(收集訊息與進行大數據分析);第二,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與價值導向,共產黨人始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意識;第三,要有一支上下一心的干部隊伍,這支干部隊伍要始終保持團結,并堅持貫徹初心使命,這支隊伍來自人民,并始終與人民保持血脈聯系;第四,必須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人民立場;第五,要有智慧、能力與方法,要尊重科學規律,要始終堅持開放包容,始終堅持改革創新。
怎么從歷史性、現實性、可能性角度,發展地、全面地、普遍聯系地,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用矛盾論和實踐論的觀點,用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質互變規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規律)和五大范疇(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現實性與可能性、內容與形式、偶然性與必然性),對千變萬化中演進的事物進行認識和分析,對社會、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認知和把握,對自己與社會、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有清醒而恰當的認知?怎么樣正確地把握時機,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場合做恰當的事情,才能使你事半功倍,加上一點無法掌控的運氣或機遇,才能讓你離成功更近一些?
然而,最難把握的還在于,以上每一個重要因素,都在隨著時空轉換而在動態地演變。康德認為,我們永遠無法在時間的回溯中或是在空間的延展中停留在任何地方。孔子也曾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但客觀事物如此,人也是這樣。像劉青山、張子善經受住了革命戰爭血與火的考驗,卻在和平建設時期因巨額貪污而被判處死刑。所以我們無論是用來把握事物的發展,還是來把握自己、提高自身修養,都要深刻認識到:經過一次艱難的考驗和成功,并不天然地意味著你能經受住下一次的考驗并獲得成功,要始終審慎地面對。這也是黨要求我們每一個黨員要以革命者的姿態,始終不渝地進行自我批判、自我革命的理論邏輯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自我革命也是我黨如何跳出歷史周期律給出的第二個答案(第一個答案是人民民主監督)。這提醒每一個黨員,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每一個黨員時刻要接受黨紀國法監督,時刻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時刻接受理想信念監督。每一個黨員都要有不斷自我革命的精神,向偏離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組織紀律、清正廉潔、工作作風的思想和行為開刀,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大浪淘沙,你不堅守理想信念,不進行自我革命,必將被時代淘汰,必將被黨和人民淘汰,成為時代的前浪。勇于自我革命,勇于堅持理想信念,勇于不斷創新發展,勇于做時代新人,這是共產黨人的世界觀方法論決定的。
石可破而不可奪堅,丹可磨而不可奪赤。事業的成功與否難以逆料,存而不論,但做事應保持做人氣節與底線,對于黨員來說,就是要保持做黨員的底線與原則。我們要的是堅持理想信念的同行同志者,而不是沽名釣譽者、同床異夢謀取私利者、投機取巧者、罔顧人民利益者等。
做事者當思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服務人民的宗旨,當思了解民情民意、事態發展的趨勢與動態,當思時機與人才、物力,當思責任與擔當,當思團結與方法,當思尊重科學與實際,當思創新與奮進。尤其是要抵御住金錢權力名譽地位美色等的誘惑,要堅毅地克服困難與挫折。
多少先烈在這條艱苦卓絕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用生命和青春為后來人的幸福筑就了根基,撕開了鐵幕,帶來了可能與希望。
作為后來者,要承擔起新一輩國家建設者的責任,從馬克思經典著作中汲取理想信念方法原則,從四史中汲取思想方法、精神血脈、初心使命、優良傳統、經驗教訓,來指導當前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古人云,時機易失而難得。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負韶華,抓住中華民族這個百年難遇的復興機遇,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思想一致、努力奮斗,以“勇于直面問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的態度,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干凈擔當,不懼毀譽,砥礪奮進,用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單位:陜西教育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