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業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和育人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面對新時代的新形勢、新要求,傳統思政課作業管理模式已經與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相適應。國家“雙減”政策的推進,為推動新時代義務教育思政課作業創新改革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義務教育學校和思政課教師把思政課作業管理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積極探索新時代思政課作業管理制度,創新思政課作業管理模式,推進新時代思政課作業規范化管理,有力促進了思政課作業設計上更加科學,思政課作業負擔有所減輕,但仍然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思政課教師還沒有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沒有把思政課作業改革納入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依然我行我素,以傳統的思維和方式設計、布置和評改思政課作業。

二是管理機制不健全。一些學校沒有結合本校實際及思政課的新要求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一些學校制訂的思政課作業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強,統籌提高思政課作業設計質量、數量等沒有明確到具體責任人,無法促進新時代思政課作業創新和減負落實落地;一些學校思政課作業管理只有作業布置、公示、批改方面的規定,沒有思政課作業檢查、評價、考核方面的要求。

三是數量壓減不到位。“雙減”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雖然大部分義務教育學校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思政課作業總量得到控制,但還有個別學校領導和思政課教師的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將學生思政課成績作為教師評優的重要內容,盲目追求“高分”質量,除了基本的作業以外,各種類型的練習冊、試卷等作業題讓學生做了一遍又一遍,簡單機械,這種超時、超量布置作業和無效作業問題突出,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很大。

四是作業設計質量不高。不少學校不重視新時代思政課作業的研究和改進,思政課學科組、教研組和骨干教師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一些思政課教師沒能精心鉆研教材和學情,隨心所欲地布置作業,理論性作業多、死記硬背的作業多,布置的思政課作業內容乏味、形式單一,作業缺少活力,學生對思政課作業興趣不高,甚至有抵觸情緒。

五是作業批改實效性不強。一些學校沒有批改作業的制度要求,思政課作業疏于檢查管理。部分思政課教師作業批改不及時、不認真,個別教師不能做到思政課書面作業全收全批,一些口頭作業和實踐性作業只布置,不批改、不評議。

六是作業公示不規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嚴格要求義務教育學校落實作業公示制度,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但仍有一些學校和思政課教師不公示思政課作業;一些學校和思政課教師為應付檢查,布置陰陽作業,公示的數量少,實際讓學生完成的作業多。思政課作業必須緊扣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總體目標,依據課程標準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落實減負增效,推進作業改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義務教育學校思政課作業改革要積極借鑒以上存在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扎實開展思政課作業改革創新自查自糾活動,要在提升思政課作業設計質量上、壓減作業數量上求實效。重點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切實轉變觀念。各校要組織思政課教師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國家“雙減”政策的重要內涵,堅持科學教育發展觀和人才成長觀,大力發展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真。我們要改變“思政課作業理論性題目過多,形式單一,死記硬背,與學生生活脫離,作業缺乏活力”這一不利于學生成長的作業管理被動局面,全面深化思政課作業改革,提升思政課作業活力,讓學生愛上思政課作業,推動思政課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完善管理制度。各校要結合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的新要求,對已經制訂的作業管理辦法、措施和制度等進行再修訂、再完善,切實提高思政課作業管理制度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操性,從思政課作業內容設計、時長統籌調控、公開公示、批閱講評到定期檢查、考核評價等各個環節都要有制度保障,各項措施和制度必須符合思政課作業的政策規定和要求。

提高統籌水平。統籌工作做得好,才能實現思政課作業質量和總量的最優結合。學校思政課年級組要統籌控制思政課作業總時長,思政課學科組要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動態學情科學統籌思政課作業內容,合理預估平均完成時間并形成動態調整計劃。

提升設計質量。提高思政課作業設計質量是強化思政課作業管理的重點內容,是實現思政課作業創新和減負目標的關鍵。思政課作業設計要做到:一是堅持基礎性、多樣性,力戒機械重復性。思政課作業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和基本知識要點,把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性知識作為重點進行設計。教師要堅持作業形式多樣化,除書面作業外,還應有口頭作業、實踐性作業等。書面作業要抓住重點知識的掌握,做到少而精,避免機械重復;口頭作業要結合教材內容促進學生針對一些思想政治問題,暢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實踐性作業要著重將學到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上去。二是把握時代性、焦點性,不斷擴大學生的政治視野。各校要堅持把觀看新聞作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途徑,每天組織學生觀看新聞,并聚焦新聞熱點、焦點問題開展播報、交流活動,讓學生的視野不斷拓寬,對時政的見解日漸深刻,以切實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活力。筆者堅持每天安排學生觀看新聞,并讓他們對新聞時政事件提出看法。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冬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等重大時政要聞,在和學生的不斷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記憶猶新,感觸頗深,愛國情、報國志油然而生。三是堅持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分類作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布置思政課作業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分A、B、C等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要點,完成基礎性作業;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增加拓展性作業,讓他們既能吃飽又能吃能好;對接受能力弱的學生,教師要安排數量合適、難度偏低的作業,不能讓他們掉隊。

重視評改反饋。作業批改和講評是準確掌握學情、發現教學薄弱環節、精準矯正學生存在問題的重要一環。各校要健全思政課作業批改講評制度,規范作業批改講評程序,督促思政課教師在“全、細、實、活”上下功夫。覆蓋面要全,做到書面作業全批全改,不漏一人、不漏一題。批改要細,有錯誤的要劃出錯誤點,禁止只打對號或者只寫一個“閱”字的走馬觀花式無效批閱;對學生人數少的班級以及作業錯誤多的學生,教師要盡量做到面批講解。反饋要實,以提高糾錯、改進的實效為目的,對共性問題集體講評,個別問題單獨糾正,堅持糾錯制度,督促學生形成本次作業前糾正上次作業錯題的良好習慣,教師要進行二次批閱。形式要活,對口頭作業、實踐性作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方式批改、講評、反饋,提高作業效率。

加強研究改進。各級教研機構要加強對新時代思政課作業的深入研究,在思政課教師中積極開展作業設計管理小課題研究、一日作業設計、一個單元學案設計等作業專業素養評賽活動。各校要調動思政課教師加強思政課作業教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研究思考,認真總結提煉,在作業管理和設計上取得更高成果,促進思政課作業設計、減負和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總之,在推進學校思政課作業改革創新上,我們要打好組合拳,既要健全制度,在加強思政課作業管理上求突破,又要結合思政課新要求,在作業設計質量上求創新,以增強思政課作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親和力,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灃西新城釣臺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