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黨建引領示范 推動學校特色發展
作者:主父建軍 陳世通
發布時間:2022-09-29 15:35:42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山東省臨沂沂堂中學(以下簡稱“沂堂中學”)秉承“明德、和諧、超越”之校訓,涵養“奮進、求實、創新”之校風,以圍繞學校發展抓黨建為工作目標,以“黨建+管理”“黨建+團建”“黨建+質量”“黨建+德育”建設為落腳點,創新黨建形式,建立黨建引領下的精細管理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文化制度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有力推動學校特色發展。
一、黨建引領學校常態管理
沂堂中學黨支部委員會由黨支部書記等五名委員組成,又在年級組、學科教研組上建立黨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當學校有主題活動時,黨小組認領,要求黨員做精做細每一項任務,使管理縱橫到底,高效運轉。
健全規章制度,強化保障監督。在黨支部領導下,將管理工作全程納入制度運行中,形成依法治校管理機制。改革完善了校務公開工作制度、集體決策管理制度,運用意見箱、監督電話、家委會、座談會等形式深化民主監督,實現常態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學校謀發展,黨建定方向。設立黨員教師示范崗、教育教學先鋒崗、骨干教師學科帶頭示范崗、班主任育人先鋒崗、后勤人員服務先鋒崗、管理干部先鋒崗等,在全校營造學、幫、比、超的濃厚氛圍,全體黨員立足崗位亮身份、做表率、樹旗幟、扎實干,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得枝榮。沂堂中學堅持“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用黨建引領指導德育、教育教學等工作,強化政治統領,以黨建帶業務,以黨建促工作,實行黨建與教學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讓黨建成為推動學校特色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注重教師的思政教育工作,利用“青藍引領工程”,黨員骨干教師從思想、師德、業務等方面結對幫扶青年教師,切實將黨建工作與教育科研、教師發展、課堂教學、德育團建等常態管理有效融合,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二、黨建助推基層組織建設
黨支部在“一黨三會+”(黨支部、校委會、教代會、工會、團委)的管理體制下,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支部大會制度、黨建目標管理制度等黨支部工作制度,提高了黨組織工作質量。同時通過民主生活會、黨內民主監督制度等,在工作決策中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充分保證黨員依法行使民主監督的權利。
在黨建工作中,健全黨員教育長效機制,明確學習重點,突出學習實效,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為了激發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熱情,黨支部按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人人講黨課,黨員愛學習、會學習成為常態。
為堅定黨員隊伍理想信念,黨支部依托本地紅色教育資源,組織黨員教師緬懷先烈,尋著英雄的足跡到山東省政府舊址、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朱村抗日戰斗紀念館、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等地,觸摸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黨性教育活動。
學校黨支部著力打造“三個黨建”主陣地:思想教育陣地、黨建先鋒陣地、活動培訓陣地。黨建工作不能閉門造車,學校還積極開展“紅旗示范點”交流活動,與兄弟學校黨支部互相交流,彼此為師、相互促進。
三、黨建引領教育教學
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名黨員一副擔。學校圍繞教學這一中心工作,黨建教學兩手抓,骨干黨員教師深入課堂、備課組進行教研指導,通過潛心鉆研教材和教學研究,實現教學技能的提升。教科室在學校黨支部領導下,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條生命線,強化教研管理,組織教研活動,指導各備課組、年級組認真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學情分析、專題交流及理論學習等活動,加強教改課題研究工作,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效,助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學校積極舉辦各類教學技能比賽,倡導教師科學合理改進教學方法,激發課堂活力。同時加大檢查備課、作業批改、自習輔導等教學常規力度,保證教學秩序高效運行;加強養成教育,塑造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等。
四、黨建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設立黨員先鋒崗,要求黨員教師為全體教師樹立榜樣,以黨風促教風,以教風促校風,助推教師隊伍提升。學校以教改為突破口,重視培新達優工作,幫助青年教師快速發展。選出骨干教師,組織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同課異構課等活動,促進青年教師不斷提升自我。
夯實教師基本功。教研組教師共同備課、聽課、模課、磨課,尤其聽公開課、評優課、示范課、名師課堂錄像課,提煉教學技巧和要領,積極上攻堅課、挑戰性課,構建自己的教學風格。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教師應做到教與研有效結合,大膽將新穎創意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堅持課后教學反思,促進自身教學水平提高。學校積極打造校本培訓平臺,開展了“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線上研修、經驗分享沙龍、主題工作坊等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基本素養。
五、黨建引領德育工作
立德樹人是教育任務之根本,也是黨建工作的核心所在。學校黨支部堅持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使德育工作規范化、有序化。
凝聚教育智慧,改進德育方法。建立以班主任為主操作、教學為主渠道、家校共育為主途徑、自我教育為主方法的網絡化管理體系,引導學生把道德原則內化成道德信念,繼而變成道德習慣,從預防和引導兩方面做好德育工作,開創德育新格局。
引導學生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學校積極發掘德育資源,從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好的小事著手,開展“不亂丟”千人簽名、“講文明話,當文明人”、零食不進校園、學雷鋒德育實踐、感恩教育周等活動,潤物細無聲地將優秀傳統文化根植于靈魂深處,讓學生做一個有品性、有教養的人。
六、黨建引領公益服務
學校黨支部積極打造服務型黨組織,切實踐行黨建工作主動融入群眾、真情服務群眾的宗旨,樹立“我是黨員我光榮”的意識,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爭做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典范。
開展“大走訪,暖萬家”活動。黨員教師通過家庭走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把學生的在校表現反饋給家長,認真聽取家長對學校、教師、教學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大愛無疆,施惠于民。學校黨支部成立愛心助學基金,組織黨員教師到貧困家庭慰問貧困生,幫扶困難群體。同時實行包保責任制,每位黨員將一名貧困學生作為包保對象,定期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進行輔導。
學校黨支部還組織廣大黨員教師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文明出行勸導服務、真情慰問夕陽紅進養老院、義務植樹等公益服務活動,真正把公益服務過程變成凝聚黨心民心的過程。
黨建引領有效,學校發展有道。學校黨支部牢牢把握新時代黨建要求,引領全體教師牢記作為教育者的使命與擔當。沂堂中學黨支部全力建設創新型黨組織,將黨建工作與學校各項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拓寬學校發展新格局。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沂堂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