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它們形成了一個閉環的整體,解決教學系統中“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開發活頁式教材,將其建立在學生今后崗位工作任務流程操作的基礎之上,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任務需求。筆者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為載體,基于幼兒園典型活動項目任務,同時結合實例,從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基本特征、獨特性等方面進行了教材開發的具體論述。旨在探尋一種以“學中做、做中學”為特征的職業院校的教學用書,以期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今后崗位工作需求。

[關鍵詞]活頁式教材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課題:陜西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院級教科研專項課題“三教改革”背景下“活頁式”教材開發與應用研究——基于幼兒園節日活動項目下的《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開發。

引  言

在“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它們形成了一個閉環的整體,解決教學系統中“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其落腳點是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這也是“雙高計劃”建設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的首要任務。而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是基于企業需求進行的教學改革,對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對學生的崗位應用十分有益。因此,筆者從幼兒園的典型活動任務出發,基于幼兒園節日活動項目任務,打破傳統教材內容進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與研究。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內涵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一門核心課程,包括健康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藝術教育五大領域的融合,設計與開發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針對不同的活動類型、幼兒活動水平給予有效指導是這門課程的特點與內涵所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這門課程是對接幼兒園崗位需求最為密切、最為迫切的課程,既能滿足學生進入幼兒園工作崗位的教育教學活動所需,又能將學校教育中的其他專業技術課程內容轉化應用于實際。

活頁式教材的內涵

活頁式教材是一種以“做中學”為特征的職業院校的教學用書,在滿足學生崗位工作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是建立在對企業崗位工作任務流程操作基礎之上的,有效地拉近了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要求、環境等。這也體現出了活頁式教材的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從工作任務流程中組織教材內容,有基礎的知識學習及新知識的融入,如企業最新的產業技術內容,包括企業項目案例,配套信息化資源、實錄視頻等。同時將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作為基礎,通過分析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形成相應的清單。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的研究與思考

1.《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出發點

活頁式教材在工科專業與崗位中可以形成操作手冊、指導手冊、工作流程等,而且簡單、明了。教育類專業本身也是需要學生在以后的崗位中進行教學與講課的,而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進行課程的設計與知識的傳授。在教育類的專業中開設一些教學法、活動設計這類的課程,其實也是為了對接學生畢業后的崗位工作需求,更好地讓學生融通專業知識,形成適合崗位工作需求的能力。如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為例,學生需要掌握幼兒的身心特點、幼兒教育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幼兒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幼兒教育活動的評價等,這些都是貫穿于學生以后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應基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任務等,可以以幼兒園典型的節日為主題,讓學生“做中學”,以更好地把握課程設計的任務、目標、內容、實施路徑等,而這也是開發和研究《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的出發點。

2.《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學習目標中體現了崗位需求導向。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有五大領域的內容,同時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面對不同的年齡段的幼兒,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的深淺是不同的,這也就成了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活頁式教材的任務目標。第一,要讓學生掌握不同年齡幼兒的教育目標;第二,要讓學生掌握不同領域幼兒的活動設計內容;第三,要讓學生明確幼兒活動設計的實施路徑;第四,要讓學生明白幼兒活動設計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任務清單,讓學生將學習目標與崗位目標對接起來。具體如下面任務清單所示:

20220923162935591-81-c7213.jpg

二是通過學習內容體現工作任務導向。幼兒園在教學內容的設定上,形成每個月一個主題特色的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五大領域的不同內容。那么,讓學生學習幼兒園課程設計與課程內容,就要將工作任務作為導向,然后基于工作流程進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創建任務環境、任務要求、任務實施等。由于教學設計本身就是對課程內容的一種設計,因而在活頁式教材建設中需要讓學生通過流程理解完成自己的課程內容設計。同時,基于這樣的思維模式,在學習內容中從案例分析出發,讓學生能夠自主去探索案例中的教學設計思路,完成“學中做、做中學”的任務及教材內容的編寫。以下是筆者對“小班端午節活動設計案例”的流程描述,具體任務內容如下所示:

20220923163043090-43-7e574.jpg

這節課的課程設計領域包括了語言、社會兩個領域,在語言領域可以教幼兒端午節的兒歌,這部分內容的設計是有一種文化傳承在其中的,這對培養和啟蒙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社會領域可以讓幼兒學著交流粽子的形狀與口味。整體設計較為簡單,可以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幼兒觀察端午節吃的粽子的形狀、味道等,這類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在這個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學生注意的是:第一,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出發點,設計符合孩子年齡段的教學內容;第二,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將自己的設計內容與教學實施途徑有效結合起來;第三,要進行課程教學反思,根據發現的課程問題與幼兒的反應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第四,要在這個教學設計中融入傳統民族文化的內容,讓幼兒喜愛上傳統節日,無論是案例中的設計或者是自己的設計,都應將這一思政元素點巧妙地融合于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將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教給幼兒,實現思政育人。

這節課的一些教學建議:第一,可以開展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教育與傳統文化講解,如講與屈原有關的故事;第二,可以教幼兒兒歌,或者張貼有關端午節的故事掛圖及畫有賽龍舟的圖片等供幼兒講述之用;第三,可以進行親子活動,邀請幼兒家長來園與幼兒一同制作粽子、品嘗粽子及分享粽子,使幼兒了解不同餡料粽子的味道;第四,可以引導幼兒模擬建造龍舟,由此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征與構建方法;第五,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家園共建,準備艾草、香包等過節物品,陪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端午節活動。

3.《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的獨特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工作流程,這是與理工科不同的活頁式教材開發,理工科是點對點的操作,更多的是工作手冊樣式的工作流程,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是在“設計之外的設計”。換言之,就是在教材的開發過程中不是要完成教學活動設計方案,而是要引導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幼兒園課程教學思路,更多的是思維模式的構建。因此,這也是《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開發的獨特之處。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活頁式教材被學生拿到之后,更多的是成了方法論或者模板式的操作結構,學生對內容的具體設計還是一知半解。面對這樣的問題,筆者采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改進:第一,專項性的素材與案例幫助學生拓展思路,進而組織自己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依托幼兒園教職工與學院教師的聯合培養,在結合崗位工作需求、職業標準的情形下,尋找相配套的案例、視頻、動畫、測試題等,形成教學資源庫,再與活頁式教材形成體系化的配套教學。如幼兒園教學視頻、幼兒園不同年級節日的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指導思想、指導目標及指導內容等。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崗位工作需求;第二,教學方法輔助學生解決課程設計中遇到的問題。這部分主要依托于學院教師,以使教材在政治性、思想性、任務目標、任務要求等方面變得更加準確和規范。在基本貫穿于固定的設計流程的操作手冊指引下,學生可以獨立完成自己的課程設計。以雙元為主體共同創建教材,可以實現“學中做、做中學”的教材研發,進而形成新形態的教學體系。

結  語

活頁式教材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與企業崗位對接的一個紐帶,其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與學生以后服務工作單位的能力,在這條改革的道路上,筆者基于幼兒園典型活動項目任務,同時結合具體的工作實例,從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基本特征、獨特性等方面進行了教材開發的具體論述,旨在探尋一種以“學中做、做中學”為特征的職業院校的教學用書,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今后的工作需求,同時助力于職業院校的建設及發展。

參考文獻:

[1]褚穎.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建設探索與實踐——以會計專業核心課程教材建設為例[J].中國農業會計,2020(4).

[2]王晨.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新形態一體化活頁式教材設計——以“高職英語聽說教材”為例[J].科教導刊,2020(3).

(朱飛曄: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