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論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長久以來,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西鐵院”)黨委始終把辦好思政理論課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作為黨委書記的“一把手”工程,堅持把“四好”(學校辦好、馬院管好、教師教好、學生學好)思政課建設作為抓手,深入開展思政課教改創(chuàng)新,探索出了一條以思政理論課教學為主體,以“道德講堂”和“新時代學習社”為雙輪的思政課“一主雙輪”教學生態(tài)鏈,打造出了具有西鐵院特色的思政課育人立交橋,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政課育人模式。

一、課堂為主:聚焦“關鍵課程”,發(fā)揮思政課教學主陣地作用

(一)樹立“課比天大”、學生主體的理念

西鐵院思政課多年來一直堅持50人規(guī)模的自然班教學。學院認為,要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地位,就要首先向思政課堂這個“主渠道”“主陣地”要質量。小班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之中,更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班教學,也能使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提高思政課育人效果。

(二)勇于“課堂革命”,不斷守正創(chuàng)新

增強大學生獲得感是思政理論課的重要目標,教改和創(chuàng)新永遠是思政理論課的生命力所在。教育部提出,思政理論課要努力做到“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包裝”時尚,達到“營養(yǎng)豐富味道好”的教學效果。

課前活動有聲有色。2006年開始,思政課教師在每門課、每堂課前,都組織學生開展課前“時事一刻鐘”活動。課前15分鐘,由學生把在新聞聯播和其他媒體上看到的時政新聞、重大活動、國內外熱點事件,進行精選加工,在課堂進行新聞播報和分析評論,通過教師點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所學思政理論正確分析、評價社會的方法和能力,增強對黨和國家創(chuàng)新理論和政策的認同度,同時鍛煉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利用網絡搜集新聞、資源的能力。

教法創(chuàng)新花樣翻新。思政課教師堅持“內容為王”,在講清講透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翻轉課堂,開展模擬兩會、模擬法庭、法律小講堂、主題演講、辯論、毛澤東詩詞朗誦活動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通過情景劇、微電影等方式詮釋對于愛情、理想、人生等話題的理解和思考。這些教學方式豐富多彩、學生參與性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

手段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教學中,教師積極探索思政課與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融合。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得到普遍提升。課前教學資源的查找、課堂搶答、發(fā)送彈幕、話題討論、課后作業(yè)等,都使師生“機不離手”,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參與積極性明顯增強,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打破了時空限制,從課堂100分鐘,延伸到課外隨時進行,增進了師生友誼。

混合式教學全面啟動。從2018年開始,我們啟動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工作,目前已建成了高職《毛中特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和《形勢與政策》全部三門在線開放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全面開始。2022年1月,《思想道德與法治》和《形勢與政策》分別獲評為省級和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三)推進思政“大練兵”,打造三級思政“金課”

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chuàng)優(yōu)行動”提出,要打造一大批內容準確、思想深刻、形式活潑的優(yōu)質示范課堂。我們以此為契機,近年來持續(xù)不斷地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

集體備課堅持不懈。教師堅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的“三備”集體備課法。每周三下午有計劃地開展教師集體備課會。特別是《形勢與政策》課,除馬院全體教師外,校內兼課教師和輔導員也參與其中。因此,學校每學期安排專職教師做出全院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每講內容的教案、重點、難點和教學建議,通過《形勢與政策》課集體備課會,對所有任課教師進行教學培訓,保證教學的統(tǒng)一和質量。

打造“金課”人人上陣。馬院堅持不懈地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提出了“人人有金課”“門門有金課”的口號,著力打造國省校三級示范課堂。學校出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示范課堂建設實施方案及認定辦法》,實施“12030”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新建國家級示范課堂1個以上,省級示范課堂20個以上,實現人人都有校級示范課堂的目標。為此,我們每年組織思政教師開展“金課”打造,內涵建設推進月活動,組織“人人有金課”大練兵系列活動,持續(xù)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二、雙輪驅動:發(fā)揮“一堂一社”作用,打造思政教育全生態(tài)鏈和立交橋

(一)“道德講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延伸到課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精神,中央文明辦倡議廣泛開展“道德講堂”活動。2013年5月,學院黨委將“道德講堂”引入校園,由馬院教師組成10多人的道德講堂團隊,堅持7年,在學院各校區(qū)巡回開展系列“道德講堂”活動。道德講堂從8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以接地氣、生活化的方式與學生對話,通過傳播身邊的道德故事,以事說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的敘述方式,通過身邊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來宣揚、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講堂使學生從身邊找到模范、找到榜樣,自然而然產生心靈共鳴和行為的跟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5年9月,西鐵院“道德講堂”活動被陜西省高教工委評為“陜西省校園文化成果一等獎”。陜西省教育廳官方網站、中國教育在線、西部網、中國高校之窗、大學生新聞網等網站都進行了相關報道。道德講堂已經成為我院校園文化建設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張名片和亮麗風景。

(二)“新時代學習社”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到實處

黨的十九大將理論創(chuàng)新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2018年1月,西鐵院成立了由馬院教師指導的學生社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制訂了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章程。明確“新時代學習社”成立的宗旨是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培養(yǎng)一批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骨干和實踐團隊。

馬院成立了“新時代學習社”指導教師團隊,始終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習社的第一要務。2021年9月,馬克思主義學院開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小程序——“學習時刻”。每日向學員推送“學習金句”,組織全體學員每天學習打卡,獲得積分。同時創(chuàng)辦了“學習講堂”,由思政教師開展每月一期大型講座,向學習社學員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成果以及國內外時事熱點。學習社還組織了大量校內外實踐鍛煉、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習社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幫助學員切實將黨的創(chuàng)新思想轉化為政治信仰、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并通過這支隊伍影響、帶動更多青年大學生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德樹人”、思政育人是一個常做常新的課題。“課堂為主”就是要建好、講好思政理論課,把思政課堂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發(fā)揮好。“雙輪驅動”就是通過“道德講堂”,把思政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延伸到課外,拓展教育的覆蓋面,讓更多大學生接受教育和感化。“一主雙輪”模式的有效推進,構建了思政教育全生態(tài)鏈。

作者單位: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