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新冠疫情在山城旬陽突然反彈起來,這個小城按下了暫停鍵。9號上午9點12分,旬陽市第四幼兒園校領導在群里通知,市局黨委要求黨員陳孝偉、蘭天,共青團員周天夕、陳玲立即放下手頭班級網格員工作,立刻出發,隨旬陽市教體科技局防控第一小組前往健康南路進行疫情防控工作。

聽到這個消息,接到通知的四人既激動又惆悵,激動的是作為一名黨員、團員,即將奔赴在“前線”,踏入防控一線踐行使命;惆悵的是有的同志家里妻子已經奔赴在核酸采集的隊伍中,老母親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兩歲的孩子需要照顧;一年級孩子的“停課不停學”的網課怎么辦?

20221114093957873-47-9ddaf.jpg_scale.jp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緊迫,容不得過多遲疑,四名志愿者和家人溝通后,迅速收拾好行裝出發,直奔旬陽市教體科技局黨政辦集結點。作為旬陽市教育系統、幼兒園的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線。

20221114093959204-93-66f79.jpg_scale.jpg

按照旬陽市教體科技局防控第一小組統一安排,來自幼兒園的四人分成兩個小組,從早上8點到晚上12點,在卡口執勤。“下樓做核酸了,間隔一米線,有序排隊。”“您好,請問您有出入證嗎?”“大爺,生活垃圾請先放到家門口,安心居家。”“奶奶,您的生活物資到了,我馬上給您送來。”“大姐,孩子的奶粉到了,我馬上給送來。”......在健康南路執勤點,四名志愿者同當地的工作人員在卡口完成執勤任務的同時,還要利用間隙時間,不停地撥號統計物資,按時發放物資,據實登記出入人員信息。

執勤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有些年長的老人不理解防疫做法,打電話報警核實;還有的居民表情和言語中,也帶著不理解......深夜十一點,一次核酸檢測追陽下來,排查出二十多人的密接人員,志愿者們逐個打電話通知,可有一戶居民怎么都聯系不上,這時執勤組長雷吉平和陳孝偉慌了,這個地方我們都不很熟,怎么辦?走,上門去找!穿好防護服,騎著摩托車,一戶一戶瞅,找到門牌號,從一樓到三樓,逐個敲門,怎么會沒有?再一細看拐角處還有個負一樓,終于確認找到了。找到這戶人家后,集合完需要轉運的居民,志愿者們就立即組織居民們有序排隊,戴好口罩后陸續登上了轉運大巴車,平安有序進入了隔離。

20221114093959203-76-78275.jpg_scale.jpg

雖然執勤過程中時不時地遇到一些小麻煩,但是四人的生活、工作卻是有條不紊。在其余志愿者的協助下,四位同志家中老人的高血壓藥買回來了、孩子的網課一次都沒落,作業還被評為了“優秀作業”;執勤隊伍中的老同志丁茂登時不時地給四位來自幼兒園的同志分享自己當志愿者的經驗并多次教授緊急情況的正確處理方法;旬陽市教體科技局局長張靖華對四位志愿者也是格外關照,親自送來棉被、烤火盆、N95口罩......使得執勤期間需要的各種生活和防疫物資準備得一應俱全。

20221114093959078-47-b82e9.jpg_scale.jpg

不知不覺,此次抗疫已經過去一個禮拜時間了。當前,在旬陽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志愿者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確診人數直線下降,社會面清零,本輪疫情阻擊戰取得了明顯成效。相信在旬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們一定能早點回歸學堂,全市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