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西安灃東第二小學現有教師135名,平均年齡約29歲,其中5年以內教齡教師約占60%,是一支年輕、有活力的教師隊伍。建校七年來,學校一直將“新任教師專業成長”作為學校管理和發展的重要課題,實施“合同制+級部負責制”的教師管理模式,堅持“相信自己比想象的更優秀”的教師成長理念,通過六條路徑將理性的管理和感性的溫暖結合起來,促進新任教師專業發展。

一、適應中轉換

面對新環境、新角色,幫助新任教師快速完成角色轉換,是學校每年秋季開學的重點工作。八月底,學校會設計一次“教師團隊破冰”活動,首先由校長帶領新任教師和導師進行不一樣的“破冰”:寬敞的報告廳內,大家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圈,在指令下統一行動、彼此協作,陌生感被瞬間消除。其次,組建研修團隊,發揮集體智慧形成各具特色的隊名、隊徽、口號和愿景,并通過一張獨具匠心的海報(大卡)呈現出來。最后,團隊匯報新學期工作愿景。不一樣的“破冰”,讓新任教師消融了陌生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團隊之中。還有在九月份的每周五下午,校級領導、教導主任和導師參加“新任教師面對面”,傾聽新任教師一周的工作收獲、困惑,為新任教師支招,幫助新任教師度過心理適應期。教師節時,為每一位新任教師送上“最美校園照”,留下新任教師在二小的最美印記。通過九月份一個月的持續“陪伴”,幫助新任教師快速地融入團隊,完成教師角色的轉換。

二、閱讀中滋養

熱愛讀書,讓閱讀成為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是灃東二小一直努力的方向。學校鼓勵教師進行主動閱讀、任務閱讀。一是“每月一讀”:每位新任教師每月閱讀一本專業書籍,月末通過“釘釘”平臺進行“每月讀書分享”。二是“線上打卡”:教導處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師需求,借助“超星閱讀APP”平臺,利用“互聯網+”時代的技術支撐和大數據工具滿足教師閱讀的需求,在寒暑假組織開展“智慧閱讀打卡”活動,將閱讀與網絡結合起來,老師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形成高效互動的閱讀生態,為師生閱讀創造契機、創造平臺、創新可能。三是“啟航閱讀”:每學期以級部為單位開展一次“啟航閱讀”活動。老師們或圍坐在茶藝室里,或相聚在長廊中,或相伴于紫藤架下,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朗讀讓精美的文字有了溫度,有了畫面,有了情感,也在悄然間滋養了教師的底蘊、增加了智慧。

三、師能中磨礪

學校非常重視新任教師基本功的訓練,啟動了“煉師能”教師成長“五個一”工程,即一手好字、一篇好文、一副好口才、一項才藝、一節好課。“一手好字”即新任教師每周完成一幅書法作業,由學校書法教師進行批閱、點評并進行展示,每月評選出優秀書法教師。“一篇好文”即“一周一得”,新任教師每周完成一篇教育教學心得,通過文字記錄自己一周的所思、所得,并在學校工作群進行分享交流。“一副好口才”即每年舉行新任教師“演講比賽”,5分鐘的主題演講和2分鐘的即興演講。“一項才藝”即每位新任教師需要掌握一項非本學科的才藝,老師們積極參加書法、古箏、茶藝、舞蹈、剪紙等教師社團,讓大家在忙碌的教學工作之余,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另一面。“一節好課”是每位新任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節高質量的優質課。學校每學年開展“五個一”工程驗收——新任教師基本功大賽,這不僅是新任教師專業素養的一次展示,也是對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一次檢閱,這成為新任教師成長路上的一抹濃重而美好的記憶。

四、課堂中實踐

從“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對新任教師而言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二小以“課堂4+2”讓新任教師在一次次的課堂觀摩、實踐和反思中不斷成長。

“課堂4+2”中的“4”即每學期有“四課”:骨干教師上好示范引領課、學科教師上好組內推優課、優秀教師上好校級展示課、新任教師上好成長匯報課。“四課”中骨干示范課、組內推優課、校級展示課讓新任教師在一次次的課堂觀摩研討中學習設計、學習上課、學會反思;學期末的“成長匯報課”是新任教師在導師“一對一”的多次指導下備課磨課,進行全校課堂教學展示匯報,讓每一位新任教師會上課、上好課。

“課堂4+2”中的“2”即將每學期行政推門課、師徒導學課貫穿始終,通過常態化的聽課評課活動,發現新任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及時解決,發現亮點及時點贊,從教學細微之處分享交流,共同成長。

五、課題中提升

學校非常重視培養新任教師的研究能力,每學年每人承擔或參與一項“微課題”研究,研究過程導師全程跟蹤,研究成果教導處定期驗收。課題研究把好“三個關”:一是“擬題關”——定方向。擬題,是微課題的第一步,決定著研究方向和研究價值。學期初梳理教學中的“真問題”,在導師指導下篩選、提煉“問題”,確定微課題研究題目,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的實踐研究”“課堂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研究”等課題切口小,有針對性,經教導處審核后公布立項通知。二是“指導關”——會研究。研究過程導師全程跟蹤,給予可行性意見和建議,幫助新任教師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三是“反思關”——善總結。反思能力決定著教師發展的高度,通過微課題的研究,新任教師要善于反思、善于總結,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廣交流。

六、對話中成長

對話交流是新任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路徑。學校為新任教師的對話交流搭建了多元平臺。一是與專家對話:啟動了“專家絲路行,領航促成長”行動,定期邀請學科教研員、名師專家走進學校,為新任教師的專業成長把脈。同時定期組織大家“走出去”汲取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二是與同伴對話:每周2節的聽課、每月1次的班主任交流等活動是新任教師與同伴對話學習的好機會。灃東二小、灃東三小承辦的灃東新城“夢想啟航·尚美花開——成長在路上”活動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新任教師或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或展示自己的基本功,或呈現不一樣的課堂教學,或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點點滴滴中記錄著新任教師成長的足跡。三是與自己對話:學校鼓勵教師堅持“三每反思”,即每課反思、每周反思、每月反思。每課反思即反思每一課的教學亮點與不足;每周反思即老師們將每周教學工作中的收獲進行記錄,形成《“致青春”——教師成長一周一得集》,一年時間新任教師撰寫一周一得2500余篇,共計38萬余字;每月圍繞當月專題進行反思,形成《“致青春”——教師成長一月一思集》。

本文系西安市基礎教育研究類課題“‘雙減’背景下初任教師專業成長的困境與對策探究”(立項編號:2022JYZX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灃東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