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課程教材要發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出臺以后,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經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進一步認識到,義務教育課程規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基本要求,體現國家意志在立德樹人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為了進一步落實新課標,未央區結合區域基礎教育實際情況,嘗試探索出“12345”的工作思路,即“通過一個目標、兩條主線、三個路徑、四個抓手,達到五個提升”。

■ 一個目標:

推動區域教育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轉變觀念、守正創新、攻堅克難、守住底線,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兩條主線:

一是激勵管理人員自我提升。《禮記》有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正確的自我認知有利于我們更好地開展工作,對此,我們以“強學習、找差距、謀提升”為契機,鼓勵大家積極學習,準確把握教育改革新方向、新理念、新目標,通過不斷學習,破除固有思維,將教育先進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作為,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工作新思路,強弱項、補短板,蓄勢賦能,自我激勵,敢于“鑿壁借光”,把眼界提升到區域基礎教育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大勢大局上來,敢于在新的起點上搶抓機遇、超前布局、長遠謀劃、穩步提升。

二是引領學校打造區域品牌。結合當前教育發展新形勢,引領學校構建“五要”體系,提升“五種能力”,全力打造教育品牌新形象。一要打磨課堂,精進業務練內力;二要優化機制,科學管理升能力;三要協同育人,家校共育成合力;四要拓展思路,多元發展添活力;五要廣泛宣傳,提升學校影響力。必須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準確識變、主動求變、積極應變,開創教育發展新局面。

■ 三個路徑:

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要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把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不斷提升教師政治理論素養,由“學科教學”向“學科育人”轉變,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從小樹立“愛國、強國、報國”的遠大志向,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二是堅持“五育”并舉全面育人。完善德育工作體系,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提高學生認知水平,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開齊開足體育課,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讓每位學生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積極響應新課標要求,嚴格落實勞動教育,加強學生勞動實踐,提高學生勞動能力。

三是貫徹“雙減”培育核心素養。“雙減”政策是黨和國家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為有效減輕學生負擔,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雙減”下的教育,一要更加關注學生如何學習,二要關注各學科的育人價值,三要關注教育教學全過程。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是“雙減”的核心和關鍵,作業不但關系每一個中小學生,深入每一個家庭,也是教育改革區域聯動的最佳切入口。我們將作業改革作為落實“雙減”政策、撬動教育減負增效提質的杠桿,用“小切口”推動“大改革”,促進行政推動力、發揮教研牽引力、激發學校內驅力,全面建構高質量的作業體系、強化作業育人功能,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 四個抓手:

一是推進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積極挖掘區域內優質資源,發揮優質資源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從文化培育,管理理念到教育教學活動,全面引領集團各校開展扎實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優化,合作共贏、共同提升,促進區域內學校優質均衡發展。

二是抓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打好鑄魂育人“主動仗”。緊緊圍繞課程建設,進行適合國情、校情和學情的整合、優化與創生,構建起立足素養本位、彰顯文化自信和校本特質的課程新體系。同時要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組織策劃高質量教學節,引領課堂教學改革,錘煉課堂教學技能,磨練教師基本功,打造區域名課堂、區域好課堂。

三是加強教育隊伍建設,打造高質量教育體系。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要打造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勢在必行。因此,要加大教師培養力度,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引導教師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質量教師;建立教師培訓“立交橋”,為各級各類教師提供自我提升的通道和平臺,通過“動力內化”激勵教師,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四是聚焦高考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是拓展學生發展指導職能,開展生涯教育,加強學生發展指導;二是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制定選課指南規范引導學生,理性選課;三是強化綜合素質培養,強化課程優勢,優化教學方法,凸顯學校育人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四是以管理創新適應高考綜合改革;五是落實高中辦學主體責任,強化高中師資與條件保障,提升學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家校聯動,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五個提升:

一是干部綜合素養提升。加強干部之間相互學習交流,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提高個人業務能力,促進干部綜合素養提升。

二是學校管理水平提升。加大學校管理層培訓力度,通過舉辦校長論壇、管理層經驗分享等以強帶優、以優促強,促進學校管理水平提升。

三是師生整體素質提升。加快學校成長步伐,教師立足課堂,優化教學策略,扎實推進課程改革,有效實施素質教育,學生樂學善思,大膽探索,實踐創新,促進師生整體素質提升。

四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落實全面育人理念,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切實改變“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少于美、缺于勞”的現象和問題,落實“五育”并舉,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五是社會美譽度提升。加速提高全區校長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促進未央教育社會美譽度提升。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