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理念下的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探討
作者:高 敏
發布時間:2022-09-22 17:12:12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不僅是確保學生完成學業、解決學生生活困難的重要途徑,更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近年來,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立德樹人理念下的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體系的建立,有效解決了資助育人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本文在簡要闡述相關概念、明確立德樹人理念引入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意義的基礎上,分析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對應的完善路徑,以期望促進立德樹人理念深度落實,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水平。
[關鍵詞]立德樹人 資助育人 高職院校
基金項目: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院內基金項目“基于誠信教育的高職學生資助育人管理研究”(編號:SK20-20)。
引 言
自我國全面實施高等教育新型資助政策體系以來,以國家、學校、社會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新型資助體系逐步得以成型并廣泛運行,為部分困難家庭的學生完成學業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被資助學生雖然在知識方面達到了畢業要求,而在思想層面距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未能達到資助育人實施的最理想成效,未能體現出高職院校貫徹立德樹人理念的實際成效。
立德樹人理念的含義
“立德樹人”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在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適應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要求,教育工作開展所應當遵循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含義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教育活動開展必須堅持以德育為先,全面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教育活動的開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教育活動的深度實施,必須要堅持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引導學生從知識層面的發展提升到生命層次的發展。四是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是覆蓋至所有學生群體的,要能夠實現所有學生的潛能發展,達到人人都能成才的目的。從這一含義體系可以看出,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基本指導,以此才能確保各項工作開展保持正確的方向。
立德樹人理念引入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意義
1.完善資助育人的長期目標體系
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是體現我國教育體系公平化、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雖然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多數大學生已經不需要在意經濟方面的問題,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學生依然面臨學費、生活費等方面的困難。高職院校資助育人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路徑,是確保所有學生完成教育過程的重要前提。將立德樹人理念引入資助育人的具體工作中,引導學生在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方向指引下完成學業,是完善資助育人長期目標體系的基本要求,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
2.回歸資助育人工作的本質
對于高職院校管理工作而言,資助育人是涵蓋資助和育人兩方面內容的基本體系,資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好的育人目標,育人方向的明確是資助工作開展的基本引導。因此將立德樹人理念引入資助育人的工作體系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向上的信仰,強化學生心理建設,注重學生思想內化和行動外化的同步發展,堅守育人工作陣地,是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德才兼備大學生的基本要求。
3.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路徑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培養工作的開展難度也不斷增加。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是解決復雜現實問題的重要路徑。這就要求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中,必須以立德樹人理念為基本指引,強化對學生自主發展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不僅具備自主學習和健康生活的能力,還要有良好的責任擔當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以此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面臨的問題
1.精準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難度大
為確保立德樹人成效,很多高校將精準思政引入資助育人工作,對已經認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積極開展精準思想幫扶、精準心理幫扶、精準學業幫扶、精準就業幫扶等一系列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目的是從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解決困難學生學習生活面臨的實際問題,更好地優化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實現學生高水平就業,從而回報社會,事實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當前高校在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認定難度大的問題。一方面,困難認定申請表是由學生自愿申報,除部分特殊情況需要提供佐證材料,通常情況只需填表就可申請,這要求申請學生有較高的誠信度。再加上有的地方民政部門審核不嚴,材料的真實性缺失。一些高職院校在開展認定工作中曾發現有學生填報不實、夸大家庭經濟困難的情況。另一方面,有些真正經濟困難的學生因自卑、自尊心強等心理因素,不愿主動申請資助或補助,加大了高職院校的精準資助認定工作難度。由于資助相關工作人力資源和資金支持方面的限制,大多數院校都無法實現逐一走訪核查,也無法做到全面、動態核查并量化分析申請學生的實際困難程度,容易出現認定誤差,對高職院校資助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2.精準資助措施不夠周全
就多數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而言,由于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多數受資助學生在心理方面較為敏感,自尊心強,如果具體的工作方法有所缺失、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流程管理不善,或者對應的積極措施落實不足,將不可避免地使受資助學生產生消極自卑心理,對其日常生活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還有部分學生由于精準思想道德教育不夠深入,缺乏感恩意識,存在一味的“等靠要”思想,逐漸喪失對生活的追求,如此資助育人也偏離了工作的初衷和本質。
