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高灘鎮初級中學:嚴把八個關口,做實營養計劃
作者:康吉林 鐘超
發布時間:2022-10-18 08:58:34 來源:紫陽縣高灘鎮初級中學
自2011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以來,安康市紫陽縣高灘鎮初級中學從“蛋奶工程”到“食堂供餐”,不斷升級完善供餐模式,推動學生營養餐從“吃得好”向“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升級轉型。
據悉,該校始終將學校食堂標準化建設作為學校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的守門員,全力守住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底線。
一、建立健全機構組織。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專職管理人員為成員的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家長委員會主席為組長、學校工會主席為副組長的監督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為成員的膳食委員會,明確工作職責,建立責任體系,推動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二、完善食堂標準建設。學校對食堂建設加大投入,定期添置灶具、餐具、消毒、冷凍等施舍設備,新建糧油、蔬菜庫房和員工衣帽間,嚴格按照學校食堂規范建設。定期對食堂排水、線路、設備進行檢修,科學落實消毒、防塵、防蠅和防腐等工作。學校建有標準化餐廳,可容納500名學生同時就餐。
三、嚴格規范操作流程。嚴把食材采購關,學校食堂的糧油米面、肉類蔬菜、烹飪佐料全從政府采購企業供貨到校,現場查驗產品質量合格證,分類進入庫房存儲。定期開展員工培訓,規范食品加工流程,做到食材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再到學生餐桌,員工不走回頭路,保證學生食品安全。
四、全面提升飯菜質量。按照“安全、營養、健康、味美”的原則,制定營養食譜,五谷、蔬菜、肉、蛋、奶均衡搭配,保證學生身體所需營養。學校負責人按照每周制定的食譜,下足米、面、油、蔬菜的數量,配齊菜品配料,監督廚師分批次烹飪不同的菜品,落實校委會成員輪流配餐制度,不斷提升飯菜質量。
五、強化日常監督管理。食堂安裝監控設備,實現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對重點食品加工環節接受同步監管。實行學校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代表、社會知名人士隨時到校品嘗學生飯菜,落實家長監督管理責任。落實每日教師值日制度,監督學生排隊取餐、按順序進入餐廳就餐,就餐結束后有序收拾餐桌,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
六、加強學生教育引導。學校通過微信群、班會、國旗下講話、告家長書等形式,利用“5·20”全國學生營養日食育教育宣傳等活動,開展提高營養改善計劃膳食標準的政策宣傳,加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提高師生食品安全意識,持續開展“光盤行動”,使節約意識成為師生的共識并落實到日常就餐中。各班陪餐教師負責監督學生文明就餐、節約糧食等情況,隨機糾正學生中存在的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倡導少打多次的方式,在確保學生吃得飽、吃得好的前提下,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確?;菝裾呗鋵嵚浜?。
七、規范資金使用管理。規范學校資金使用,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管理做到單獨核算,??顚S茫沤^了克扣、截留、擠占和挪用現象,確保受益學生每天能夠享受5元標準的營養餐。學校每日公示《營養改善計劃日成本核算表》和《一周帶量食譜》《陪餐伙食費日登記表》,每周統計填寫《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周結算表》,每月統計填寫《營養改善計劃資金月結算表》,做到日清周結月核算。
八、加強營養健康監測。進一步改善學生營養,促進學生營養健康水平提升,掌握在校學生營養與健康狀況,學校與縣疾控中心領導、專家溝通研究,積極開展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工作。對學生營養健康狀況、體格發育、生理代謝、超重肥胖分布狀況、學生膳食行為、身體活動及心理健康進行監測,調查學生營養與健康知識、膳食行為、身體活動及心理健康等相關行為;開展營養健康和食源性疾病預防知識宣傳培訓,提升學校營養健康管理人員相關知識水平。
為深入做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這項民生工程,下一步,該校將從食品安全、營養健康、文明就餐、服務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制度,細化監管措施,穩妥有序推進學生營養午餐工程,確保學生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吃得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