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泉縣各中小學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縣域文化和鄉土資源,推行五育并舉,充分釋放勞動教育在樹德、增智、強體、育美上的育人價值,實現勞動教育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共融共進,積極探索以勞動課程、勞動實踐、勞動精神為路徑的勞動教育新模式,讓勞動教育在校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全縣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勞動課程引導學生“會勞動”。制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和《石泉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評價細則》,2022年秋季開始,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將勞動教育納入必修課程,引導學生掌握必備的勞動技能,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同時,加強學校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截至目前,已有8所學校制定10類勞動教育讀本。結合學科教學和勞動大講堂,大力開展體驗式勞動教育,整合校內外資源建立校級“勞動基地”,鼓勵學生參與田間勞動、校園美化、校舍凈化,讓學生在勞動體驗中涵養“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念。

以勞動實踐鍛煉學生“能勞動”。整合縣域文旅資源,分3個方面、4個學段制定《石泉縣中小學勞動教育建議指南》,形成勞動教育實踐清單。利用縣域金蠶文化、漢水文化、蠶桑館、茶葉園等公共資源,建立2個省級和3個市級勞動教育基地、3所市級勞動教育示范校、5個縣級農業實踐基地、8個工業實踐基地,11個勞動教育基地,覆蓋全縣鄉鎮,2022年勞動實踐30場次,覆蓋學生5723人次。同時,由家長協同落實家務勞動教育,并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進入社區、工廠、企業體驗職業勞動,實現知識學習和勞動實踐深度融合,形成能勞動、善勞動的濃厚氛圍。

以勞動精神激勵學生“愛勞動”。各學校立足校域實際,開展“強國好少年”“文明示范宿舍”等評比活動,選樹先進典型,弘揚勞動精神。把每年五月作為“熱愛勞動”主題活動月,實施正向引導,形成“愛勞動、懂勞動”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