3.育人工作成效難以體現
資助育人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在高職學生在校三年期間,僅憑日常生活、學習成績或就業狀況等,難以實現對資助育人效果的科學評價。而多數高職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與母校的聯系較少,也使高職院校資助育人的成效難以直接體現出來,不僅影響相關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也會使受資助學生在心理層面產生認識上的偏差,從而給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持續開展帶來負面影響。資助工作在具體開展時多側重于經濟方面,相對忽略了育人作用的發揮,無法令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得以同步保障。
4.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要真正將立德樹人理念引入高職院校資助育人的工作體系中,不僅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熟練掌握各項工作技能和銜接流程,還需要構建起完善的工作隊伍,實現各個部門在程序上的銜接。目前,資助工作在具體開展過程中,通常是以“資助中心—輔導員(班主任)—學生”為基本運行模式,輔導員(班主任)在各項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負責對應事務的交接和處理。雖然目前各個高職院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輔導員群體的工作專業水平不斷提升,但是由于負責的事務較為瑣碎繁雜,大多數高職院校輔導員都難以投入更多精力來深入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導致資助育人工作的成效難以體現。
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完善路徑
1.堅持以學生個人發展為資助育人工作開展的核心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在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彰顯,對于各項工作開展的理念都有較大影響。因此在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時,應當堅持以學生個人發展為核心。在高職院校完成預錄取工作后,學校層面就應當通過學生個人檔案及相關信息的反饋,依托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完善的資助育人檔案體系,在學生入學前后,通過多種不同方式調查分析學生的相關情況,尤其是對于經濟狀況較為困難的學生,要將資助育人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以學生個人發展為核心,強化對學生思想層面的引導,避免學生出現過多的心理壓力。同時要結合檔案建設解決實際困難,引導學生迅速將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確保高職院校資助育人的初步成效能夠顯現出來。
2.全方位推進精準資助
全方位推進精準資助是資助育人工作體系完善的重要環節,也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前提。學校層面在做好相關情況調查的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資助體系的實際運行中來。要在資助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誠信精神、積極態度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明確國家實施資助政策的深層次目的,在入學階段就樹立遠大目標,培養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精準資助政策,為學生創造更為優化的資助途徑,達到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目的。
3.將三全育人引入資助育人工作中,同步實施精神資助與物質資助
物質資助是確保學生能夠正常學習和生活的基礎,是資助育人工作開展的基本目標,精神資助是實現資助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基于立德樹人理念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這兩方面工作的開展是相輔相成又互相影響的。因此,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中,必須要堅持將這兩方面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由于追求資助工作的開展效率而忽視育人工作,更不能片面追求育人目的而使學生產生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同時應注重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發揮協同育人作用,切實做好精準資助育人工作。
4.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教育體系完善的基本要求,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對核心素養培養效果具有直接影響。資助育人工作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應當從學生的健康生活和責任擔當等角度出發,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創新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路徑,還要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5.構建立體化的高職院校資助育人體系
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不僅需要幫助學生解決入學、學習和日常生活的現實問題,還應當構建立體化的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體系,通過學生處、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咨詢室以及就業指導中心等多方面的共同協作,加強對資助工作的宣傳力度,做好主體教育和公益愛心培養,做好高職學生誠信教育并對個別學生實施心理幫扶,以此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結 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的資助育人工作已經成為學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對于輔導員(班主任)等相關工作者而言,必須要強化自身對立德樹人理念的認識,強化對資助育人工作的深入認識,將立德樹人作為日常工作的基本指引,以此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培養具有高水平核心素養的大學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帥,宋開春,孫穎,等.立德樹人視域下“解困·立志·強能”三位一體高校資助育人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21(3):71-75.
[2]曾晨.基于立德樹人的高職高校生資助體系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4):89-90.
[3]張錫欽,肖海茵.立德樹人:新時代高校資助育人質量提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20(34):83-85.
[4]李剛,李長宏,鄭曙光.立德樹人視閾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探析[J].才智,2020(19):167-168.
[5]盧浩,張超.新時代立德樹人理念下高校資助育人體制探究[J].才智,2020(14):197.
(高敏: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