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全力跑出教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專訪漢中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徒勇
發布時間:2022-10-28 11:23:50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本刊記者 魯維娜
漢中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徒勇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來的事業。
一座城市的教育水平,承載著千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9月,漢中市委、市政府召開“建設教育強市打造‘學研在漢中’”大會,明確建設教育強市發展定位。漢中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徒勇表示,作為推動區域現代化建設和全方位開放的中堅力量,教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他認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以教育評價改革、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重要任務為抓手,把漢中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使群眾對我們的教育有更高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p>
漢中市于2018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創建工作。全市教育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4%,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88.1%,高考一本、二本上線率由五年前的25.3%和45.1%分別提高到現在的34.82%和74.22%,職業教育就業率達98.8%;教育扶貧工作考核連續3年位居全省前列,漢中市教育工作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建設教育強市、推進“學研在漢中”邁出重要步伐,教育品牌成為漢中全面發展的響亮名片。
連日來,記者走訪漢中市縣(區)多所學校,“優質”“普惠”“均衡”“多元”……這些關鍵詞,描繪出漢中市教育的民生溫度,聚集起支持漢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動能,有力推動漢中教育事業實現“加速跑”。
說起漢中教育的變化,徒勇深有感觸地說,這一切都得益于漢中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了教育優先發展的“磁力場”,持續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教育優先發展政策的“紅利”。
在采訪中,這位就任時間并不長的局長談起他對教育的思考和實踐,如數家珍,才思紛呈,一些事例和數據信手拈來。當問及他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時,他說,市委、市政府始終秉承“教育面前無難事”的理念,老百姓滿意就是對他最好的肯定。雖然言語淡定,表情平靜,但透過這些平實的語言,我們仍能感覺到這是一位對教育用心、用力、更用情的局長。
立德樹人“五育”并舉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錨定“聽黨話跟黨走”,牢牢把握教育事業的政治方向。徒勇說,全市教育系統始終堅持把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作為全市教育系統的“首要任務”。
“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睋?,漢中市始終積極推動學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組織2669名思政課教師參加省級培訓,聯合陜西理工大學成立漢中市大中小學思政理論課改革創新研究中心。以“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為主題,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讀、寫、畫、唱、講、看、演、研”8個系列活動,積極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讓師生深刻感悟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教育引導全市中小學生堅定“四個自信”,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力推進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工作,3所學校入選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64所、全國籃球特色學校11所、全國排球特色學校8所。成功舉辦漢中市科普宣傳周、全省中小學勞動教育陜南片區啟動儀式等活動,累計打造市級以上研學基地31個。
略陽縣略鋼九年制學校充分挖掘德育資源,拓寬育人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高臺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顯著,檔案資料分類清晰,歸檔完整。東關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形式豐富,成果彰顯。留壩縣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特色教育,組建縣級足球隊10支、校級足球隊16支;留壩中學開設足球特色班6個,全縣400余名學生參加足球訓練活動,5所學校被教育部認定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體結合的“留壩模式”。佛坪縣因地制宜發展校園特色文化,岳壩小學“諧樂文化”、西岔河中心小學“好學、學好”文化、城關小學“花香、書香、墨香”校園文化和長角壩中心小學“紅色文化”,校本特色顯著。
教育公平連接民心 優質均衡缺一不可
教育公平關系民生、連接民心?!芭ψ屆總€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漢中教育工作的使命?!蓖接抡f,“我們始終秉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p>
近年來,漢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首先是繼續加大公辦學校新改擴建力度。2021年,漢中市規劃投資71.68億元,全面啟動實施中小學校、幼兒園新改擴建項目271個,將新增學位8.1萬個。市教育局成立“上好學”專班每周調度推進,實行“百人抓百?!本o盯不放,從根本上化解了“上學難”“入園難”問題。同時,北師大漢中學校建成投用,成功引進西安高新教育集團來漢領辦公辦學校,優質資源供給深度、廣度全面擴大。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徒勇認為,教育系統提升效能,必須在建設優秀教師隊伍上下功夫,目前漢中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以及優秀教師的招聘力度;另一方面,推動名師名校長交流輪崗,想方設法為群眾提供覆蓋面更加廣泛的優質教育。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漢中市把打造“天漢名師”排在前面,先后組織5萬余名教師參加職前培訓、在職培訓和高端定制培訓,梯次培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3789名。在漢中市教育局的指導下,漢中市各學校加強校內培訓學習,同時外派優秀教師進修學習,優秀教師返回后開展二次培訓。老教師和年輕教師結對,老教師向年輕教師分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年輕教師向老教師注入更加活躍的教學新思路,互相促進。各校之間廣泛開展交流活動和學科教研活動,優秀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和借鑒。教學水平較高的城區學校幫扶農村學校。每年市教育局年初制訂年度教育培訓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課改、專業知識、薄弱學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巴ㄟ^校內、校際、市級等各層面的培訓,漢中市教師業務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徒勇說。
除此以外,為了提升教師素養,建強師資人才隊伍,漢中市先后出臺多個方案優化教師資源配置、落實教師待遇保障,實施教師素養提升專項行動。印發《漢中市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促進縣域內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加強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骨干教師占20%以上。通過輪崗交流,盤活了教師資源,增強了農村學校師資力量,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師資趨于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重組了教師隊伍,緩解了校際和學科間的結構性短缺、超編等問題,教師隊伍結構更趨合理,學科結構更趨科學,進一步推動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增強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合力。
課后服務擴面提質 推進校園安全以“實”提增效益
在徒勇看來,教育的“實”體現在提增效益,特別是要聚焦今年教育重點任務,千方百計地把“時間表”變“里程表”,不斷提升教育服務能力水平。提增效益提升效能要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徒勇表示,今年漢中除了推進學校建設外,還要繼續推進課后服務在擴面提質上取得新成效——學校要開發設置多種課后服務項目,“一校一策”分類實施課后服務,提供作業輔導、讀書、游戲、藝術、體育、科技等多種拓展性綜合實踐活動,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堅持校外治理與校內提質聯動,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作業管理水平,合理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提升課后服務供給品質,拓展服務渠道,真正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樂”。另一方面,積極協調公安、宣傳、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加大對學科類培訓機構隱形變異問題查處力度,持續鞏固深化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效果,切實為學生減負、為老師減壓、為家長排憂。
“‘雙減’政策體現了黨中央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決心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漢中市將通過對‘雙減’的落地落實,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提升育人品質?!蓖接抡f。
徒勇認為,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個健康是以安全為基礎的,因此一定要把學校安全、學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時刻放在心上、穩穩扛在肩上、牢牢抓在手上。為此,漢中市堅持把安全穩定作為首要責任,實施校園安全保障工程,突出抓好日常安全管理,扎實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全域推動校園“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學?!懊鲝N亮灶”覆蓋比例達99%。深化平安校園、平安建設示范校創建,全市教育系統沒有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嚴格按照“對校園管控要嚴于對社會管控”的要求,壓實“四方責任”、壓緊“五長責任”,全面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堅持常態化的校園疫情防護措施和校內篩查機制,全市師生健康和外出狀況實現“日監測、日報告”,配備專兼職校醫和衛生保健人員2261人,衛生防疫人員配備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