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王亞平、武大靖代表在“黨代表通道”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周維海攝

【黨代表通道】

“從2013年我首次飛天,到一年前再次飛天,這十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勇攀高峰,我們有了更廣闊的飛行平臺、更長的飛行時間,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我由衷地為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16日上午,在首場“黨代表通道”上,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向媒體說出自己的心聲。

此時,距離上午10時黨的二十大開幕還有一個多小時。會場門口,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長槍短炮”列陣的中外媒體鏡頭前,這條特別的通道格外引人注目,包括王亞平在內的15位黨代表依次駐足接受采訪,近距離回應媒體關切。

對王亞平來說,10月16日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

“去年的今天我和戰友出征太空,此時正在對接通道,準備開啟空間站核心艙的大門。現在我懷著同樣激動的心情站在‘黨代表通道’上,即將步入黨代會莊嚴的大門,感到無比光榮。”王亞平對黨的二十大充滿期待。

心有翼,自飛云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海。這十年,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

當年神舟五號首次飛天,王亞平有了自己的飛天夢想。但是,那時王亞平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夠飛上太空,并到艙外漫步,還能在太空給孩子們講課,點燃他們的飛天夢想。

“如今,第一批聽我太空授課的孩子們,已經成為了我航天戰線的隊友。航天事業帶給我最深的感受,一個是時代的力量,一個是傳承的力量。”王亞平說。

“現在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已經開始,歡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們。”王亞平說,再過不久,中國空間站也將全面建成,我們也期待和國外同行一起進駐中國空間站,共同探索浩瀚宇宙。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是危重患者生命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線,ICU的醫護團隊也可以比作醫院里的“特種部隊”。

二十大代表、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名譽主任錢素云做兒科醫生39年,和團隊一起救治過2萬多名危重患者。

在錢素云看來,孩子不是小大人,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很強的專業特點。“一是孩子的病情變化特別快,再就是大部分孩子自己不會表述病情,所以就更需要醫生耐心仔細地觀察。”

錢素云在“黨代表通道”上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兒童健康,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比如,兒童專科醫院的數量明顯增加,兒科醫生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

“像我所在的專業——兒童重癥醫學科,也叫PICU,過去只是在大城市的大醫院才有。最近十年,很多地市級醫院,甚至部分發達地區的區級醫院也設置了。這就使重癥患者的救治更加及時、便捷,也減少了區域間的轉診。”錢素云舉例說,同時,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區域兒童醫學中心的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的完善等措施,都促使優質的兒科醫療資源不斷擴容、下沉,逐步帶動基層醫院均衡發展。

錢素云相信,隨著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促進兒科發展的各項政策更加完善,兒童健康事業一定能吸引更多有理想、有情懷的年輕人加入。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